《幼学琼林》(卷3卷4)(第3集) 陈愫汎老师主讲

幼學瓊林-第3集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

我們繼續上午的,上午跟大家談到「鯫生」這個詞,原先是屬於見識比較鄙陋的人,後來文士也用這個詞做為自謙之詞。

我們接下來看一下第五個「寬宥」,寬宥這個詞。寬宥就是寬恕、原諒的意思。《後漢書.王梁傳》裡邊有這麼樣的一句話:「雖蒙寬宥,猶執謙退」,就是講到承蒙你的原諒,但是我還是要謙退,就是沒辦法去接受這樣的一件事,就是比較委婉的一個拒絕。

我們再看一下「主臣」的這個部分,主臣這個詞彙,臣子在君王前表示陳謝敬恐的發語辭。在《史記.陳丞相世家》裡邊講到孝文帝,「孝文皇帝既益明習國家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曰:『不知』」。我先把整段念完,就是念過,這樣大家會比較熟悉它大概在講些什麼樣的一個內容,全部把這一段全念完一次,大家也順著就看著。我們現在再往下,「勃謝曰」,他就說「不知」。「問:『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於是上亦問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謂誰?』平曰:『陛下即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孝文帝乃稱善。」這樣讀過一遍,有沒有大略可以掌握它的意思?可以。

我們再從頭來看一下。當時候「孝文皇帝既益明習國家事」,就是漸漸長大,知道這個國家的這些事。然後「朝而問右丞相勃」,當時候丞相有左右,左丞相、右丞相,他就問右丞相,問他,「天下一歲決獄幾何?」一歲就是一年,一年裡邊天下決獄幾何,判多少案件,就是處理多少案件?「勃謝曰」,右丞相就說「不知」,不知道。結果又問他,「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天下一歲,一年裡邊這個錢跟穀出入的狀況如何?問他這些事情。「勃又謝不知」,就是右丞相他又跟他講不知道。然後「汗出沾背」,嚇死了,因為皇帝問什麼都答不出來,非常的緊張,所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

於是這個「上」,就是皇上,孝文皇帝,「亦問左丞相平」,就問左丞相,「平,你說呢?」就是他就問他。他就回答說:「有主者」,他就說有主事的人。「上曰:『主者謂誰?』」是誰呢?平就回答他,左丞相就回答他說:「陛下即問決獄,責廷尉」,就是皇帝您問的是決獄的事情,負責的人是誰?就是廷尉,意思就是說這個事情應該是去問廷尉,不是我們丞相回答的事。接著他說:「問錢榖,責治粟內史」,治粟內史就是指,您問到錢財還有倉榖這些糧食儲存的情形,這個誰管的?這個是治粟內史的這些人所管,就是專門負責這件事情的人所掌管的。皇上就再問他,「上曰」,他說:「苟各有主者」,如果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那你所負責的事情是什麼?「平謝曰」,這個左丞相就回答他說,「主臣!」,就是我們這個字裡邊主臣,他就說主臣,就是指到他誠惶誠恐,「主臣!陛下不知其駑下」,他說皇帝您不知道,駑下這邊也是指他自己謙稱自己是駑鈍之材,駑是指劣馬,跑得很慢的馬,駑鈍之馬,然後「使待罪宰相」,您不知道我很笨,然後還讓我擔任了宰相。當然我們看到前面這句,也都是很謙虛的用詞。好,他接著,先謙虛一下,接著告訴皇帝說宰相做些什麼事情。他說:「宰相者」,宰相我「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他說我宰相的工作就是這樣的工作,講得非常的鏗鏘有力。這在我們,從《周禮》裡邊它就有記載到,皇帝之下的這些宰相的職責,他所做到的,那時候稱三公,所負責到的這些事情,就是幫忙天子理陰陽,陰陽包括非常多,這個世間一些事情的一些調和,就調和它,然後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當時候大臣都會跟天子到處去視察,然後看哪些地方適合生長哪些東西,他們對這些方面都是很關心的;然後還有外鎮撫四夷諸侯,鎮撫、安撫周遭的這些四夷跟諸侯們,讓他們能夠很平定,不會在那邊造次;內親附百姓,內親附百姓就是指國內的這些老百姓;然後讓卿還有大夫們各任其職,也讓這些卿跟大夫他們所各自負責的事情都能夠把它負責好,這個就是宰相我應該要做的事情。這麼一答完之後,「孝文帝乃稱善」。

我們從這段話裡邊我們也看到了,左右兩個丞相,兩個的反應狀況不太一樣。我們會看到右丞相就非常非常的緊張,然後左丞相就很穩定的去,很知道清楚問題的癥結點在哪裡,不會被皇帝一問三不知,然後就非常的害怕,他很清楚這些事情不是歸我管,應該是要找那個負責的人去問,他就曉得了。

常常我在讀歷史的,這些大臣跟他的君王在對應一些事情,或者在一些運籌帷幄當中,你會看到他們那個機智辯答,還有處事的那種很定,遇到事情然後非常沉著的去回答。像我們的春秋戰國時代也好多,我們後邊也會講到像晏子,齊景公裡邊那個晏子,晏嬰,在勸諫君王的時候很沉著,然後又據理告訴君王,又讓君王能夠下得了台,那種對應的詞語真的是很了不得的,很有智慧的。

