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19集/文字/MP3)jingkong法师主讲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十九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4-0019

MP3下载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十九讲。请看经文,上一次讲到「无有法名为菩萨」,说到度生无法,我们再接着看今天这段经文,说明「严土无法」,严是庄严,土是佛国土。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这一段经文是说真如自性,就是法身,在净土经论里面我们常常讲到常寂光净土,常寂光中身土不二,这也是讲法身地上实在是找不到能严之身,也没有所庄严的国土。如果菩萨他要是起了一念,说『我当庄严佛国土』,诸位想想必定有一个能严之我、所严之处,岂不是能所宛然,四相具足?那就不是菩萨。我们在这个地方简单把这个意思表示出来,「此示真如自性,即是法身,法身地上,无能严之身,亦无所严之土。常寂光中,身土一如。」这一段经文好懂,「庄严,顺俗谛说。即非,顺真谛说。是名,就中谛说。」佛平常教导菩萨,说「庄严」,顺俗谛说,法身有庄严。说「即非」,是顺真谛说,真如法身本来清净,真如之体是空寂的,如果要是有庄严,诸位想想那就不空,所以说即非,显示出当体即空。讲「是名」,是从中谛说的,真如法身不落有无二边,远离凡圣,虽无庄严,但是它也不妨碍庄严,所以说于无庄严之中说明庄严,这个意思在此地。再看下面一段,是讲通达无我法,通是讲的解悟,达是说的证悟,「明达无我法」: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这也可以说把菩萨的定义很简单、很明白的告诉我们,这段经文在此地是「总结实无有法谓之菩萨也」。「通达无我法者,即人空、法空、空空」。「无我」是人空,「无法」是法空,人空、法空皆空了,空也要空。如果你执着有个空,那就错误,所以空也要空去,这是大经里面常讲的大三空三昧。这地方说,「通是悟解」,这是初初入门;「达是悟证」,是通达之究竟位,悟解是通达的开端。这个地方我们应当要明了,那就是学佛必须要通达二无我,我们在经论里面常常看到,讲堂里面也常常听到二无我的道理,甚至于自己为别人解释,也能够把这个道理说得头头是道,试问我们通达了没有?实在说没有。这是我们在大经里面常常讲信解行证,我们起码的信字没有能建立,解与行怎么会没有过失?这是我们学佛必须要认清楚的。《华严经》上讲「信为道源功德母」,前面我们讲过「信心不逆」,「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开示。信心没有建立起来,我们对于经义的理解谈不上深度,我们的修行也谈不上正确。我们看到有一些人真正是用功勤苦修学几十年、修学一生,终无成就,原因在什么地方?是在信心没有能够建立。换句话说,我法两种执着一天比一天坚固,没能放下,二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人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本,法我执是所知障的根本,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学佛之人愈学烦恼愈多,愈学所知障愈重,他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能够「通达无我法者」,毛病在这个地方。

 

无我就是无四相,证得人空;无法就是无法相,这里头包括非法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无法相,法空也,无非法相,空空也,所谓是一通一切通。我执、法执、空执全都消除了,这三种执着消除,于是三空全显,佛才说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菩萨。我们发心学菩萨道、修菩萨行,在这个地方应当要着眼。再看下面这一大段经文,这是世尊以五眼圆见来给我们做证明,「直显般若本体」,就「知见圆明」来开示。下面这段经文,「佛见圆见」,经文有五小段,我们一气把它念下去:

 

【须菩提。于意云何。】

 

佛叫着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

 

