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元普度消灾祈福三时系念法会开示(第2集)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悟道法师评论阅读模式

2O17年中元普度消灾祈福三时系念法会开示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二集)  2017/8/26  台湾台北国际会议中心  档名:WD21-088-0002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德,及网络前的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弥陀佛!

 

今天有东北同修启请做系念的斋主代表,王居士、马居士、金居士、周居士、张居士、刘居士。昨天刘居士代表南方,今天东北几位的斋主代表北方,南北就圆满了。明天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就代表两岸三地海外的同修。

 

佛法主要我们修的是清净心,这个世间法也不能没有。所以,每次我们办大型法会,有什么团体来参加,什么地方的人来我也不清楚,因此这次我就特别请我们接待组大家登记一下我们海内外的各个团体。大型的法会也都是靠大家同共发心的。当初办这个大型法会,也是因为在台北农历七月份,很多道场要做超荐普度,我的时间又很有限,所以当时第三届的理事长悟行法师,他是第一个来这里租这个地方办的。他当理事长的时候,他提倡租这个地方。我们北部几个道场要做法会,大家集合在这里一起共修,大家发心,这样也就比较有时间,当初是这个因缘来租这个场地。

 

原来我们也是今年办了,明年办不办都还不一定。每一年同修大家觉得很好,所以大家都发心来护持。所以,二OO六年办第一次,第二次都是办一天,只有办一天而已。二OO八年、二OO九年我到安徽庐江,还有山东德州金山寺,去做两年的百七,所以二OO八、二OO九年就停了。停了,我想应该就不用再举办了,也想不到,二O一O年百七圆满,我本来想要退休了,五十八岁做百七做到六十岁,我想六十岁可以退休了,连续做七百天,这辈子法会应该也做够了,要退休了。结果也想不到,想要退休,百七圆满之后,反而在大陆很多地方邀请做系念的就更多。因为百七我都在安徽跟山东两个地方,固定在一个地方。大陆各省的同修,还有海外的同修也都去安徽庐江还有金山寺去参加百七。因为七百天天天做,所以同修有时间的他们就去参加,参加也跟很多地方的道场同修结了缘,大家也都非常护持这个百七系念。百七圆满了,各地方就邀请。原来以前我们做法会都是只有一天的,从以前台北华藏佛教图书馆,一个月是做一天的。百七之后,每个地方都要求最少要三天。三天,地方又多,时间实在是不够,时间不够。

 

我们这些道场,我列了一个表,昨天好像司仪都有念了,所以我看到有什么单位来。如果昨天司仪念的这个单位,如果贵道场没有念到的,请你到我们接待组再登记一下,请司仪给大家报告。写这个也是我们世间的常礼,一般世间常礼,办什么样活动它就有个本子,婚丧喜庆,世俗人它有个本子给人家登记,知道什么人来。这个叫礼尚往来,有来有往,有来无往非礼,有往无来也非礼,这个礼是讲往来。所以列这个表是有需要的。所以这个单子,我就请我们道场一定要列一份给我看,让我知道是什么道场来。

 

启请斋主,大家都是启请的斋主,大家心有感就有应,所谓感应。我们启请什么?启请三宝,启请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十方诸佛,请诸佛菩萨来加持我们道场,让我们这个法会圆满顺利成就,启请的意义在这里。启请人多只能有代表,就一个代表,是代表所有的人。非常感谢大家的发心,让这个法会更为殊胜。

 

我们今天这一堂课接着来学习《无量寿经》第三十四品,经文第九十四页,「心得开明第三十四」,我将这品经文念一段:

 

【弥勒白言。佛语教戒。甚深甚善。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佛为法王。尊超群圣。光明彻照。洞达无极。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这个是第一段,到这里是一段经文。这品经第一段是跟我们讲『心得开明』,「开」是开通,「明」是明达。我们六道众生心不开明,心为什么不开明?有烦恼,有贪、瞋、痴、慢、疑、恶见,六大烦恼,所以我们心不开明。我们世俗一般讲,遇到烦恼的事情放在心里,不开心。有了烦恼就造恶业,身口意三业就造恶业。这一段跟我们讲,佛给我们开启心地的光明,这是接上一品经来的。

 