好,我們再往下,所以後來這個主臣有表示非常惶恐的意思。像漢馬融的《龍虎賦》裡邊他就講,「勇怯見之,莫不主臣」,好緊張,我非常非常提起勇氣去見你,但是非常非常的惶恐,這樣的一個意思。這是主臣這個詞彙。

這邊就是上面這一條,「閣下、足下,乃稱人之詞;不佞、鯫生,皆自謙之語。恕罪曰寬宥,惶恐曰主臣」,這句話它的一個意思。了解它的一個歷史來由的時候,我們就會很清楚,為什麼惶恐叫做主臣,這是為什麼。像主臣這個詞彙,這個詞彙就很難從字面上的意思去判別到它是惶恐的意思,必須去了解它背後的那個典故,了解之後就很清楚,就比較能夠去記住它。像「寬宥」,寬宥這個詞彙是恕罪,這個就比較容易理解,因為寬宥這兩個字就是,宥就是去原諒別人的意思。

好,來,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會狀、春元,舉人之稱不一」。我再加上一個「大」字,因為資料裡邊這個舉人的稱呼大概是稱「大會狀」跟「大春元」。

這裡我也會跟大家再多介紹一下當時候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從隋開始,它制度還沒有那麼完備,到唐朝的時候制度就很完備了,到宋朝、明朝、清朝,就延續科舉考試的這樣的一個方式,來錄取人才,這是為我們中國選出了不少人才,科舉制度。

好,我們來看一下,先看一下第一個部分,第一個注釋。「大會狀,大春元,舉人之稱不一」,舉人之稱不一就是指稱呼舉人的這個名稱有好多種。唐宋時稱可以應進士考試的人叫做舉人,要去考進士必須也要通過,你必須之前你是個舉人,才可以去參加進士,不能就是說你不是舉人,然後就要去參加進士考試,是不能、不可以考的。至明清的時候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也稱為大會狀、大春元。

這邊再跟各位補充一下幾個科舉用的一些名詞。「大秋元」,大秋元是指鄉試第一名。為什麼在鄉試第一名會把他稱為大秋元?就是因為鄉試是在秋天舉行的。「大經元」是五經貢生的第一名,就是當時候考試的一個科目裡邊,科別裡邊,五經的貢生裡邊,他是第一名的,叫做大經元,五經,特別是考五經的。古代也有考詩賦的。這邊還有一個叫做「大三元」,大三元,我們常講到三元及第,就是解元、會元、狀元,三元連中,這個了不得,常勝軍,考試常勝軍,都考第一名。另外還有一個叫做「大殿選」,大殿選是殿試一甲的第一名,大殿選是殿試一甲。殿試是指皇帝親自的考試,就是你會試,考完會試之後,進士及格了,然後皇帝會親自再考一次,然後有會分一甲、二甲、三甲,當然一甲是最好的,一甲的第一名就叫做大殿選,大殿選出來的第一名。這是我們科舉時代裡邊後來衍生出來的一些專有名詞。

這邊跟各位介紹一下,有整理的一些科舉考試。我當時候在讀博一的時候,老師有特別在讀到經學史的時候,老師也特別幫我們介紹了一下我們中國的科舉制度,很好玩。記得當時候一進去,博士生剛考上,然後我們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好,你們現在就是進士了」。其實後來才知道就是說,原來這就是西方國家在稱我們博士生就叫做進士,他們是這麼樣對應稱呼,很好玩。

我們先看一下,科舉制度創立在隋代大業元年,西元六O五年,歷經了唐朝、五代、宋、元、明、清,至光緒三十一年的八月初四日,就這一天,「甲辰恩科止」,這個恩科指皇帝特別開科考試的,叫恩科,這一年裡邊,「一千多年的發展,為國家主要取士用人之途」,這科舉制度選了不少人才出來,歷經的時間大概是這樣。

我們從唐朝比較完備,科舉制度比較完備開始,各朝代還是有它的一些些微的調整。我這邊特別用明清的科舉考試,比較接近我們,我們來看一下。秀才的考試,這邊我應該先讓大家大略先看一下:第一個,秀才考試;接下來舉人考試;再接下來是會試,會試就是舉人通過了,還要再讀書,然後再去考會試這樣,我們的科舉考試裡邊大概就是這三個考試。