【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这五小段只是里面换五眼的名称,其余句法完全相同,诸位把经文仔细再看一遍。我们细细的研究这一段的经文,佛是「借五眼来说明佛的见解是圆融的」。合上面讲过的经文是「令通达佛见」,意思在这个地方;要是合底下一节经文,佛的意思是「令开佛知」。这是非常重要的,像《法华经》里面所讲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经上讲的五眼,我们在此地略微介绍一下。五眼,第一个是「肉眼」,肉眼是凡夫之眼,「所见有限,唯见障内」,只要有障碍就会把我们的见量障碍住,譬如我们在这个讲堂,我们讲堂四周围有墙壁,这个是障碍,墙外面一切的境界我们看不到,为墙壁所障,这是讲见的范围有限。第二种叫「天眼」,天眼是「由业力或定力而得,能障外事」。譬如天人他的天眼是报得的,不是修得,你要是修福,将来生到天上,一生到天上就得天眼,这是属于业力;或者在人间你修定,从定力当中也能够得到天眼。它这个见的能力比肉眼要大,它可以见到障外的事情,譬如我们坐在讲堂,讲堂外面的事情墙壁不能够障碍,外面的事情你能够看得清清楚楚。肉眼见量有限,远处的地方见不到;天眼能够见到远处的地方,甚至我们望远镜所见不到的,他都能够见到,这也是我们的本能。

 

「慧眼」是讲智慧之眼,我们一般人讲心眼,慧眼跟法眼可以说都是心眼,跟前面两种性质不相同。慧眼是「以根本智,照见真空之理,二乘所见齐此」,二乘人所见就在这个境界,齐此,与它等齐。换句话说,二乘人有慧眼,阿罗汉与辟支佛。「法眼,以后得智,照见差别之事,通达一切世出世法,菩萨齐此。」由此可知,后得智是从根本智而来的,小乘人已经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体,可惜的是他迷在根本智里面,迷在体里,它不起作用,像《楞严》所讲的「内守幽闲」,他把它守住,它不起作用,如果他不守了,他不守幽闲而起作用的话,那他就从根本智起后得智,就能够照见十法界依正庄严差别之事,所以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能够通达。

 

「佛眼,智无不极,照无不圆,唯佛有之。」实际上,佛眼就是上面所讲的四种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达到圆满之极,就叫做佛眼。由此可知,佛眼无他,前面四种眼增上而已。古德有一首颂说,「天眼通非碍」,这首偈子只有六句,很好念,我们把五眼的作用可以从这六句颂里头记得清清楚楚。「肉眼碍非通」,他有障碍,有了障碍他就不能通达。「法眼能观俗」,俗谛,世出世间一切法。「慧眼了真空」,他所观的是真谛。「佛眼如千日」,这是比喻,太阳圆照一切,比如千日这是圆满的光明。「照异体还同」,照异是照俗,体是真空。所以佛眼的体,天眼、肉眼、法眼、慧眼达到最圆满的时候就叫佛眼。「总以见性圆明,显示一切法无我之义。」

 

这个地方讲到怎样才能够通达,这是问题关键的所在。佛在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里面,都教给我们「不要固执自己的见解,不要执着一见,就能够通达」。为什么不能够执着自己的见解?诸位从这里想一想,要是有执着自己的见解,四相具足,那是凡夫的情见,是有障碍的,换句话说,五眼当中只有肉眼,你的见怎么能圆?怎么能够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你执着一的见解,你就有法执,既有法执,焉能通达?我们要想破我执、破法执,而到通达位,「必须开圆解」,这是单从教下来讲,对佛所讲的经论不但要能够理解,还得要圆解;不但要圆解,江味农居士给我们讲还要深解,浅解、偏解都有障碍,必须要求圆解、求深解。这个时候「我法两种执着的情自然就淡薄」,这是要紧的,要「力除习气」,实际上习气是什么?习气就是执着,一定要把习气除灭掉,「离相离念,得证诸法一如,始能不执」,不再执着自己见解,也不再执着一见。向下我们还要讨论执一执异的问题。请看下面经文,这是讲「佛知(佛的智慧)圆知」: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河流有几千里长,正如同我们中国的长江、黄河一样,在世界地理上来讲也是一条著名的大河流,印度的文化几乎都是发源在恒河流域的两岸。佛陀当年讲经说法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在恒河流域,因此经论上常常举恒河来做比喻,这个在教学上来说是就近取譬。这些人都住在恒河流域,一提到恒河哪个不知道,一讲到恒河沙每个人都见到,所以容易契机。佛这一段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一定要明了。「说是沙,若不着相,见相就是见性」,因为性相不二。讲是沙,这是以肉眼来见的,「显示佛眼洞见一切差别,不坏俗谛」。我们世间人说那是恒河,佛也说恒河;世间人说是沙,佛也说是沙,不坏世间法。「证得诸法一如」,佛证的,诸法一如是佛证到的,佛的见解、佛的说法是「依如而说」,依诸法一如而说,「无法不如」,佛也说沙、佛也说恒河、佛也说着衣、佛也说吃饭,佛是依如而说,所以无法不如,「岂同凡夫见解,此义须知」,这个意思很深,千万不可以疏忽。凡夫说是沙,这里头有两种执着,有我执、有法执;佛说是沙,这里面两种执着都没有,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因为他是依如而说的,依如而说是随众生而说,俗谛,随众生说的,所以这个意思很深。

