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第16集MP3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十六集)  1989/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03-0016

第16集 A

MP3下载

第16集 B

MP3下载

请掀开经本第九十面,第二行,从当中看起。

 

【圣文掩于百王者。】

 

下面解释这一句,这些都是对德宗皇帝的赞叹。当然这个赞叹我们都知道,这都是恭维的话,实际上未必如是。那是在当时对于主政的人,这种赞叹在礼节上是应该的,国家的元首。

 

【约时竖论。德超三古也。】

 

这『三古』,就是上古、中古、近古,超过历代的帝王,就是这个意思。此地很具体的给我们说明:

 

【上古三皇。中古五帝。下古三王。文谓经纶天地。故周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君臣父子尊卑上下谓之人文。此则德宗圣文明着也。】

 

这段话容易懂,话好懂。『天文』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气象,古时候叫天文。观气象的变化,从前中国是农业时代,对于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人文』就是指底下所讲的『君臣、父子、尊卑、上下』,这是属于人文。这些都是赞叹,就是『德宗』皇帝的文治超越古时候历代的帝王,就这个意思。不过德宗在早年的确不错,「开元之治」在历史上有名的,几乎可以能够媲美唐太宗那个时候的情况。唐朝有四个时期政治最为清明。但是明皇到晚年,因为杨贵妃,把政治搞乱了。在没有见到杨贵妃之前,他的文治是值得赞叹的。

 

【淳风吹于万国者。】

 

前一句从『竖』的上来说,从时代上来讲,这一句从横的上来说。『淳』是淳朴。所以这是:

 

【约处横说。道贯万邦也。】

 

也就是他的政治清明,这个美善可以做当时世界的榜样,有这个意思在。

 

【谓淳朴之风。万国遍布。如春风一举。百卉芳菲。故有诗云。唯有春风无厚薄。贫家桃李也成阴。】

 

这都是对他治理国家的赞美。

 

【敷玄化以觉梦者。】

 

这后面的两句是赞叹他护持佛法。前面是赞叹他在世间法的成就,后面两句是赞叹护持佛法。唐朝时代,帝王都是皈依三宝,护法的功德实在是不可思议。我们历史上对于武则天的记载并不很好,但是武则天对于佛法的护持,可以说唐朝所有帝王当中是第一个,对于佛法的护持。这《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在她执政的时候翻译出来的。所以这「开经偈」是她作的,就是《华严经》翻译出来,送给她看的时候,她在封面上提了四句开经偈。这四句提得非常之好。以后你看,这么多年来,有人想改一个,或者是再作一个都作不出来。所以武则天确实是有才华。

 

【谓敷畅玄妙佛法。】

 

这就是护持『佛法』,弘扬佛法。

 

【风化教令。警觉众生无明大梦。】

 

为什么要提倡、宣扬佛法?目的就在此地,使一切众生能够觉悟,觉而不迷。

 

【故大经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这首偈就是《华严经》的经文,此地讲的『大经』就是指《华严经》。这大经指《华严经》,是整个佛教共同承认的。无论在什么场合,提到大经,我们就晓得是《华严》。讲到大论,多半是指《大智度论》,《大智度论》称为大论。在净土宗里面称大经,这是称《无量寿经》,那是本宗的。此地《华严经》,这个大经是各宗公认的,这是一点佛学常识。

 

经文四句偈,可以说非常重要,值得我们重视。『譬如暗中宝』,黑暗里面有宝,黑暗你看不见,宝在哪里你也找不到。确实有宝,你找不到,这就比喻什么?「暗」,比喻无明。「宝」,比喻我们的自性。虽然有自性,可是无明障碍了它。自性虽有,不能现前,得不到受用,依旧是迷惑颠倒。所以说『无灯不可见』,没有光明,这宝见不到。这个灯就是智慧,没有智慧,你没有办法见性。下面两句这正说,前面两句是比喻。『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什么是佛法?很难,现在诸位要知道,大家所学的是佛学,不是佛法,是佛学。把佛法变成世间的学问来研究、来探讨,这与法性,实在讲,完全不相干。我们自己真正在要想深入法藏,自己一定要有警觉心,认真的反省,我走的这个路子有没有走错?