『弥勒白言』,这个「白」是下对上,这个字是多音字,我们一般念白,白它是名词,这个白是动词。『佛语教戒』,这个就是上面讲的佛的教诫。所以戒,上面佛的开示,第三十三品,就是佛的教诫,也是戒律。所以戒我们不能只把它看作有明文的戒条,凡是佛在经上的教导、教诫,统统是戒。上面那一品经教我们什么?教我们不要去争取世俗人大家一天到晚在争的不急之务,世间这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争这个。佛跟我们讲那个不重要,那个不急。重要是什么?就是了生死、出三界,我们修净土,信愿念佛,求生西方,这个是最急的。这个最急的我们反而不急,那个不急的反而我们很着急,一直要去争。我们要争的是那一朵莲花。

 

如果我们对于佛这个开示有所觉悟,我们的心态跟过去就会不一样。我们念佛有没有把握往生?我们跟阿弥陀佛见面了没有?通了消息没有?如果还没有,这桩事情是我们最急的事情,要第一优先来处理的事情。要提醒自己要信愿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现在见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当务之急。我们把这桩事情做为当务之急,世间那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自然就不急了,就不会去争了,争那个没有意义,那个争到了又怎么样,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死还是怎么死,那有什么意思?所以我们读了经要觉悟,这样才有作用,才有真实的功德利益。所以,「佛语教戒」,『甚深甚善』。你看,「甚深」就是很深,「善」就是至善。『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佛大慈大悲,佛对我们的恩德也是超过天地、父母,帮助我们解脱六道生老病死的忧虑、苦恼。

 

『佛为法王,尊超群圣』,佛超过菩萨、罗汉、世间的圣贤,佛的智慧光明是圆满的。所以『光明彻照,洞达无极』,洞彻明达,对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了。『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天人都要以佛为师,拜佛做老师。这是弥勒菩萨向佛报告,听了佛上一品经的教诫开导一个心得。『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现在又遇到佛来介绍西方无量寿佛这个说法的音声,「靡不欢喜」,没有不欢喜的,心得到开明,什么忧虑烦恼完全消失。这一段是这一品经的一个开启,就是听佛的教诫,又听到佛讲《无量寿经》,非常欢喜,心得开明。我们听到了,我们也心得开明。

 

下面佛回答,答覆弥勒菩萨。《无量寿经》下半部当机者是弥勒菩萨,上半部是阿难尊者,所以从三十三品之后就是弥勒当机。

 

【佛告弥勒。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实当念佛。截断狐疑。拔诸爱欲。杜众恶源。游步三界。无所罣碍。开示正道。度未度者。】

 

这一段,佛就告诉弥勒,上对下叫告,下对上叫白。『敬于佛者,是为大善』,能够对佛尊敬、恭敬,是最大的善,是大善。这是要有深厚的善根,他才能够恭敬佛。在普贤菩萨第一大愿「礼敬诸佛」,是最大的善。『实当念佛』,这一句也非常重要,「实」就是说真实的利益,我们要得到真实的利益应当要念佛。『截断狐疑,拔诸爱欲,杜众恶源』。念佛最大的障碍就是狐疑,这是用狐狸来形容比喻我们有怀疑。往往我们自己有怀疑自己不知道,疑网缠心不易知,有怀疑我们自己不知道。念佛的三个要诀就是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第一个是不怀疑。我们虽然念佛,都是有夹杂、怀疑在。我们一般念佛人不知道,以为自己没有怀疑,我都相信了,我也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也相信有阿弥陀佛,也相信我自己可以往生,自己也发愿要往生。这个怀疑平常我们不知道,等到有事情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有怀疑,而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怀疑。

 

过去早年在台北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那个时候我们净老和尚跟韩馆长一年都要去美国住半年,那个时候达拉斯佛教会刚成立,每一年都要过去,去那边弘法。平常同修有问题写信来请问我们净老和尚,那他不在,不在就交代我来答覆。有一个同修她问了一个问题,她说听到我们老和尚讲《弥陀经疏钞》,发心念佛,她说念佛的三个要诀,第一个不怀疑,第二个不夹杂,第三个不间断,她说这三个,前面两个她做到了,她不怀疑,她也不夹杂,但是第三个不间断她说她做不到,因为要上班,晚上又要睡觉,有很多工作,没有办法二十四小时都一直念佛,问了这个问题。后来我给她回答,我说「妳说妳都不怀疑了,不怀疑为什么还要写信来问问题,不怀疑就没问题了,还要问什么?」大家想一想,她没有问题,她没有怀疑、没有疑问,那就没有必要写信来问问题。所以,这个就是自己有怀疑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没有怀疑,遇到问题,她还不知道自己有怀疑,她还说她没有怀疑,也没有夹杂。所以,疑网缠心不易知,这个疑惑好像那个鱼网,捕鱼的网,缠缚在我们心里,我们不容易发现,不知道。