 

「五眼这段经文,说明不可以执着一,说明法无我;这个地方一段文字,说明不可以执异而说是沙」。此不一不异的意思,这个不一不异非常重要,我们要特别注意,「不一不异之义,便是法法如是,就是诸法如义。佛之所证就是证诸法如义,菩萨所修也是修诸法如义」。「五眼不一见,不一是为见理不明者说」;「恒河沙不异见」,佛也说是恒河沙,众生也说恒河沙,不异,这是「为自以为是者说」。见理不明、自以为是,都是大障碍,障碍信解行证。佛这一段经文真是苦口婆心,以这种巧妙的言词教我们在这里面省悟,悟一个「不一不异」,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超越不了这个原则,所以我们在任何一法上不能执着一,也不能执着异。「不一不异这个道理,为般若纲宗」,般若是智慧,智慧的纲领,智慧的宗旨,「佛法要领可以贯通一切法」。说不一,就是说有种种不相同;说不异,是一切法俱不可得,这是不异。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不一;皆是虚妄,不异。经后面又说「一切有为法」,不一;「如梦幻泡影」,不异。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不一不异确实是贯通一切法,后面的经文详细的来给我们说明。

 

「法相无常」,这讲的不一,「世俗共见」,世间一切人大家共同的见解,大家都这么承认,「这叫俗谛」,这是无常。「法性真常」,这是真常,是「诸法本体」,诸法就是法相,是法相的本体,「这叫真谛」。世间人着相,不晓得性。「佛所说法,不外二谛」,欧阳竟无大师有一篇著名的讲演,题目就叫做「佛依二谛而说法」,佛所说法不外乎真俗二谛。真俗二谛,「皆用八不之义以说明」。

 

「八不」在般若里非常著名,这是诸位必须把它记住,为什么?因为它通一切法,任何一法不能够超越这个定律,「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这里头一共有八个不字,所以叫八不,《中观论》里面也叫「八不中观」。不但心法如是,色法亦复如是;有为法如是,无为法亦复如是,这才叫圆见。一切法皆因缘生,一切法皆是不生不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为什么没有自性?因缘所生法,生即不生,灭亦不灭。譬如一本书,我们举个例子来讲,我们手上这本书,书只是这些纸张把它装订成的,我们叫它做书,把它订起来,这本书生了,有这个书的相现前;我们把当中这个线拆掉,变成一张一张纸,书没有了。试问装订起来书有没有生?还是这几张纸订在一起,生即不生。我们把线拿掉之后,书散开了,成为一张一张纸,实际上它也没有灭。由此可知,这个书你真正把它看清楚了,「不生不灭」。为什么?因为它是因缘所生法,当体即是空。这个空不当作无讲,这个空就是讲没有生灭,就叫做空。不但没有生灭,八不里面诸位看清楚,也没有断常,为什么?因为它是因缘所生法。把书拆开单张纸我们叫「断」,装订在一起我们叫「常」,装订只是因缘所生法,实际上是断与常二边都说不上。订起来是一本,拆开来是很多张,散开我们叫做「去」,聚起来我们叫做「来」,实际上有没有?全都没有。你要晓得一切法皆因缘生法,所以一切法皆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诸位果然在这个地方悟入,那就是教下常说的大开圆解。这一悟入,我法两种执着,二障的根本,不破自然就没有了,你的心地就得清凉自在。