 

今天下午有两个出家人来看我,其中一个,大概在佛学院教书,佛学院的教师,我也没有问他是哪个佛学院。问了我一些问题,我就劝他,不要去教佛学院,好好的做几年功夫,认真去修行。为什么?智慧没有开。如果这一生只是在佛学里面去钻,实在讲,这没有用处,与自己生死决定不相干。他来问我,我就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佛法所求的是什么?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佛法所求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觉,注意那个正。什么叫正?如果你还有知见,你还有见解,还有妄想执着,这个知见就不正。所以正知见从哪里生?从清净心生。我们的心不清净。正智慧,从定里面去生,我们念佛法门就是一心不乱,从一心里面生,绝不是从意识里面生。意识是思惟、想象、研究,这不行。这完全落在什么?落在意识里面去了。这是众生知见,不是佛知佛见。这点我们一定要明了,然后你才晓得佛法应该要怎样修法。

 

佛法的修学,古时候,五年学戒。学什么戒?守老师的诫。他们今天有问,问修行,叫我说一个比较具体。我说具体,我们现在也提出来了。从哪里学?从《观经》三福。先修福,没有福报,心定不下,心能定下来是福报。所以先修福报,就是《观经》上释迦牟尼佛教我们求生净土,先修三种净业,也叫三福。三福里面一开端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换句话说,就是孝亲尊师。所以佛法是师道,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一定要从孝亲尊师做起。现在人对这个观念很冷漠,我为什么要孝顺父母?为什么要尊敬师长?老师有什么值得尊敬的?他不晓得,绝对不是老师要学生尊敬,不是的。而孝敬,诸位知道是性德,是本性里面的性德,王阳明所讲的,良知良能。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开发自性,目的在此地。禅宗讲的明心见性,教下讲的大开圆解,大开圆解就是明心见性;净土宗讲,一心不乱,名字不一样,事实是一样的,都是要见性,恢复我们的自性。自性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要恢复,所以佛法不从外求,从内求。现在我们自性迷了,怎么样才能破迷开悟?破迷开悟一定还得用性德这个工具,才能够打开自性的宝藏。与性德不相应的方式,决定没有办法见性,所以这个孝敬是性德。你看普贤十大愿王,第一愿,「礼敬诸佛」,就是孝敬。孝敬扩充到圆满就是礼敬诸佛。你除非不想见性则已,如果要真正想见性,明心见性,你一定要从这上下手。接着告诉我们,「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培养慈悲心。佛法里头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四句是一切善法里面的根本,人天善法。一定要把它做到,这样才行。不是说念一念,念一念没有用处的,要努力去做到,把它变成我们的生活。

 

第二条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二条有三句,这三句是二乘福,就是声闻乘、缘觉乘;告诉我们,要真正受持三皈。受是接受,接受就是要把它做到才是接受。自己不能把三皈变成我们的生活,变成日常生活,变成我们实际的行为,这不叫受持。三皈第一条是觉,觉而不迷,我们在讲席里面讲得很多。这个皈,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从迷惑回过头来,依自性觉,这叫皈依佛。法,是正知正见,也就是《法华经》上所讲的「入佛知见」。佛是自性,就是自性里面的知见。换句话说,决定不通过心意识,通过心意识的是凡夫知见。心意识就是八识。你看禅家所讲的,参,这个参究,离心意识参,离心意识,这是自性的知见,这才叫正知正见,绝对不能够落在意识里,这才叫做皈依法。也就是说,从我们一切分别、执着、想象回过头来,于一切法当中不分别、不执着、没有想象,这个知见才是正知正见。所以依靠自性正,这叫皈依法。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动了,动就是染污。接触的时候,喜欢了,你被喜欢染污了;讨厌了,你被讨厌染污了,七情五欲,这是染污。如何能够我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保持心地清净,不起七情五欲,这个心是清净。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保持自己的清净心,这叫三皈依。现在搞三皈依,搞颠倒了。皈依一个法师,这个法师是我的师父,那个不是我的师父,这立刻就染污了。染污就迷惑,迷惑就邪知邪见。所以今天受三皈依,皈依什么?他是皈依迷、皈依邪、皈依染。本来迷邪染就不得了,还要加倍的去搞迷邪染,你看这不是糟糕了吗?这大错特错了。

 