「秀才考試」,在明清裡邊講到說「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其實那是明清時代的科舉制度,秀才算是最低的,讀書人裡邊他算是最低階的。我們來看一下秀才考試裡邊,參加童試,童試分為縣試、府試跟鄉試,就是縣的考試、府的考試、鄉的考試。首先參加每年二月舉行的縣試,縣試連考五場。其實古代科舉考試非常的辛苦,一考都是連續的。通過之後參加每年四月舉行的府試,連考三場,很可怕的。府試通過之後,可以參加每三年舉辦兩次的院試,院試也通過的話,恭喜你,你就是生員了,也就是秀才。考過之後,生員又分為三等,有廩生、增生跟附生,這三個部分當然最好的是廩生,廩生他有俸祿。你們如果有讀到《了凡四訓》,它不是講到吃幾石米幾石米嗎?就是當時候這些,那時候還是秀才的時候,然後會給你多少,考上廩生給了多少,幾石的這樣的一個,這叫俸。接著參加生員內部的考試科試,通過的話就獲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當時候我們老師還跟我們講,秀才他還有排位置,都有排好,那個位置是排好了,然後這次考試你考不好,大概就會往後退,然後後邊不錯了再遞補上來,就這樣子。那個位置是有含義的,不是隨便亂坐的。所以必須要通過內部的考試,科試通過,這樣子你才可以去參加鄉試,鄉試考過了就是所謂的舉人。

OK,這邊很特別,我特別再跟各位列出了這一條,「考生不論年齡,全部以童生稱之。但分已冠」,已冠就是指十六歲以上,「未冠」就是「十五歲以下」,「兩個層級出題」。所有的,這個不論考生年齡,你到六十幾歲才考上也叫童生,所以童生也有五、六十歲的,一直沒考過,就是童生。不過它也有限制年齡,就是說你考幾次。這是秀才的部分的考試。

再接下來是舉人的考試。生員通過科試以後,這邊特別再跟各位標注一下,原則上是廩生、增生跟附生前三名才能夠參加,但是實際上只要通過科試的都可以參加。所以裡邊其實它的原則是廩生、增生、附生的前三名,才可以去參加舉人的考試。後來大概通過科試就是指,科試每固定的一個時間的考試有通過了,那你就可以參加,就可以參加每三年一次的鄉試」,三年一次,鄉試通過了就是舉人。有過失而罷黜的官吏、街頭藝人、妓院之人、父母喪事未滿三年的,是不可以參加考試的,這裡邊有特別做這樣的一個規定。

好,再接下來,鄉試在京城和各省會城市的貢院舉行,就是鄉試舉行的地方,在京城或者還有各省會城市的貢院做舉行,由朝廷欽派京官擔任主考官,就是朝廷裡邊派過來主考官。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通常是在子、卯、午、酉年舉行,這個子、卯、午、酉,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天干地支,在子年、卯年、午年、酉年這邊的時間舉行。每次鄉試分為三場,第一場為八月初八進場,初九開始考試,初十交卷出場,所以你看,很久,就一直待在裡邊。第二場為十一日進場,十二日開始考試,十三日交卷。第三場是十四日進場,十五日開始考試,然後十六日交卷,是這樣子。到了清末,至清末的時候,有的地方允許考生在十五日當天就可以交卷出場,因為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就讓他們可以寫完了,允許他們交卷出場,跟家人團聚賞月,共慶中秋佳節。

鄉試的錄取者就叫做舉人,又稱為「孝廉」、「登賢書」。所以這個孝廉、登賢書,這些專有名詞也必須要記一下,因為常常在看古文的時候,你會看到這樣的詞句,「孝廉」、「登賢書」,然後「領鄉薦」、「鄉進士」這樣的一個詞彙,你就知道原來這個是舉人。通過舉人考試錄取的叫舉人,他又叫做孝廉、登賢書,然後領鄉薦、鄉進士,這樣的一個稱謂。

然後再下來,這個鄉試中試的舉人,鄉試中試的舉人第一名叫做解元,第二名叫做亞元,第三名到第五名叫做經魁,第六名叫做亞魁,第七名以下全部叫做文魁。我們也會常常看到,就是在古書的記載裡邊,常常會在一個人的生平裡邊去寫到這些,所以這個也大概需要了解一下。看到解元,就是第一名的,然後亞元,這個第二名的,第三到第五叫做經魁,第六名叫亞魁,第七名以下就叫做文魁,這樣子就知道這些專有名詞的一個意思。我們前面好像也有講到這個,解元跟會元還有狀元。這個是鄉試的第一名,這個是會試的第一名,狀元是殿試裡邊的第一名。剛剛有跟各位提到就是說,舉人到京城去考試,考中了就叫做進士。好,中的這一些人,皇帝再親自主持考試一遍,殿試,這個叫做殿試,殿試第一名就叫狀元。所以解元、會元、狀元,這三個都第一名,三元連中,叫三元及第,很厲害。

OK,我們再繼續往下看。「鄉試中試的舉人」這裡講完,然後再往下講到「文魁」那裡。我們再繼續往下看,新科舉人由各省布政司發給第二年赴京師參加會考的車馬費,及購置頂戴、衣帽及匾額的費用。這個很好玩,新科的舉人你就有資格第二年,第二年去參加考試。剛剛有介紹到舉人的考試是在秋天,進士的考試,會試是在春天,所以也叫做春闈。考上了之後,就準備隔年要赴京城去參加會試的考試,這時候布政司會發給他們車馬費,還有購置頂戴,就是指戴的那個帽子、穿的衣服,衣帽這些,還有匾額的這些費用。