 

《中观论疏》里头有几句话说得很好,我们把它摘录在此地供养诸位。「八不者,是正观之旨归」,这个正观就是前面一再所说的观照,用什么方法来观照?八不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它是正观的旨归。也是「方等之心骨」,方等是大乘佛法的别名,大乘佛法的心,大乘佛法的骨髓,这是讲的八不。「定佛法之偏正」,合乎八不的是正观,违背八不的是偏见;换句话说,凡是与「八不」相应的观照是佛法,否则的话就不是佛法。「示得失之根原」。「迷之」,你不懂得八不的义理,不知道用这个方法来观照,「八万法藏冥若夜游」,八万法藏就是《大藏经》、一切的经典、八万四千法门,冥若夜游,好像夜晚没有月亮也没有灯火,你什么都见不到,这是你迷了真理,换句话说,你对于一切经决定不能够正解。「悟之,则十二部经如对白日」,十二部经就是八万法藏,是用十二种体裁写出来的,如对白日。由此可知,悟八不中观,又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提起观照,一切经典你只要一展开,经义就很明白的现在你面前,如对白日,清清楚楚。这段文是《中观论疏》里面所说的,说得很有道理,绝不过分。「此诸句义」,上面所说的这些,「皆是显法法皆如,法法皆是,是中道圆融第一义」。所以经文意思不但是精深博大,而且是圆融,我们绝不能轻易的把它看过。

 

底下江味农居士有一段议论很能够感人,我们也把它摘录在此地给诸位做一个参考。「江味农居士言:慨自般若教义不明于世」,在佛法里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很少人提倡。古人弘经不大愿意讲般若,为什么?怕人家误堕空见,般若讲空。但是般若这样重要,如果要是不明,八万法藏冥若夜游。所以江居士本身一生研究般若、弘扬般若,并且劝勉这些弘法的大德们,于《般若经》一定要深讲、要圆讲,要把意思讲清楚,对于修学大乘佛法的人来讲一定有很大的利益。他说,「故隋唐以来,唯禅门出人最多,其故可深长思矣」。出人这个人是讲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之人,确实禅宗的多,教下大开圆解的人少。「须知学人若不克从遣荡用功,徒记诵得无数圆义,何能破其情执?」这就是关键的问题。我们晓得禅宗下手就用这个功夫,破执着、断烦恼,从这上用功。教下的病在哪里?徒然记诵得无数圆义,把大乘了义经典,不但是把经文,连批注都背得滚瓜烂熟,背得再熟,我执不能破,法执不能破,不但不能破,因为他记诵得太多,经义太熟,于是起了贡高我慢,瞧不起别人。贡高我慢增长就是烦恼增长,正是一般人所讲的学问大,脾气也大,地位高,眼睛也长高了,瞧不起人,这不是佛法,这不是真正学问。真正的学问,古人所说的,学问深处意气平,愈是有学问,愈是心平气和,愈是谦虚卑下,佛不就是这样吗?孔老夫子也是这样的。人家都是从遣除烦恼这上面真正下功夫,儒家讲的格物致知,佛法讲的断烦恼、破执着,要从这个地方用功夫。只是记得无数圆义,不能破他的情执,「情执不去,又何能达乎圆融?」怎么能达到圆融?