具足众戒。戒是称性。这个戒,实在讲,戒的范围非常之广。佛给我们制订的是称性之戒,与真如本性相应。除此之外,国家的法律,这是世间的纪律,风俗、习惯、道德、礼俗都是在戒律范围之内,我们统统要遵守。所以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不能破坏,要随顺众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佛菩萨觉悟,大彻大悟,也要跟没有觉悟的人打成一片。这样生活才融洽,才没有抵触,社会才祥和,众生才能真正得到安和乐利。菩萨虽然是大觉,对于迷惑颠倒的众生,他要慢慢的诱导他;绝对不是教他一下就改过来,那是不可能的,众生会起反抗,会带来更大的痛苦。所以菩萨有耐心、有智慧,晓得应该怎么处理,应该怎么做,使这个社会永远保持祥和。祥和当中,逐渐帮助他觉悟,这个教学方法才完美。威仪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风度仪表,这完全是世间法,一定要维护。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风俗习惯,一定要遵守,入境要随俗,这是第二福。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第三福是菩萨福。所以这三福,第一是人天,第二是二乘,第三是菩萨,是大乘。有四句,「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有这四句。什么叫发菩提心?就本宗来说,我们讲净土宗,蕅益大师说得非常之好,诚心诚意,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就是你要发心求生净土。深信因果,菩萨还不信因果吗?所以这个因果绝不是普通的因果;普通的因果,不能够对菩萨说的。这个因果讲什么?是本宗的教义,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因果,真的很多菩萨不知道。你看《无量寿经》就晓得,许多菩萨不知道,许多菩萨想听这个经没有机会。菩萨如果知道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没有一个菩萨不念佛。为什么?快快成佛。

 

西方世界是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诸位要深入《无量寿经》,你就会明了,它确实是整个佛法的结论。诸位将来把大乘佛法研究到一个相当程度,你就明了了。初接触的时候不以为然,不能够生信。真正深入大乘之后,自己会晓得,会肯定。所以我们学佛到晚年,深深感觉到古人讲的话天经地义,我是深有体会。古人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想起来,自己真的吃亏了,没有听老人言。我那个时候亲近李老师,李老师就叫我学净土法门,自己不肯相信,还去学《楞严》、学《法华》,学大乘经论,搞这一套,不肯死心塌地的去修学。如果那个时候,像我现在这种心态,李老师一点,我就全程肯定相信。给诸位说,我现在纵然不能得一心不乱,功夫成片早得到了。换句话说,往生就自在了。想什么时候去,可以什么时候去,想多住几年也不碍事,确实可以到这个程度。可惜那个时候不相信,在大乘佛法里搞了三十多年,这一下才觉悟。而真正帮助我觉悟的是《华严经》,所以《华严》对我确实有深厚的恩德。不是这十八年读诵、讲解《华严》,我对于净土法门不能起信,没有法子起信。这个事实,前面都曾经跟诸位报告过。

 

才真正看到古德所讲,《华严》、《法华》是本经之导引。本经是指《无量寿经》。我读到古人这一句是深深感触到,为什么?我确实是《华严经》、《法华经》,把我引到《无量寿经》里面来的,确实是它引导的。没有这几部大经的话,没有法子把我引导到净宗法门里头来。所以这是花了三十年的时间,相当不容易。可见得深信因果,不是普通因果。读诵大乘,这是修学佛法基本的关键,只要求读诵,不要求解。所以佛法修学先求什么?先求戒定慧三学,先修这个。读诵,就是修戒定慧三学。经论非常之多,大乘经典当然比小乘殊胜。大乘经典任何经论都可以选择,你喜欢读什么,你就读什么。但是要记住,不是研究,只是叫你读诵。所以无论什么样的经论,效果完全相同。读诵的目的何在?破妄想执着,目的在此地。因此读诵,最好是读诵一种,大乘经论喜欢哪一种,选哪一种,你选一种去读诵。

 

在我们在中国,读诵《法华》的非常之多,读诵《楞严》的很多,可以说在中国这两部经非常之普遍。当然它是圆教,大乘经,这是一个因素,同时还有一个因素,它的分量适中,这实在是个主要的因素。每天把这个经展开念一遍,《法华经》七卷,《楞严经》十卷,但是字数都是差不多的,大概有六、七万字的样子。恭恭敬敬去把这个经念一遍,至少也要四、五个小时。换句话说,你这一天四、五个小时没有妄想,读经。这四、五个小时修什么?修戒定慧。戒律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恭恭敬敬在读经,心里头没有一个妄念,这是诸恶莫作,所以小乘戒就圆满了。经典是如来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这是善中之善,没有比佛法更善的。所以你念经就是众善奉行,戒具足了,你读经戒具足了,就是修具足戒。具足戒怎么个修法?念经就是修具足戒。专心,至诚在那里念,就是修定。心里没有妄想,恭恭敬敬的念经,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掉,没有念颠倒,这是慧。这是什么慧?这是根本智。所以决定不能求解义,这什么意思,那一段怎么讲?不能求。只是老实念下去,这是求根本智。《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这就是求无知的般若,不要有知,要求无知。无知好,无知真正得到了之后,然后起作用是无所不知。这是一般人不知道,现在一般人一入佛门,先要求有知,样样要求解。这一求有知,给诸位说,三学破坏了,戒定慧都没有了。