 

所以中峰国师在《三时系念》第一时的开示非常重要,他讲信行愿,也非常有道理,「信而无行,即不成其信,行者,《楞严经》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中峰国师这个开示,这个信我们都有,我们不相信我们怎么会来学佛?怎么会来念佛?但是这个信有夹杂怀疑在,不是真信。要怎么样能够断除这个疑?中峰国师给我们开示,你要透过行,行就是念佛。念到怎么样能够断除疑惑?《楞严经》讲,「都摄六根,净念相断,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心开见佛了。

 

《阿弥陀经》讲,若一日到若七日,你念到一心不乱,这个一心不乱也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功夫成片,第二个事一心,第三个理一心。你只要达到功夫成片,跟佛就通了,你就可以在梦中见佛、定中见佛,平常都能见佛,临终佛一定现前。你平常都已经跟佛接上线了,你的疑惑就完全消除了。所以,信心要透过这个行,就是念佛,念到跟佛相应,你的疑就断了。好像《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讲的,「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把你那个妄念打死了,你法身就活起来了,你就跟佛通了,疑惑就不存在了。我们现在疑惑那么多,统统是妄念,分别执着妄想,都是妄念、妄想,念佛就是要伏这个妄念。帮助我们伏妄念就是要有戒,佛这些教诫我们要去修,帮助我们念佛功夫得力。如果我们不修断恶修善,这个功夫常常被这些恶业恶念障碍。所以截断狐疑,实当念佛。所以念佛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念佛念到心开,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疑就没有了。

 

下面讲,『拔诸爱欲,杜众恶源』,「爱欲」拔除了。「杜众」,杜就是杜绝,爱欲是一切恶的根源。中峰国师在系念的偈颂给我们开示,「诸苦尽从贪欲起」。爱欲拔除了,所有的恶源都杜绝了,我们就自在了,就得大解脱,就可以『游步三界,无所罣碍』。『开示正道,度未度者』,就可以度众生了。如果我们自己的爱欲没拔除,「恶源」没有杜绝,我们要去度众生就不自在,往往都是被众生度跑了。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

 

【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无可乐者。】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佛跟我们讲,『若曹』,这是汉朝的用词,若曹是我们现在讲大家,「若曹当知」,现代话讲大家应当知道。大家应当知道什么?『十方人民』,不只我们这个地球,不只我们娑婆世界,他方诸佛的世界跟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一样,除了西方极乐世界特别,其他诸佛世界都有六道,只有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没有三恶道,所有一切诸佛的凡圣同居土都有六道,六道当中就有三恶道。在六道里面,这里是讲人道,「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辗转」就是轮回,「五道」,有的经典讲六道。讲五道是把阿修罗道归在各道,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他是哪一道就归哪一道;讲六道是把天道的阿修罗特别列为一道,所以五道就是六道。五道众生,『忧苦不绝』,我们在这个六道轮回里面,我们的生活都是过着忧虑苦恼的生活,无量劫到今天都是不停的,没有停止的,「不绝」就是没有停止。我们这一生如果没有脱离六道生死轮回,后面还是要继续,不绝就是还要继续,继续受忧受苦。

 

什么忧苦?佛举出我们人间的苦,我们这个身体,从我们这个身体,我们现在这个身体。『生时苦痛』,我们出生的时候很苦,小孩一出生就哭了。生的时候很苦,在母亲的胞胎闷着,佛在经上讲,形容我们在母亲的肚子里面像在牢狱里面,叫胎狱,不见天日。出生离开母亲身体到外面,皮肤接触到外面的冷风,好像寒风刺骨,很苦。所以一般小孩生下来就会哭,生苦痛。『老亦苦痛』,慢慢长大了,幼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像我现在就是老年。我已经在台湾领到老人年金,领到老人年金要不要高兴?我是一直想到快死了,高兴什么!老了病痛就多了,病久了,治不了就要死了。所以老人年金领到了,那就是阎罗王寄一封信给我通知,你也快了,已经列入老年了。「老亦苦痛」,老总是没有年轻那么利落,在头脑的反应,眼睛也花了,牙齿也掉了,行动上总是没有年轻人那么利落。