 

「般若为入佛之要门,成圣之阶梯」,这是讲《般若经》。《般若经》里面当然特别是指《金刚般若》,这部经在中国经过五祖、六祖两位大师的提倡,成为家喻户晓,几乎没有人不读的经典。读诵记诵多,破情执的人太少,那就是意思没有能搞清楚,「这桩事情,关系法门之盛衰」,佛法今天衰,衰到极处,般若教义不明;「关系学人之成败」,我们学佛的人能不能成佛,就在明不明般若,「极其重大」,这是我们应当要反省的,应当要明白的。又说,「古德如智者大师、嘉祥、贤首诸位,生平只弘扬数种经论,盖学力只能如此。此正古德高处、真处,后学所当学步者也」。江居士这一段的议论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

 

般若的经论,在最近几年,香港、台湾这两个地方可以说都在大量的翻印流通,首先香港那边翻印影印的六百卷《大般若经》,实在这部经分量太大,不是一般人有时间去读诵的,于是古德为初学人,就《般若经》里面把重要的经文摘录出来,编成叫《大般若经纲要》,一共有十卷,就是把六百卷浓缩成十卷,这十卷里面全是《大般若经》里面重要的经文。《般若经纲要》在此地我们华藏法施会首先倡印,流通各处,我们用的版本是采取日本《卍续藏》抽出来影印的。前几年香港那边有木刻的单行本影印流通,最近我们也提倡再印。除这个之外,我们还印了一种更便利于初学人读诵的,蕅益大师的《般若知津》,只有一卷,你看《般若纲要》是十卷,怕这十卷你也看了害怕不愿意去念,再把它浓缩成一卷,专门便利于初学人,这是讲印经。除这个经之外,我们这些年来大量影印《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那是法相宗的,这两部根本的大论也在台港两处普遍的流通,这是典籍影印流通上的确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可是我们要晓得,更重要的是要把般若的教义讲清楚、讲明白。这个问题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办得到?诸位要晓得,这是要有实实在在遣荡的功夫。换句话说,真正通达八不的教义,真正通达,而能够时时观照,有真实修正的功夫,由观照而到照住,由照住再能够到照见,才是真正通达般若,才能够把般若的教义讲清楚。照见五蕴皆空的又有几个人?我常常在讲席当中勉励同学,求人不如求自己,我天天拜托别人,「你要用功,你要发心照见五蕴皆空,你要作菩萨将来弘法利生」,如果你到处求人、去拜托人,给人磕头、顶礼、劝人,到最后你都大失所望,所以求人不如求自己。既然晓得这个事情是要真正用功才行,非真正用功决定办不到,用功的方法就是要修诸法如义,在一切法里面无我执、无法执,不一见、不异见。不一见就是决定没有成见,不异见就是能够恒顺众生,像佛一样,大家说恒河,佛也说恒河;大家说是沙,佛也说是沙,佛没有说这不是沙,这是什么元素结成的,佛不这么说,佛恒顺众生。佛不但给我们说明这些道理,佛已经做出一个榜样来给我们看,要我们向他学习。学佛心境一如,平等清净,即使在接待众生、待人接物之中,也不失去清净平等,也不失去观照的功夫,这是真正学佛。

 

后一段的意思尤其重要,江居士这些话说得不偶然,世出世间的学术浩如湮海,博大精深,岂是我们一个人的智慧能力能够办得到的!所以我在民国五十八年,在佛光山东方佛教学院,那一年我在学院担任教务主任,我劝勉学院的同学,也建议星云法师,让学生们一个人专学一种经论,一门深入,每个人必定都有成就,而且成就的时候一定个个都是第一。这种修学办法实在远在《华严经》里面佛就提倡,就教给我们,我们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一位善知识告诉善财童子:我只懂得这一门,其余的我都不会,你要请教那些大菩萨们。这个话不是谦虚,这个话的用意非常之深,就是教我们无论是在行门、是在解门,都必须要求一门深入。智者、贤首他们懂得,他们觉悟得早,所以成为一代宗师,影响到千年万世。还不值得我们省悟吗?所以东西不能学多,学多了是贪多嚼不烂。遗憾的是当年佛光山的同学没有能够听我的劝告,如果他要真的能听我的劝告,从那个时候起算到现在十六年了,如果每一个人,一个人学一部经,这部经学了十六年,你们想想他不称为世界第一,谁是第一?你们哪一个人学一部经学了十六年?佛光山有一百多个学生,就有一百多部的经是世界第一,那今天是名副其实的佛光普照全球。