 

所以你要懂得,真正的修行法,研究讨论不如读经、不如读诵,为什么?真智慧没有现前,你所想的、你所解的全是邪知邪见,不是佛的知见。这话有几个人相信?有几个人明了?有几个人真正能体会到?所以中国佛法,自古以来的修学,不论是在家、出家,五年学戒,就学这个,这是老师的教诫。这五年修什么?五年是修真正的戒定慧。就是《无量寿经》常说的,惠以真实之利,真实智慧,这是叫你求真实的戒定慧。以这个作基础,五年之后再听讲、再研教,那个时候你有定功,你有根本智。这研究经论是属于后得智,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

 

六祖,智慧为什么那么高?你们都读过《坛经》,六祖不认识字,不管世出世间什么法,你去问他,他都会给你讲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他学过没有?没有学过。没有学过,为什么会讲得那么好?他那是后得智。他有根本智,他的根本智,就是他的心清净。你看他跟神秀大师对的偈子,「本来无一物」,六祖心里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六祖待人至诚恭敬,《坛经》上可以看到。寺院里面的行者,行者是什么?是在家没有剃头的居士,在寺庙里面住,在寺庙里头打杂、做工,叫带发修行,多半都是做常住的这些事情。六祖对这些人见面称呼都称上人,你看看多恭敬,这我们一般人做不到。读《坛经》,这些地方不能疏忽。他自己的确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但是对于一般人那样的谦虚,那样的尊敬。所以《华严》「礼敬诸佛」,他做到了,我们在《坛经》上看出来。礼敬、赞叹、供养,真的他做到了。

 

诸位如果说真正得佛法的受用,我们一定要从根本智上下手。有根本智,才有后得智;根本智破坏了,决定不可能有后得智。你以后开的智慧是什么?佛法里讲的,世智辩聪。你在佛门里所修学的一切,是修的这个福,是人天福报,决定没有能力断烦恼。这是我们很容易检查得出来的,我们对于七情五欲还有没有贪瞋痴慢?还有没有贪心?有没有傲慢心?有没有瞋恚心?有没有嫉妒心?面对着境界,会不会起心动念?你在这里检点自己。如果还会起心动念,自己要警觉,我是凡夫,我没有功夫,没有能力。一切境界里面不起心、不动念,自己晓得,功夫进了轨道,上轨道了,也就是我们常讲功夫得力。这是自己要常常检点、常常反省的。

 

所以读诵大乘,目的在什么地方?自己一定要知道,就是要老实去念。教下是用念经,宗门是用参究,它不是用念经,用参话头、用观心,用这个方法,都是除我们的妄想执着,目的是一样的,手段不一样。密宗里面用持咒也是一样的,净土里面用念佛。所以要晓得,方法虽然有八万四千,无量无边,目标一致的。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就是这个道理,目的都是要恢复我们的清净心。因此法门,你喜欢哪个法门都可以,决定有成就。如果你要是目标弄错了,我这个法门比你那个好,你那个不如我,你的修行功夫全部破掉。为什么?依旧落在分别、执着、妄想里头。我们用这个方法,目的就是把分别执着妄想给打掉。你用这个方法,增长、坚固你的分别执着妄想,这个错了。

 

我们展开《华严》一看,五十三位善知识,每个人用的方法不一样。但是他对于别人那个不同的方法,极力的赞叹,欢喜赞叹;对自己极尽谦虚,这是性德流露。如果有嫉妒、有高下、有差别这个念头,这是烦恼的流露。像这些地方,我们得要明了。我们今天念佛,看到一个学禅,看到学密的,他走的邪道,是不是?这烦恼流露,这是错误的。如果我们一想,他学密,他学禅,他能力在我之上,我没有能力。我用那个方法,止不了、断不了烦恼,不能成就,我不如他,我对他恭敬、礼拜、赞叹,我还是念我这句阿弥陀佛,这是性德,这是性德流露。与性德相应的,这是正确的;与烦恼相应的,是错误的。你只要从这两个去拣别,常常检查自己起心动念,就晓得你自己是不是在菩提道上,不难辨别。