秀才穿著的這個藍綢青緣袍可以脫下去,從這邊也看到,秀才有秀才穿的衣服。秀才穿的衣服是,在還沒有考舉人之前你就是秀才,秀才你穿的就是藍綢青緣袍這樣的一個衣服。換上了什麼?青綢藍緣袍的舉人服。所以舉人的服裝是青綢藍緣袍,不一樣。帽飾,就是戴的那個帽子,也由銀雀改為銜金雀。秀才戴的是銀雀,舉人戴的是銜金雀,是金色的。所以我們看到,古代其實非常注重衣著這個部分,其實衣著的這種穿戴有它的含義在,在古文裡邊講到的其實也是代表一個,其實他穿上了這套衣服,其實也是提醒自己。就像我們是學生穿制服,提醒自己我就是學生;軍人穿上軍人的制服,他就知道他的身分是軍人,軍人有軍人該做的一些事情。古代的這些官員有他該穿的衣服的那個樣貌,一出去人家就知道他是做什麼官的。其實這樣有什麼作用?其實是對自我有一種約束的作用。所以當時候的衣服不是現在後人講說,哎喲,怎麼階級制度、封建制度?其實它的含義不是這樣子的,它的含義是要讓穿上這樣衣服的這些官員,其實也是一種自我警惕,我現在擔任這樣的官,我出去我應該做的事情,必須要符合我穿這樣衣服,兩個要能夠搭配,所以其實它是有警醒自己的一個作用在的。

然後我們再看一下,接著要準備去做「會試」。新科舉人和歷科舉人,新科舉人跟歷科舉人,新科舉人的意思就是說今年考上的,秋天考上的;歷科舉人是指什麼?前幾年考上的,每三年考一次,可能他就是去考了,隔年要去考進士,但是他可能沒考上,這個叫做歷科舉人,都有資格參加鄉試次年京城舉行的一個會試,都可以參加。

會試就是集中在京城考試的意思,所以叫會試,就是大家都會集到京城裡邊去。當時候有個專有名詞,公車,我們現在坐公車那兩個字,當時候公車就是指要進京去趕考。由皇帝任命的主考官負責命題、閱卷與錄取。明清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性考試,因此又稱為禮部試。所以如果我們在古文裡邊有看到「禮部試」這個名詞,就知道它是屬於會試,因為它是禮部,後來到明清的時候,就是由禮部,吏戶禮兵刑工,我們當時候的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禮部來負責考試的這個部分。其實有類似我們現在考試負責考試的部分就是考試院,當時明清的時候就是禮部,所以叫禮部試,也叫「禮闈」,闈場的闈。

這是科舉考試最重要的一場考試,錄取率也是最低的。會試錄取的就叫做貢士,有了貢士的資格,就能夠參加最後一關考試,叫做殿試。所以之後你們看到貢士,也知道貢士是指會試錄取的人。有了貢士的資格,就能夠參加最後一關的考試,就是殿試,皇帝親自考試。這一關的考試通常作用是什麼樣子?其實是選人才,細選人才,然後哪一些要把他留在京都裡邊的,培養成為高級主管,可能比較不好的就去當比較偏遠地區的縣老爺。

我們再往下看,會試錄取的人數是按照南、北、中三個區域比例來定的,多的時候是雍正八年的時候錄取了四百零六人,這個算是名額很多。當時候給的配額是不太一樣的,南、北、中各省名額是不太一樣的,按比例。少的一次就是乾隆五十四年的時候,當時候開科考試只有錄取九十六。

好,我們再來看一下,再往下,三年一科,逢丑、未、辰、戌為會試之年。好,這邊讓各位再回到舉人的這個地方對應,在子、卯、午、酉這幾年,這裡邊三年考一次。你看三乘以四就十二,這樣的一個輪,輪下來,這個子,子下來是丑年,就是隔年丑年,子年下來就是丑。天干地支我記得上次周虎林老師好像有介紹過,它的紀年的一個搭配。子年下來就是丑年,丑年來,我們再看一下,如果你參加是子年舉人的考試通過了,你就是準備隔年的丑年春天考試,就這樣。所以對應下來會試就是丑、未、辰、戌,就是會試之年。

明代會試的時間是二月初九第一場,然後十二日為第二場,十五日為第三場,每一場考試的時間都是兩天。清乾隆九年,西元一七四四年,乾隆皇帝認為二月天氣還尚未暖和,所以就將會試的日子改到三月,所以以後就改在丑、辰、未、戌年的三月初九,然後十二、十五開始考試,就這樣,這是隔年的會試考試的時間。前面有跟大家介紹到舉人考試的時間,這邊是會試考試的時間。他們一考都好久,闈場外邊還要圍著荊棘,把它阻隔,怕人家去鬧場,然後每個人就一格一格在裡面寫。因為會試是在春天的時候舉行,所以它又叫做春闈。前面叫做禮闈,是因為是禮部所主持的,所以也叫禮闈;後來這邊因為是在春天,所以也叫做春闈,叫「春試」,或「春榜」、或「杏榜」等,杏榜,因為杏花,二、三月的時間開花。會試錄取的就叫做貢士,前面有跟大家介紹到,第一名就叫做「貢元」或者叫做「會元」。所以前面講到「會狀、春元,舉人之稱不一」,一般我看到是加上大會元、大春元。