 

江味农居士在此地也提到这一点,教我们要反省、要觉悟。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觉悟者,他一生专门研究《金刚经》,在这一部经上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所以他的《金刚经讲义》在今天所有《金刚经》批注当中是第一个权威的批注,他用的功夫深。你要说一生当中研究四部、五部,力量分散了,你的东西拿出来,平平的;二十部、三十部,那就很草率,谈不到精深,换句话说,没有什么影响力,也不会被人尊重。由此可知,不但是行门要专,解门也要专一,一门深入才会有真正的成就。像五十三参的善知识,他们个个都是第一,诸位念《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二十五位菩萨也是个个第一,都没有第二的。释迦牟尼佛底下的大弟子也是各人有一样第一,舍利佛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皆是学有专长。我这些年处处讲经,遇到年轻人我都诚心诚意的劝勉他们,可是这些人不相信,认为学一样东西太少了,总得要学个几百样、几千样,世出世间法我样样精通,那能办得到吗?这个志向是很可敬佩的,不过我还是要劝你,最好你先学一样,这一样学通了,然后再学样样精通,再去学博学多闻。你因为有一样看家的本事,有一个专长了,然后再学众多的专长,可以的;一样都不通,要一下把门门都学通,古圣先贤都办不到。我们如果这个想法、这样做法,都有过失,所谓是好高骛远,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们照古圣先贤的遗教,认真的来修学,自己成就之后才能够利益众生;自己不成就,那就是俗话所说的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既不能利人,又损害自己,那又何苦!这是我们读到江居士这段议论,我们也非常的感慨,更希望十方大德们,无论是在家出家,我们要认真的发心,自度度他,续佛慧命,弘扬大乘佛法。请看底下一段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

 

这个地方诸位要记住,一个恒河当中所有的沙,一个沙再作一个恒河,恒河沙数的恒河,『如是等恒河』,这是恒河沙数的恒河。

 

【是诸恒河所有沙数。】

 

再说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然后在里面所有的那些沙数。比什么?比佛的世界,就像恒河沙个恒河里面那些恒河沙数的佛世界。

 

【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佛的世界多不多?须菩提答复的是:

 

【甚多。世尊。】

 

这个里面的含义,「前文是肉眼所见,今文是讲天眼的见量」。「佛之天眼所见,非诸天贤圣所及。」诸天是讲天人报得的天眼,贤圣是讲三乘的圣者们,声闻、缘觉、菩萨他们也都有天眼,但是都比不上佛的天眼。这一段经文的意思实在上是「显示妄心及一切法」,妄心是讲在内的,一切法是讲在外的,妄心及一切法「层出不穷,牵引愈多,不可胜数」,真正是无量无边。虽然如是,这是在现相上讲无量无边。如果就它本质上来看,「妄心、法相」,这是内里头的妄想心,妄念纷飞,外面森罗万象,无一不是「如幻如化,莫非假有」,都不是真实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体认明白。底下讲如来「悉知」。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

 

前头那个数目简直是天文数字,大概天文数字里头也没有那么大的数目字,那么多的佛世界当中佛国土当中:

 

【所有众生若干种心。】

 

『所有众生』,这还得了?众生多少!『若干种心』,每一个众生起心动念。诸位自己想想,不要想别人,想自己,我自己从早到晚起多少心、动多少念,一天都没有办法计算,你要说一生,那还得了!不是一个众生,那么多国土里面所有众生若干种心:

 

【如来悉知。】

 