 

老人如果有人照顾还好,我们世间人如果儿女不孝,现在孤单老人很多,年纪大了就送到养老院。养老院是什么一个地方?今天看这个抬出去了,明天看那个抬出去了,想一想,自己不晓得哪一天被抬出去?过那样的生活,你说他会快乐吗?所以我们净老和尚到国外都去参观当地的老人院。在外国,老人院物质生活照顾得是无微不至,但是还是不快乐,精神生活还是很苦闷的。送到老人院就是坐吃等死,他怎么会快乐?真的,老人院是坐吃等死,看的都是老人,今天这个走了,明天那个走了,想一想哪一天轮到自己,这种心情怎么会好?

 

所以,我们老和尚这些年都一直提起过去中国的大家庭,大家族住在一起,最少也有几百人,最多的有一、二千人,一个大家族,一个家庄。大家到外面工作,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回到老家养老,有家照顾,你赚钱要缴回来,没有个人的财产,家给你照顾。回到自己的老家,有看到下一代,看到儿子、孙子,看到自己的亲戚,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老人看到小孩有生机,看到有希望,心情不一样。老人院都是老人,今天看这个死了,明天看那个死了,你说住在那里怎么会快乐?现在偶尔有人发心去安慰安慰老人,安慰过了,他又回到他那种苦闷的心情。所以我们老和尚看到这个地方,一直在想怎么样把老人院改成弥陀村,一个村庄,大家志同道合住在一起,是一个社区一样,有老有小,也办学校,办幼儿园,让老人看到年轻人、看到小孩,他心情不一样,把老人院跟社区结合在一起,那才是圆满的。

 

所以,老很苦。『病极苦痛』,生病我是很有经验的,从小病到老,有几次都病得快死了,那非常苦。病的时候苦不苦、痛不痛?苦痛!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极」就是非常的苦,非常的痛。死了之后这个身体就腐烂了,『恶臭不净』,三天不处理就臭了,「恶臭不净」。所以佛教我们佛弟子要修四念处观,观就是要观察,第一条观身不净,第二观受是苦,第三观心无常,第四观法无我,要观。观察什么?我们这个身体恶臭不净,不清净的,不要说等到死才恶臭不净,现在就恶臭不净。所以,现在很多人去买香水喷一喷,闻起来很香,但是里面还是臭的,佛讲的是真的,是事实真相。所以教我们修不净观,观身不净。观身不净,你观透了,你就证阿罗汉,就证果了。所以,『无可乐者』,这有什么快乐?我们在人间,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有什么快乐?乐在哪里。佛在讲四圣谛法,苦集灭道,第一个叫苦谛,谛是什么意思?真实的。《法华经》讲「三界无安」,三界统苦。我们三界六道,苦是真的,快乐是假的,快乐也是苦,快乐过去苦就来了,叫坏苦。

 

【宜自决断。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至心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城中。于五百岁受诸厄也。弥勒白言。受佛明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这一段佛给我们讲出这个世间的现状,就是一个字,苦。劝我们『宜自决断』,这个世间没有什么好快乐的,我们还贪什么?我们贪到的统统是苦。「决」是决定,「断」就是断除,要下个决心把这个世间放下。但是没有看破怎么放得下?所以要看破才放得下。『洗除心垢』,「洗除」,「垢」就是污染,我们心里被世间这些欲望所污染,贪瞋痴这些烦恼污染,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心」洗刷干净。现在很多人都用一个名词,叫洗脑,很多人说洗脑洗脑。我们被洗脑的人也要知道用什么水来洗,佛这个水是最清净的水,用这个来洗才洗得干净,心垢才会洗得干净。你可不要去找世间那个污染的水,愈洗就愈不干净,愈洗就污染愈严重。现在这个世间都是用臭水沟的水来洗,愈洗就愈脏。所以,统统是在洗脑,你用的是什么水来洗,用什么样的。

 