好,我們再往下,接著貢士有資格可以參加殿試了,第三條這一條。貢士有資格參加殿試,明代和清代是在四月初的時候舉行殿試,會試時間推遲後,殿試就改在四月二十一日舉行,二十五日就傳臚唱名,傳臚唱名,很好玩,公布錄取的名單。殿試僅排名考試,新科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這幾個詞彙也是大家比較常會去聽到的一個詞彙,狀元、榜眼、探花是指殿試,殿試,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一甲,一甲裡邊的狀元、榜眼、探花三個,這個當然是最厲害的。這邊有講到二甲若干人,前面一甲這三個人叫做賜進士及第,叫做進士及第,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第一名的叫做傳臚,賜進士出身,它的專有名稱。所以我們如果聽到說賜進士出身,我們要知道說這個就是二甲第一名。三甲取若干名,他給他的名稱叫做賜同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這些我們古代裡邊的科舉考試的一些專有名詞,我們在讀古文的時候,常常會去讀到這些資料。一、二、三甲我們就統稱叫做進士,就是在一甲、二甲、三甲這個地方還有再細分,就是剛講到二甲的叫賜進士出身,然後三甲的叫賜同進士出身,做這樣的一個區別。

我們再往下,明清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然後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就是指在翰林院裡邊。這翰林院是在京都裡邊特設的一個,其實就是培養一級主管的一個地方。二甲、三甲進士朝考合格者,就錄取為翰林院庶吉士。所以我們也會常常去讀到「庶吉士」這個名詞,這是二甲、三甲的這些進士,經過朝廷的一個再考試合格的,就錄取為翰林院的庶吉士。你會看到,一個修撰、一個編修,然後一個是庶吉士,這個不一樣,我們看到這個專有名詞,我們就知道他們當時候的一個考試自己的成績,然後所擔任的一個職位就不同。其餘的新科進士則授予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就去當這些官。下邊他說西方傳教士將進士視為博士。考中進士之後,古代讀書人的讀書應試生涯就也結束了。不過非常的辛苦,很辛苦。

我當時候在寫《澎湖古典詩》的時候,我們澎湖有一個文石書院,當時候當山長的叫做林豪,雙木林,豪氣的豪,金門人,我看他考了三次的進士,沒考上,考到了大概好像七十幾歲的時候還在考,我都覺得好辛苦,非常辛苦。然後我就看到他在澎湖文石書院當山長,山長的意思大概就是類似我們現在,所謂現代西方教育裡邊,大概校長這樣的一個職責。他還要從澎湖越過黑水溝,然後再到京都去考試,好辛苦、好辛苦,考到七十幾歲還在考、還在考。所以看到那些還有十八歲考上的,都覺得這些超厲害的。所以當時候蘇東坡為什麼,蘇洵帶著他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到京都去,然後一舉轟動京師,從四川峨嵋那邊千里迢迢,然後來到京師,竟然帶著兩個兒子來考試,一考兩個全部都中了,而且蘇東坡還很厲害,差點就是狀元。其實當時候他在考的時候,本來要把他列為第一名,因為當時候主考官是歐陽脩,就擔心,他說這個文章除了我的門生曾鞏之外,還有誰寫得出來?所以他也避嫌,怕錄取他為第一名,實在讓人說話不太好,所以就把他變成第二。結果沒想到,那一年第一名的就是曾鞏。結果後來放榜,才知道那篇文章不是他的學生曾鞏。所以可以想見曾鞏那次考試,就注定他應該是第一名的。第一次會試考試,之後他的殿試也就擢為第一。

這是我們大略跟各位介紹一下,我們科舉考試裡邊的一些大略狀況,細部其實還是有很多的。因為這邊講到會狀、春元這些,所以特別再跟大家順便了解一下我們中國科舉的三部曲。

好,再下來我們看一下:「貤封、碩望,仕隱之譽多殊」。

這邊講到「貤封」跟「碩望」,就是對出仕跟隱居。仕隱,仕就是出來當官,隱就是隱居起來。譽這邊是指讚美的意思。多殊,殊是不同的意思。就是指「貤封、碩望」,就是對於出仕跟隱居的讚美,用詞不同。

我們這個詞彙,「貤封」跟「碩望」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來看一下。貤封比較特別,碩望我們就比較可以理解。我們先跟大家來看一下貤封是什麼。清代封贈制度裡邊,文武官員以自己所應得的爵位名號,呈請改授與親族尊長,稱為貤封。就是清代的封贈制度裡邊,文武的官員用自己所應得到的爵位名號,然後呈請,譬如說我現在當上了三品官,我可以改授親族的尊長,一人當官,家裡邊的父母親也會因為你的當官不同而給的封號不同,這個就叫做貤封。就是譬如由五品官變成四品好了,不要一次跳到三品去,那可能就改變了,對於親族尊長的封號就不同,你可以就自己所應得的那個爵位名號,然後呈請改授給親族尊長的封號就不同,這一種叫做貤封。這個「貤」字就是轉移的意思。