「佛的慧眼一切悉知」,二乘人虽有慧眼,不能及,比不上佛。「悉知,非差别知见所能知。」特别提醒诸位,我们今天讲知,要想悉知,用什么?都用差别知见,所以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知。佛用的方法巧妙,「乃以如义知之」,诸法皆如之义,他完全晓得,「总示菩萨应如是知也」,总而指示一个修学菩萨道的人要学佛,以佛为榜样,以如义知一切众生心、知一切诸法,这样才能入佛知见。再看下面经文,这是「释明非心」: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前面说如来悉知,他怎么知道?他知道什么?他知道一切众生种种心念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此明法眼之实,菩萨不及」,菩萨有法眼,菩萨的法眼比不上如来。「非心」,是就性上讲的;「是名」,是就相说的。真如本性里面没有妄念,六祖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那些妄念纷飞不是心,世间人误会了,说名为心,是名为心。「佛圆证同体之性,即大圆镜智」,这个大圆镜智是圆满的大圆镜智,「所以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佛心镜中了了分明」,这是完全就相上来讲。不要以为这么多众生起个心、动个念,佛都知道吗?佛怎么知道的?诸位要晓得,大圆镜是能现依正庄严之体,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大圆镜当中所现的相,能现之体焉有不知所现之相的道理?所以佛的大圆镜中了了分明。经上有个比喻说,他方世界下了几滴毛毛雨,佛都晓得头数,这个比喻就是说真正是无所不知,了了分明。「真心无念,故知动念者皆非真心,故曰非心。」佛讲的非心,不是真心,换句话说,那是妄心,不是真心。下面是这一段的总结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一段经文是《金刚经》上很著名的三心不可得,这是「证明佛眼的真实,圆见悉知,说明非心之所以然」,说明妄念非心之所以然。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不是真心,真心哪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未来是迁流之相。这一句里头含义很深,三心不可得,可见得妄心的虚妄。「恒沙的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种种的心思无量无边,佛悉尽知尽见。」像这些话我们要特别把它记住,因为这与我们修行用功,特别是观照,有很大的关系。「一切众生,三世迁流」,三世迁流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妄想之心,当下即空,实在是不可得」。你说过去,已经过去了;现在,现在不住,说个现在,现在就变成过去了,剎那生灭;讲未来,未来还没到。所以,过去不可得;现在因为它不住,不可得;未来还没有来,不可得,这是说明妄心不可得,起心动念岂不是冤枉吗?你要是明白这个真相,三心不可得,妄念一下就断掉,断掉就入定,就这个境界了,就是佛。

 

此地这个意思,「佛正令学人速觉」,赶快觉悟,「应当直下向不可得处,观照契入」,三心不可得处,观照契入,要从这个地方恍然大悟。一悟怎么样?把妄想心就断掉,妄想心一断,那就是「湛湛寂寂」。湛是清净,就像水一样非常的干净,一点尘沙都不染,从水面上一看就看到河底清清楚楚。寂是不动,湛是清净,清净不动,「当下便是常住真心」,真心就现前。我们现在是被三心搅乱了,真心就好比是清水,湛寂的清水,三心迁流就好比水在流动起了波浪,不清净。你要是不晓得这个道理,你的妄念不肯歇,《楞严经》里面讲,「狂心不歇,歇即菩提」,狂心就是讲的三心,过去、现在、未来,你不肯歇,这叫狂心,或者叫妄心,或者叫迷心,或者叫无明,都是一个意思。果然歇了,歇了就是菩提,菩提就是常住真心,就是寂寂湛湛。「离妄即真,是为圆顿,指直向上法门。」这一段经文里头显示重要的义趣。

 