现在你要找到干净的水来洗脑,那也不容易遇到,遇到你也不认识。《楞严经》佛跟我们讲,「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现在网络这么开放,各种说法都有,什么书籍,什么资料,非常多,真的佛在《楞严经》讲的一点也没有错,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像恒河沙那么多,无量无边。那些是什么?都是污染的水,不管你找哪一种,统统是不干净的,都是污染的。你找那些来洗,不是愈洗愈污染吗?愈洗污染愈严重吗?所以我们要接受佛这个清净的法水来洗脑,洗除我们的心垢,这个标准就是我们要接受佛劝导。这个世间很苦,苦是真的。如果世间人讲,这个世间快乐得不得了,那是骗人的,哪有快乐?苦是真的,快乐是假的。

 

我记得在二十几年前,在台北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我还住在那里的时候。有人供养我们师父的供养金,师父都会去存中小企业银行,他去银行都会带我跟他一起去,去银行存钱。那个银行隔壁有一家美容店,规模也不小,早上要上班都排了一排,站了二十几个小姐,前面有一个领班的,大概是早晨她们公司规定的一个精神讲话。我跟师父刚好从她们面前走过去,她刚好在跟她们这二十几个小姐员工讲,叫她们要喊口号,说「我很漂亮,我很快乐」。我跟师父走过去刚好听到她们讲我很快乐,她们二十几个同声都说我很快乐。我们师父老人家回头一看,说真的吗?我也跟着师父回头一看,看她们脸上表情一点都不快乐,但嘴巴说我很快乐。实在讲,我们世间哪有快乐的?假的。你听这世间人讲假话,讲真话就是佛,佛讲的是真的,告诉我们真的。有没有真的快乐?有,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有真的。我们把这个苦当作是快乐的,都颠倒了,迷惑颠倒,冤枉受苦。

 

所以我们要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就是你外表跟里面要相应,这个叫「忠信」。言语跟行为,忠就是不偏,信就是要有信用,不能讲一套做一套,这个就不行。『人能自度,转相拯济』。我们自己能够度自己,才能帮助别人,我们自己都度不了自己,你怎么帮别人?帮不了,做不到。『至心求愿,积累善本』。「善本」,念佛是善本,我们至心求生西方这个愿,我们这样来修,这个世间这一切放下。『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虽然这样修,这一生很精进、很勤劳、很辛苦,但是有意义、有价值,一生时间很快,『须臾间耳』,「须臾」就是很快就过去了,几十年一下过去了。我们这一生修行受这个苦值得!

 

后面讲,『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后面就大自在了,生到「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极乐,永远拔除生死的根本,不必再受六道生死轮回之苦。这个苦没完没了,无量劫来我们已经受够了。『无复苦恼之患』,没有痛苦,没有烦恼,这些灾患都没有了。寿命千万劫,实在讲,是无量寿,「自在随意」。

 

『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悔,自为过咎』。最重要还是不能怀疑,不能后悔,自己造成过失。这个「疑悔」,信愿念佛,但是夹杂这个疑,会生到边地去,这个后面经文会讲。生到边地,『七宝城中,于五百岁受诸厄也』,就会耽误五百年。佛也是希望我们,虽然生到边地,也脱离三界了,只是要耽误五百年。但是佛还是不希望我们生到边地,要生就直接入九品,不要生到边地,不必要再去耽误那个五百年,那就不能有怀疑夹杂在里面。

 

『弥勒白言:受佛明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这一句也非常重要,重点佛明白的教诲我们要专、要精,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来修学,「如教奉行」,不能有怀疑,我们这一生就往生西方去作佛了。这是最重要的,这是最急的,我们不要把这个最急的看成不急的,把那个不急的看成很急的,那就错了,那这一生又空过了,这样就非常可惜。

 

我们接着再看下面,「浊世恶苦第三十五」,这一品经主要是讲五戒十善的。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我今于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

 

这一段是这一品的第一段。这一段主要跟我们讲要『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为什么?『十方世界,善多恶少』。「十方世界」就是指我们娑婆世界以外的诸佛世界,他们的世界善比我们多,恶比我们少,就是修善业的人多,造恶业的少。『易可开化』,就比较容易教化。我们这个世间是五恶『最为剧苦』,我们这个世间恶多善少,造恶业的多,修善的少。所以佛特别慈悲,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来教化,让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舍五恶』,「五恶」是因,『五痛』是花报,『五烧』是果报,舍这个恶因就没有恶果。『降化其意』,这个「意」就是贪瞋痴,降伏化解贪瞋痴,让我们持五善,就能『获其福德』。