我們來看一下這裡邊就講到《清會典事例》,清會典這個很長,就好像我們現在的憲法一樣。卷一四三裡邊吏部一二七,封贈這個部分,封贈的貤封彙辦,裡邊有寫很清楚,很好玩。它裡邊就這麼記載到:「諭京員三品以上」,三品以上的,「例得自行奏請貤封」,有三品以上可以,「餘俱由該部查覈彙奏」,這邊指到就是,我剛講四品也不可以,就是三品以上你才可以自行奏請貤封,其他的就是由該部幫你送出去的意思。這邊這個貤字注意,知道這個貤字它就是轉移的意思。當然,可以貤封就是代表你升官了。所以這是出仕,表現很好。

碩望呢?碩是大的意思,望就是名望,大的名望就是指重望、高名,就是指有賢德、負重望的人,他未必是當官。我們知道有一些隱居的人,不出來當官的人,在鄉里名氣是很大的,他們會被尊重,都是因為賢德、負重望這樣的一個身分。

這是「貤封、碩望,仕隱之譽多殊」,是這樣的一個意思。

接下來,下來的這一句,「大掾史贊美吏員;大柱石尊崇官宦」。這個就特別注意一下這個「掾」字,這個柱石還可以比較理解,這個掾字我們現在比較少用這個詞彙,我們就特別要注意到掾的意思。從字面的意思我們大概就知道,「大掾史」是專有名詞,大掾史是讚美吏員,就是官員的意思;「大柱石」就是尊崇官宦的意思。進一步我們要去了解大掾史是什麼?以前對下層官員的一個稱號。「漢代以後職權較重的長官有署吏,分曹治事,通稱掾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漢代以後職權較重的長官,他下邊是有署吏的。很簡單的舉像我們現在的,像部長好了,部長下邊可能還有分科長,然後還有職員,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職權較重的長官他就有署吏,分曹治事,我們在官職裡邊就分部曹,就是指分職,職業的職,分職治事,就是誰負責這個部分,誰負責這個業務,叫做分曹治事,通稱叫做「掾史」。掾就是輔助的意思,「故為古代副官,佐史的通稱」。這個掾字也常常會看到就是副座,我們現在大概叫做副座,像消防局局長副座,就是指消防局的副局長。這裡再加上一個大字,就是有讚美的意思,稱別人為大就是有讚美的意思。這是大掾史。

第二個「大柱石」。大柱石這我們就很可以理解,我們常常用到的中流砥柱,中流砥柱那個柱子,很重要的撐在那邊,所以一看就知道是很重要的。支撐屋梁的柱子和承柱子的基石,柱石,柱子下邊一定有那個基石。所以我們常常有一個詞叫基礎,那個礎就是指柱子下邊大圓那個,我們常常如果有經過橋墩,下邊就有一個很圓的、很大的,然後再一根我們現在不是用木頭,是用水泥,下邊那個很大那個就叫做基礎,就是基石。所以這邊大柱石就是支撐屋梁的柱子和承柱的一個基石,就是指對擔負國家重任的大臣的尊稱。這個從物裡邊,柱跟石都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器物,所以就把它轉用來指到對擔負國家重任的這些大臣的一個尊稱,尊稱他為大柱石。

我們再繼續往下看:「賀入泮曰雲程發軔,賀新冠曰元服加榮」。

「賀入泮曰雲程發軔」,這就是祝賀別人入學讀書,就叫做「雲程發軔」,就是指要當官了。讀書的第一步,可以入學就是代表,我們古代就是這樣,十年寒窗苦,一舉成名天下知,知道之後其實就是當官。當然我們在前面,我們當官的用意不是要去求得名利,其實我們會在史書裡邊看到,很多人真的就是這樣外王的一個思想,他們是希望能夠將自己所學貢獻給國家社會。

我們來看一下,「賀新冠曰元服加榮」,祝賀別人升官說是元服加榮。另外有一說,祝賀男子成年加冠,新冠,男孩子二十歲,滿二十歲叫做弱冠。《禮記.曲禮上》那個地方,這裡我特別在備註這邊,大家可以看一下這裡,備註這裡,《禮記.曲禮上》有講到「二十曰弱冠」。唐朝孔穎達《正義》裡邊講道:「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所以為什麼叫做弱冠?是指到二十歲的時候體猶未壯,還不是很壯,所以叫做弱,所以弱冠,他做這樣的一個解釋。

我們再下來,先這句大略理解,然後我們再進一步細部來看一下解釋。第一個「入泮」。古代學宮前有泮水,故稱學校為泮宮。科舉時代學童入學為生員稱為入泮。其實在君王天子郊區所設的學校,泮池是環繞著,它的環繞的水的用意是指到,流水代表的是教化。所以為什麼學校外環會環著水,那個水代表的意思,跟我們護城河那個水是要防止敵人,那是不一樣的。學校外邊環著水,天子最高的學府那是圓形的;諸侯是一半,南邊,北邊沒有,所以叫做泮,一半。像我們現在台南那個地方,我們的孔廟前面就有一個泮池,是一半的,它是一半的。天子的最高學府在京城郊區外,它是整個環繞著,就有教化這樣一個意思。當然諸侯國的學校就要變小,不能跟天子同樣的規格。所以科舉時代學童入學為生員的時候,就叫做入泮。這個跟我們前面講到的科舉考試其實也是有相關,這是學校的制度,前面講到的是考試,進到學校裡邊去讀書,他也需要有個場所讀書,就這些。