 

所以说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不好?门门都好,门门平等。如果我们说法门有高下,换句话说,你就批评佛法有高下。你说那个法门是错误的,换句话,你毁谤佛法。真正入了这个境界,平等心里头一念不生,我们可以用《坛经》做例子。六祖跟印宗初见面的时候,就是风动幡动,完了之后,印宗把他请到大殿里面去跟他谈话,向他请教。印宗提了一个问题,黄梅五祖平常说法有没有讲禅定、解脱?那这是请教佛法,这很重要的。六祖回答,回答什么?禅定、解脱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佛法就是心地清净,没有一切分别执着。所以六祖可见得心清净了,没有分别执着,万法一如,法法平等。印宗一看就比不上他,他还有禅定,还有解脱。换句话说,他还在分别知见里头,他还在分别里头;六祖已经没有分别了。

 

所以我们念佛,念佛是从清净心入门,我们要想心得清净,还有许多的分别执着,你这个清净心到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诸位同修,无论你选择哪个法门,统统好。选定之后,我教给诸位,你怎么样才能修行成就。第一个,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求。我选定这一门,其他的我不求,人家来给我,不要。你要做到不求、不要,除了修这个法门,念这一部经之外,其他这脑筋里头不想。你能够做到不求、不要、不想,不管哪个法门会成就,成就你自己的觉正净,你会成就。换句话说,贪求的心,还样样东西想要得到,成天还在打妄想,这就没有法子了,这就是很大的障碍。

 

所以我们看古时候念佛人,他自己的佛堂就是一尊阿弥陀佛,一尊像、一本阿弥陀经、一个木鱼、一炉香,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他心清净,心专一,这是正确的,绝对正确。那个参禅的人,一本书都不要,一直到他戒定慧三学成就了,这个时候才把经藏浏览一下,一浏览就通达。像六祖,六祖不认识字,别人念一遍给他听,他完全明了了,他讲得头头是道。所以到那个时候,六根一接触就明了、就通达,这是智慧的道路。没有这个基础,我们要学,很难很难,非常的困难。所以学佛的人,实在讲,应当首先要奠定这个基础。学佛最好是在初学,初学的心是一张白纸,最为可贵。这样的学生,那个善知识都把他当作宝贝看待。为什么?心没有被染污。最怕的是什么?他读的经读得很多,听了很多。这要亲近一个善知识,善知识会很头痛。为什么?就是你的妄念太多了,很难去掉,你有成见,先入为主,你有执着,这个东西很麻烦。要跟你辩论,他不愿意花那么多工夫,虽然辩论,你也未必肯服,给你讲真的,不相信。

 

现在这个世间确实如此,听骗不听劝。你劝告他,不行,不听;骗他,行。世出世间法都是这样的,都是听骗不听劝,佛法也是如此。这实在说,这是这一代众生的共业,所以世出世间法这样衰,天下这样乱,佛教衰微,有它的道理,不听劝。这就是说明佛法修学,不管你读什么经,不管你读什么论,你参禅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不管哪一样,你要晓得,你为什么修?这个方法、门道你取没有关系,你要达到一个目标。好像我们这个佛堂是个目标,四周有很多门,你随便从哪个门进来都可以,都达到目标,这才真正证实法门平等。也可以说,佛并没有真正的法给人,无非是用一种善巧方便帮助你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妄想而已。佛帮助我们的,确实就是如此而已。所以,佛的确无法与人。

 

末后一句,劝进行者。就是你自己得到真实利益,你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人有三等,你要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帮助他。这在佛法讲,上、中、下三根。根熟的众生,你要帮助他成佛。什么叫根熟的众生?用净土宗的方式来讲很容易明了,就是三福里头深信因果。他如果真正相信念佛是可以成佛,他真正相信,这个人根熟。你就帮助他,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这真的,度一个众生成佛,这个功德是无量无边。另外一种叫中根。中根,根没熟,没有熟就是他对这个法门虽然不排斥,也信,但是不是真信,不肯真修。换句话说,他成佛的机会、机缘没有到,他成菩萨的机缘成熟,我们要以大乘佛法帮助他,使他能够成菩萨。第三种人下根。下根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连成菩萨这个缘都没有成熟,也就是我们讲一般众生业障深重。对他的帮助就是给他种因,劝他念佛,劝他念经,「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这一生不能成就,把这个好的因种在他阿赖耶识里面,将来他的业障少一点了,这个金刚种子会现行,会起作用,用这个方法来帮助他。所以说三种不同的根性,我们要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去帮助他。这是从大的说,细说,善巧方便无量无边。这是劝进行者,就是利益别人。所以这三种净业就是三福,总共十一句,前面十句都是讲自利的,只有末后这一句利他。可见得,不能自利,就没有法子利他;自己没有觉悟,怎么能够帮助别人觉悟;自己未度,如何能度别人,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佛法修学要从三福修起,从这个修起,这是你个人修福。