「三心是不一」,过去、现在、未来,它不是一个;「不可得是不异」。诸位好好的看清楚,「迁流、常住是不一,不可得是不异」。这四句就是「开示修观的方便」,观是观照,修是讲修行,在修行观照你要是果然明白了,不一不异,那就有了门路。方法提示一点,提示这一点,诸位必须以这个为公式,法法皆不离这个,你就有门可入。「先观依正诸法不一」,依报是我们这个身,我们这个身体,头目、脑髓、手足不一;我们的妄心,过去、现在、未来,不一,这在正报里头不一。依报是我们生活环境,物质环境里头种种不一,人事环境里头也种种不一,都是不一,不一就是无量无边,「然后消归自性本具而不异」。这个意思懂吗?如果不懂,翻开《六祖坛经》,看看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讲的几句话,「何期自性,本来具足」,都是本来具足的,那就不异。如果照前面讲,一切依正皆是如幻如化,皆不可得,也是不异,所以「步步由不一入不异」。这个法子巧妙极了,因为你用这个方法,那就是「步步除分别执着,也就是步步无我,一直到一念不生」。这个方法、这样的层次,是一个初学观照的人最好的榜样,也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观照到功夫深的时候,「心境双亡,我法俱空」,心境俱空,内心、境界,这个亡就是都不执着,心不起妄念,外面的境也不来干扰你的心,我执破了,法执破了,空执也破了,俱空,「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那与本经所讲的佛知佛见又有什么两样!「离一切诸相」,一切诸相就是三大类,我相、法相、非法相,离就是无,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则名诸佛」。你什么时候把三大类的相离开,你就成佛了。

 

这个佛上面加个「诸」,这个佛是什么佛?分证佛。因为你刚刚离,刚刚虽然离,没有离得彻底,还没有离到究竟处,所以这个位次是分证佛位,分证佛位是就圆教初住讲起,也就是前面我们讲的大乘的见道位。诸位必须要记住,如果你有我相、法相、非法相,都没有见道。没有见道,谈什么修道?见道而后修道,修道是从圆教初住到等觉,这叫修道位;如来果地叫证道位,这是我们必须得搞清楚。如果道见都没有见到,他修什么!我们今天要干的是见道,我们今天所有的目标都是期望能够见道,见道必须要破我执、法执跟非法执,你才能够见道。见道的境界,跟《金刚经》所讲的完全相符合。当我们没有见道的时候,讲解这部经、研究这部经,用它的理论方法帮助我们见道;当我们见道的时候,再打开这部经,印证我们是不是真正的见道。所以经论有两种作用,一个是帮助我们入门,一个是给我们作印证的,它不是世间的学术,所以不能用世间学术的眼光来看佛法,同样的也没有办法用世间学术的方法来研究佛法。

 

我们再看底下这段经文,这一段是跟我们讲「实福非福」,我们世间人认为实在的,不是真正的福报。怎么说?看经上讲: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这一段经文,江味农居士讲义里头批注科题说,「明诸法缘生」,这个里头分两段,「初约福报明无性」,就是这段经文;「次约法施明体空」,这个标题也标得非常之好。前面的经文讲三心不可得,说的内心,内里头的心不可得,换句话说,你所有的念头都是妄念,是个不可得的妄念。这段经文说外境,是假的,外境是因缘生的,注意这个因缘,得福多,因缘上说多。「布施摄六度,六度摄万行」,六度万行里头「又以法布施为最」。「此义明」,明白了,「一切善行明矣」,一切善行你都明了了;一切善行的标准明白了,「非善行之事亦可例知」。这一段也非常的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离不了造作,造作里面有善、有不善,这里头关系我们罪福的果报,必须要清楚。

 

我们从因缘果来看,「因是不可得心」,这是讲菩萨,菩萨是用一切法不可得的心;「缘是满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果,得福多否?答言:如是」,就是甚多。前面经上曾经说,「不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这段经文说,「得福甚多,正是不可思量、无心、称性」,这就是无心,这就是称性,无心、称性,这个布施才「说多」。为什么?称性。否则要是有心、有四相、有分别有执着,存心去布施,不称性,虽多也有限,那个福报享得尽,为什么?因为它不称性。

 

从这段经文我们了解一桩事实,我们从内而说,我们起心动念是不可得的,为什么?三心不可得。这个三心说明了,只要是起心动念,他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不可得。心外面之所有境界,这个境界是因缘生法,凡是因缘生法都是假相。譬如今天科学家给我们证明,任何一个物体把它分析解剖,那都是分子、原子、电子、粒子聚集而现的假相;分散了,假相就消失,真正是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说的,一切境界相是不一不异,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心境都清净,心境都寂灭,这就是佛的境界,这是菩萨应当学习的。今天我们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月3日08:53: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957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