「雲程發軔」是指遠大的前程就開始起步了。「軔」是車閘,「發軔」就是指起程的意思,開始了、發動了,所以看到這個軔字就有開始的意思。你可以入泮去讀書,代表你遠大的前程開始起步了,我們秀才開始起步了,一步再到舉人,然後再到進士,雲程發軔。很好玩,開始啟動。

我們再看到「元服」這個詞。「賀新冠曰元服加榮」,冠是帽子,冠讀作帽子念作ㄍㄨㄢ,弱冠特別就是指到有動詞的意思,二十歲加冠就是加帽子,戴著帽子。這個是在《漢書.卷七.昭帝紀》裡邊有講道:「四年春正月丁亥」,這是指紀年,「帝加元服,見于高廟」,昭帝加元服,就是指戴著帽子,然後見於高廟就是指祖廟。「冠稱元服,衣曰章身」,章身就是指衣服,元服是指冠帽子。顏師古他講到這個「元」就是首。為什麼元服叫做冠?元的意思就是指我們的頭部,「首也」。「冠者」就是「為首所著」,冠就是戴在頭上的,就像衣服是穿在身上這樣的意思,所以叫做元服。頭上的衣服叫做冠,就是這樣的意思,頭上的衣服就叫做冠。「新冠」為什麼也會解為升官?因為我們中國官階不同,帽子也不同,所以有人做這樣的一個解說。又講第一次男孩子成年,二十歲成年戴上弱冠,新。

我們再往下。下一個是「仕途榮歸,謂之錦旋;經商獲財,謂之稇載」。那個字念作ㄎㄨㄣˇ,稇載。這是祝賀別人榮耀歸來,仕途榮歸,仕途榮歸就叫做錦旋;經商獲財,就是祝賀別人經商發大財叫做稇載。

OK,我們再看到注釋這個地方。第一個「錦旋」,錦字就是錦繡的意思,錦繡而歸。我們有一個詞語叫做衣錦還鄉,就是賺到錢了,仕途榮耀,你穿的衣服就不一樣了。所以這邊錦旋就是錦繡而歸,就是穿著非常棒的衣服,都是繡上花,非常漂亮的,回來了。所以錦旋代表就是仕途榮歸。

第二個「稛載」,稛載就是滿載的意思。稛字的單獨意思,就是用繩子捆綁的意思,用繩子捆綁,然後整車子綁得滿滿的,所以稛載就是滿的意思。這個載字有兩個讀音,有讀作ㄗㄞˇ跟讀作ㄗㄞˋ,大概就是我們稱為年的時候一年半載,念作ㄗㄞˇ的音,其他大概都是念作ㄗㄞˋ。像我們載歌載舞,就是又唱歌又跳舞,這載,或記載,或車載,就讀作ㄗㄞˋ;大概就是在稱為是年的時候,一年半載,讀第三聲。

這句容易理解。

我們接下來看一下下面的:「送禮曰獻芹,辭饋曰反璧」。送人家禮物叫做獻芹,然後辭饋,就是沒有接受別人的禮物,就謙虛的說反璧,反就是返回去。

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這麼說。「獻芹」,《列子.楊朱》篇裡邊有記載,古有人以戎菽、甘枲的莖,還有芹萍子等為美食,對鄉人稱揚。「鄉人取而嘗之,蜇於口,慘於腹,眾哂而怨之,其人大慚」。後以獻芹表示自謙禮物菲薄之辭。《列子.楊朱》裡邊記載到有一個人就以戎菽,這是三種植物,戎菽、甘枲的莖,然後還有芹萍子,他把它當作美食,然後跟鄉人講這個超級好吃的。鄉人就取而嘗之,結果拿來一吃,天啊,「蜇於口」,這個是指很咬口,我們說被叮咬,嘴巴好像被蟲咬一樣,很痛的,「慘於腹」,覺得這兩個詞實在很妙,用得很精簡、很妙。蜇於口,慘於腹,肚子可能就出狀況了。「眾哂而怨之」,大家就很生氣的嘲笑他,哂就是嘲笑、譏諷的意思。「蜇」就是毒蟲叮咬,嘴巴好像被毒蟲叮咬一樣。然後大家就很生氣,還有慘於腹,多慘。眾哂而怨之,大家就很譏諷他、嘲笑他,然後就又罵他。「其人大慚」,這個人就覺得好慚愧,不好意思,害大家吃成這樣。但是或許他真的覺得是美食。所以後人就以「獻芹」這個詞彙,就表示自謙的禮物實在是很菲薄,就是很薄很薄這樣的意思,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禮物。後來就以獻芹做為自謙,自己送的禮物小小的。

我們再看一下,這個「辭饋」就是不接受禮物,辭就是不接受的意思。辭謝,我們常講說辭謝、辭謝,不接受。饋是禮物的意思,別人饋贈你的東西。不接受別人的禮物就叫做反璧,退還給他所贈送的東西。這個璧,重要的,這是寶貴的,璧玉是重要的,比前面的芹,兩相比較之下,我們所認知的世間裡邊,它價值性是比較高的。