 

【何等为五。】

 

下面讲什么是五恶、五痛、五烧。

 

【其一者。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尅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噉。不知为善。后受殃罚。故有穷乞。孤独。聋盲。瘖痖。痴恶。尫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

 

这一段是讲造恶业的果报。造恶业以杀生为第一个因素,五戒第一个就是不杀生,反过来就是杀生,杀生会有什么果报?『残害杀伤』,你比较强,他比弱,就去杀害他。『迭相吞噉』,这是讲杀生吃肉,不知道这是造重的恶业。『不知为善』,后面有果报,受灾殃,受处罚。所以有『穷乞、孤独、聋盲、瘖痖、痴恶、尫狂』,「痴恶、尫狂」就是精神不正常的,精神病的,哑巴不能说话,眼睛不能看,孤独老人,贫穷乞丐这些,六根不具,这个都是过去世造的恶因,这一生(果报是三恶道)到人间来是花报,还有余报。『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他不相信道德,也不肯作善,所以得这个果报。

 

【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这是讲现在世间看到,『尊贵』是有地位的,『豪富』他很有钱的,大企业家,『贤明』很有智慧的,有『长者』,『智勇、才达』,他很有才华,多才多艺,这个都是过去世慈悲孝顺,『修善积德所致』的。这善因得善果。

 

【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之后。入其幽冥。转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兽。蜎飞蠕动之属。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魂神命精。随罪趣向。所受寿命。或长或短。相从共生。更相报偿。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这个是讲六道轮回,杀生这个果报,『有泥犁』,就是地狱,『禽兽』,飞禽走兽,『蜎飞蠕动』,爬行类的这些动物,这些就是三恶道,造恶业第一个杀生堕三恶道。这个业报没有尽就离不开,『累劫难出』,『痛不可言』。所以不可以杀生,不可以伤害众生,都有果报的。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实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虽然造了恶业不是马上就有报应,但是因缘聚会的时候报应就来了,是时间的问题。

 

【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婬骄纵。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雠。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神明尅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这一段是讲偷盗的果报。我们再看第三。

 

【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婬佚。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如是之恶。着于人鬼。神明记识。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这一段是讲邪淫的恶报,我们这个世间的人民犯邪淫的业非常的多。我们再看第四。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这一段是讲妄语的恶,就是五戒十善的,五戒十善反过来就是五恶十恶。妄语,这个也是我们现前世间非常普遍的,特别现在媒体发达,造这个恶业的机会就更严重。再看下面一段:

 

【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意念身口。曾无一善。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欲害真人。斗乱僧众。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可得长寿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这一品经讲的五戒十善。第五是讲饮酒恶,饮酒恶也涵盖很多方面的,我们这里有一句,『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我们念这个经,我们现代人「不识人情」,人情世故他不认识,不懂。不懂人情世故,没有道义,没有礼貌,不懂礼。所以过去雪庐老人,就是李炳南老居士,编一个《常礼举要》,这个非常重要,他老人家有个《讲记》,也希望我们同修大家发心来学习。不学就不懂礼,就是佛在这里讲的,「无义无礼,不可谏晓」,跟他讲他也不懂,劝他他也不听,现在我们看到社会上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所以要从我们自己做起,自己做好了才能去影响社会大众。

 

我们是从三十三品开始,到三十七品,这个五品经是讲五戒十善。过去我们净老和尚把第六品四十八愿列为净宗早课,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列为晚课。我们如果偏重在修五戒十善,我们也可以有一个弹性的,早晚课都把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早课念一遍,晚课念一遍。早课念一遍提醒,晚课念一遍反省,我们今天一天有没有照佛在经典上的教诫来修学,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不修也是障碍我们念佛功夫得力,这个是助行。念佛是正行,断恶修善是助行。功夫不得力,助行非常重要,有五戒十善的助行,我们念佛功夫就得力了,就不会有障碍,希望跟我们全体同修大家共同勉励来修学。

 

我们这一节课时间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1月22日16:39:2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968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