 

修学,有许多人是在一起共修的,大家在一块修行,在一块修行一定要修六和敬。所谓六和敬,是大众在一起所修的福德、因缘。前面曾经给诸位说过,六和,这个经上讲「用和为贵」。这是举《论语》上说的,也就是讲的「礼之用,和为贵」。所以一定要修六和,这都是福德的根基。没有福,会障碍你修慧,一定要先修福,福是慧的基础,然后才修三学。修三学的方法很多,刚才我举的念经、读经,这是一种方法,三学统统具足;持咒也是三学具足,禅宗里头参话头也是三学具足,观心还是三学具足,你就晓得,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也是三学具足。我这样给诸位说,你去体会,佛法是平等的。只要你选择一个方法,一直用下去,不要改变,你决定达到目的。佛这个好处,就是不勉强任何一个人,不指定。这个方法,你一定要修这个。佛不指定。你喜欢修哪个方法就修哪个方法,爱修哪个方法就修哪个方法。但是他有个原则,专,专修,不要修杂、不要修乱了。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教之道」,教学的道理,「贵以专」。专,才能成就,专心,不能学多,不能学杂。

 

要知道这一切经论,佛不是为我一个人说的。这些经论,佛当时在世,是为个个不同当机的人说的。就好像医生开处方一样,那个医生一大堆的处方,不是为我一个人开的,是为许多病人开的。我去找医生,他给我开的方跟别人不一样。今天这医生不在了,药方一大堆,仔细去看一看,哪个方子适合我这个病况,我们选择一种,这就是如此而已。所以希望大家真正能成就,要注意你的心清净。觉、正、净,一定要注意这三个字。如果说违背这三个字,再用功,也是路走错了,你走上迷邪染。

 

所以这里说的「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慧是世间聪明智慧,就是佛经常讲的,世智辩聪。他没有办法了解,不能了解如来的真实义。为什么?就是因为世间人用心意识,他用分别,他用研究,他用思索,用这些,这些与性德完全相违背。也就是世间人用有知要去解佛意,解不出来,因为佛意是无知里面才能够显发出来,才能够显示出来。所以一定要无智无得。《心经》到最后,无智亦无得,那是什么?那是真智慧现前,真如本性完全的显露。

 

后得智起作用的时候,是教化众生,诱导一切众生。诱导社会广大的群众,要他们得到幸福,得到平安。这需要一般的教化,这里面着重于俗谛,就是要牵就众生,指出他一条幸福之路,而不是成佛,不是成菩萨。成佛、成菩萨,那是另外一个教学法。等于我们在这个世间教育一样,成佛、成菩萨的教学等于是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他这个不一样,这个师资将来到外面普遍教学生,那是一般教育,一般教育是利益众生。但是这一般教育也必须真正觉悟的人,真正有成就的人,他指的那个路正确的,不会错误。如果自己没有根本智,以世智辩聪来解释佛法,来帮助别人,这是会发生错误的。发生错误,他自己不知道,他自己认为他的路很正确,这是很可怕的。别人我们不管,一定要问自己。别人是不是?我们不晓得。实在讲,与我们也不相干。最重要的是自己,自己检点的方法,就是我们的心清不清净?如果心不清净,那我要特别谨慎。我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依古德的注疏,不至于有过失。自己心不清净,自己随意发挥出来,往往铸成大错。

 