我們再下來看:「謝人饋贈曰厚貺,自謙禮薄曰菲儀」。連接前面所講,說送禮叫做「獻芹」,辭饋叫做「反璧」;謝人饋贈,謝謝別人所饋贈的東西叫做「厚貺」,自謙自己送的禮非常的「菲儀」,很輕薄,菲就是薄的意思,微薄的意思。

我們看到注釋的這個地方來。「厚貺」,厚貺就是豐厚的贈禮。「貺」字就是稱別人所贈的東西或恩惠的敬詞。所以這個字就要注意一下,我們看到這個貝字邊,我們中國的造字裡邊有貝字邊的,大概就是跟財物有關。中國的財物有很多,這個貝我們知道剛開始就是錢幣用貝。厚貺,厚就是豐厚的意思,豐厚的贈禮。謝人饋贈,感謝別人贈予,就是給我們的東西,其實不管是薄是厚,我們都會說厚貺。

「自謙禮薄曰菲儀」,自己謙稱自己所送的禮是非常微薄的,我們就叫做「菲儀」,專有名詞「菲儀」。菲儀就是微薄的禮物的意思,送禮的時候的自謙之詞。菲這個字就是微薄的意思,儀是禮物,所以兩個合起來就是微薄的禮物叫菲儀。我們中國在用這些詞語的時候,我們只要是講到別人的,我們都會說很好很好,講到自己的就很不好很不好,我們就會這樣。這是我們中國,在跟別人應對的時候,我們是用這樣的一個詞彙,所以我們說我們禮儀之邦。

好,再接下來,「餞行之禮,謂之贐儀;拜見之資,謂之贄敬」。我們來看一下,這邊「餞行之禮」就是贈送給別人的,給人的路費,別人要出遠門了,然後給他一些生活費、路費,在路上所需要的花費,這種就叫做「贐儀」。「拜見之資」就是初次見人的時候所帶的禮物,叫做「贄敬」。

那「贐儀」呢,就是剛剛有跟大家提到,就是送遠行者的路費或禮物。這個「贐」字就是臨別時饋贈的財物,這個也是貝字邊,左形右聲,形聲字。臨別的時候贈送別人的一個財物,這個就叫做贐,剛剛有提到,「儀」是禮物的意思,所以贐儀就是指饋贈別人臨行時的,特別講到就是臨行時饋贈的那個財物,叫做贐儀。

那「資」呢?拜見之資,資就是「財貨」,你看它也是一個貝字邊,財貨的意思。

第一次去拜見別人,就是去拜訪別人所帶的那個禮物,叫做「贄敬」。「準備禮物謁見」,那字念作ㄧㄝˋ見,謁見就是拜見的意思,「以表示隆重」。大概第一次我們去拜訪人家,我們中國就會很習慣,這樣的一個會帶個禮物過去。這個「贄」就是初次拜見時所送的禮物,贄這個詞,初次見面的時候所送的那個禮物。

通常也還會帶名片,叫名刺,謁見拜見,就是通名刺進見,就是帶著名刺去進見,多對尊長而言。什麼叫做名刺?其實類似我們現在的名片,我們的名片現在還比較草率一點,當時候名刺是什麼?載有,上邊有你的姓名、你的職位這些,然後是用來自我介紹或做為與人聯繫的一個紙片,後來現在我們叫做名片。不過我們的名片也有了,寫名字,名字在上邊,然後自己的職位可能,譬如說擔任哪一個公司的董事長、經理。古代叫名刺,我們現在稱名片。在拜訪別人的時候,古代大概會這樣,準備禮物,準備名刺,然後去拜見長者,通常是去拜見尊長。

這邊講道:「賀壽曰祝敬,弔喪曰奠儀」,我們剛一直有看到這個儀字。然後「接風曰洗塵,送行曰祖道」。這個祖道比較特別,為什麼叫祖道?這是有典故的。

我們先看到前面的地方,賀壽的禮就叫做祝敬,弔喪的禮就叫做奠儀;接風的酒就叫做洗塵,送行的酒就叫做祖道,就這樣。這是我們從字面上去了解到,這幾個祝敬、奠儀、洗塵、祖道,這些專用名詞它的一個代表含義。

我們再細部來看一下。第一個這個「祝」,祝是即華封三祝之意。《莊子外篇.天地篇》裡邊就講道:「堯觀乎華」,華是一個地方。「華封人」,封人是古代的一個官名,他的工作就是看守這個地方的邊界。華這邊的封人就跟他講,「嘻,聖人!」他說聖人,請祝聖人壽,祝聖人富,祝聖人多男子。所以我們後來常常就祝壽,祝壽就是這麼樣來。華封三祝之意,華封就是指華封人,三祝就是祝福他三項,哪三項?祝聖人壽,長壽,祝聖人富貴,祝聖人多男子,多男子就是多子多孫的意思,這叫華封三祝。後來我們也常常會講到祝賀別人長壽,就是這樣子來,祝敬。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1年1月26日11:08:1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