由此可知,修持重要。修持就是修觉正净,这个重要。一般说起来,禅宗偏重在觉,教下偏重在正,正知正见,净土跟密宗偏重在净。但是觉正净,是一而三,三而一,一个得到了,那两个一定得到。好像三个门,无论从哪个门进来,一定是完全得到。你说六祖,是从禅进来的,从觉门进来的。你看《坛经》里面,他讲唯识,讲八识,讲得多简单、多透彻、多圆满。可见得他通教,正知正见。不是说,他参禅开悟了,教不通,没有的,教通。无尽藏比丘尼念《大涅槃经》念一遍,他就从头到尾给她讲了一遍,通教。法达禅师念十年《法华经》没有开悟,经过六祖大师给他点一点,他就开悟了,通教。这就一个法门得到了,一切法门都得到。如果我们是好像这一门我觉得不错,换另外一个法门不通,换句话,你这一门没有得到。真正得到,禅、律、密、净,哪一门都得到,门门通达,这在教下讲大开圆解。所以这是应当要晓得的,拿这些来检点我们自己有没有犯过失。

 

可见得,佛法确实不容易入进去,一定要有人说,什么人?有修有证之人。这样的人来说,那就没有错误。如果没有修证的功夫,凭着世智辩聪,莫能了,不能明了。把这个经典都随自己的意思来解释,不但这个经莫能了,注解也莫能了,注解也解成自己的意思。注解都看不懂,不要说经了。可见得,这个基本修学方法非常重要。末后这一句,好,这是说出佛法教学的目的。

 

【即令悟真性。永断无明也。】

 

这是赞叹皇帝弘扬佛法,普及佛法的教学。这个最高的目标,教一切众生开悟,破迷开悟,『永断无明』。末后这一句:

 

【言垂天真以性情者。】

 

这下面给我们解释,这句话是从《礼记》,藉着《礼记》来解释佛法的精义。

 

【礼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

 

好像这些话,大概是在「乐记」里面,我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在「乐记」里面。这实在跟佛法讲的的确是相同的,是非常了不起的见解。这个『静』是天性。所以佛法,不管哪一宗,哪一派,哪一个法门,都是从定下手。念佛,求一心不乱,一心就是静,二心就是动,一就不动,二就动了。在《易经》里面讲,不动的时候,我们叫太极。一动,二了,二就变成两仪,两仪再动,不断的在振动,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那动的范围可大了,不动是太极,不动是本性。所以佛法为什么这样着重静定?就是恢复自性。性德的应用,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也是静、也是不动。

 

所以真正的禅定,不是盘腿面壁;盘腿面壁,那是初学。真正的禅定是在生活当中,不妨碍生活,生活过得更圆满、更幸福。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面,修什么?修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换句话说,还是保持着天性,我们中国人也称之为天真。一动,就不是真的,就是假的了。不动是真心,一动就是妄心。动是什么?无明。无明是动相,佛法里面讲,「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不动的时候是真如本性。一动就叫做八识。所以『感物而动,性之欲也』,这就是妄,这就变成情执。

 

【欲即情欲。】

 

一动,动里面才有情,不动的时候是智。诸位要知道,智跟情是一,不是二;是一法,不是二法。不动的时候,这个法,我们叫它做智。动了,这个法,我们叫它做情,还是一法,不是二法。这一点希望诸位要很深的去体会。我举一个例子,佛跟我们在一起,也有欢喜,也有笑,也有生气,那个表演跟我们没有异样,佛的心不动,动中有不动;我们凡夫的心,表面上有喜怒哀乐,里面也有喜怒哀乐,病就在这个地方。所以佛菩萨有体有用,凡夫有用无体,违背了自性,这叫『情欲』。绝对不是说,佛菩萨,于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像个木头人一样。那这个佛,学他干什么?没有学的必要。所以你才晓得,诸佛菩萨的生活比我们活泼,比我们自在,比我们幸福,比我们快乐,我们比不上。我们是心动,心动是烦恼;他们是身动心不动,高明在这个地方。所以他只有性,他没有欲;他只有智,他没有情。

 

【若以情情于性。】

 

这个『情情』,前面一个「情」是动词,底下一个「情」是名词。在这种情况之下:

 

【性则妄动为情。】

 

这就变成凡夫。这讲迷,变成凡夫。如果反过来:

 

【若以性性于情。情则真静为性。】

 

这就是我刚才讲的,诸佛菩萨在生活上有没有情?有情,有情趣。可是人家什么?『性性于情』。他与性相应。性是清净寂灭,他与这个相应,所以这叫真情。真情就是无上智慧。这的确把佛跟凡夫所以然的界线画出来了。实在说,佛跟凡夫是一,生佛不二。现相上就是这么一点差别,这是无差别里面,给我们说出的差别。真正有差别,没有入这个境界。为什么?那生佛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生佛是一法,不是二法;情跟欲也是一法,不是二法。希望大家从这个地方体会,从这里面深入,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受用。这个受用就是我们的生活,这个受用就是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真正幸福美满。

 

【今垂无为之化。令息妄动之欲情。合于天真之静性也。】

 

这是讲佛法教学的目的,佛法教学的极致。明了这个,我们才晓得,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接受佛陀的教育?无为之化,才与性相应。如果不是圣王,他不懂这个教育,他不会推行这个教育。现在要叫佛法普遍在这个世间,难了。难在哪里?全世界每个国家的元首、领袖,对于佛法没有接触过,不知道佛法是什么,他怎么会提倡?怎么会推动?不可能的。你要推动,人家说你迷信,你提倡迷信。尤其是非常不幸,佛教变成宗教。变成宗教,谁还能够提倡?谁愿意提倡?不知道佛法是教育。所以今天正名非常重要,孔老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大家知道佛教是教育,就会有社会这些贤达、政治的领袖,他们会推动,这样圆满,这样美好的教育。

 

『无为』而无所不为,这是称性。作用是叫我们『息妄动之欲情』,人人都能够把妄动的欲情伏住、熄灭了,天下太平。人与人之间,都以真诚相对,都以慈爱相济,社会上不会有暴力,不会有犯罪。杀、盗、淫、妄决定不可能有。那些东西是妄情在那里动才有。所以你这才知道,佛教教育它从根本上对治。国家制订种种法律,这是从事相、形相上对治,不是治本。佛法的教育是治本,从根本上对治,叫人人恢复自性,人人恢复性德,所以『合于天真之静性』。连诸葛亮都说,「宁静以致远」,心地清净,你能够看得很深,看得很远。能够看到过去、现在、未来,这个能力就是心地清净。这一章虽然是赞叹帝王推行佛陀教育,提倡佛陀教育,普及佛陀教育。所以前面那个赞叹也不为过,是很有道理。可惜现代一些人不念佛书了,尤其看到佛书文言文的文章,文言文没有一点修养他不想看,这对于我们佛法将来弘扬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这一次大陆上的动乱,我们这边这几天发动送报纸。我从大陆上回来,我了解大陆上的情形。大陆上,绝大多数的人不认识我们这边的字,他们是简体字,能认识繁体字的就不多。所以要真正能收到效果,最好能够印简体字的报纸送过去。把这个新闻摘要,重要东西摘要出来,统统用简体字寄过去,那他们能够读得懂。他们讲繁体字都不认得了,何况古文。黄念祖居士给我写个信,感叹万千,大陆上能够念得懂古文的人非常的稀少。这个问题严重。文言文如果没有能力读,换句话说,中国五千年这文化的命脉就断掉了。古书虽然存在,你没有能力阅读,这个利益你得不到。你要想得到,换句话说,《四库》,宝库,三藏,藏就是库,世出世间这个宝库,你打不开。文言文是一把钥匙,你拿到这钥匙,这个宝库打开,那你尽情受用!如何拿到这个钥匙?以前李柄南老居士教给我们,至少要背诵五十篇古文,你对于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就有了。

 

所以我对于我们学佛的同修,我鼓励他念《无量寿经》。因为《无量寿经》四十八品,距离五十篇很接近,四十八篇。你能把《无量寿经》当古文念。因为《无量寿经》,夏莲居居士的会集本非常通畅,念起来很顺口,不象是翻释文,念得很顺口,很容易念,不难,也没有很多的生字。你能把这个四十八篇念熟了,念到能背了,你的文言文修养就有了。中国的《四库全书》、三藏经典,至少在文字上你没有障碍,这个很好。不能念?我们现在做的有录音带,你可以跟着录音带学着念,用这个方法来帮助大家。今天也有个同修找我,他很发心,他想用台语念。我说好,太好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国外,有很多年岁大的,移民到外面去的,都还是不懂国语,换句话,他没有读的能力。尤其在新加坡,如果能够用台语去读诵经典,那一定会度很多人。所以我今天很鼓励他,不但我鼓励他,我劝他发心用三种不同的速度做三个母带。一个是两个小时的,慢慢的念,初学的人,念快了,他找不到地方,慢慢的。另外做一个,一个半小时的,再做一个,一个小时的。喜欢快的就送他快的,喜欢慢的有慢的,有三种不同的速度来念这部《无量寿经》。所以将来我们将国语、台语,希望都能够做这些带子,帮助大家来读诵。真的念上三年,这个宝藏的钥匙就拿到了,所以读诵非常的重要。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9月9日10:57:4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384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