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10集/文字/MP3)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评论1阅读模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十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4-0010

MP3下载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十讲。请看经文: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这一句经文正式的总结前面的意思,教给须菩提尊者应该如何将这个心来安住。这正是答覆尊者前面所问的第一个问题,「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覆的意思是教我们应无所住,这个意思是说,应当依佛所说的教诲,我们把心真正安住在老师的教诲上,念念不忘依教奉行,这就是正安住。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佛指示给我们的纲领,是要无住而住,唯有无住才是正住。换句话说,有住之住都不究竟,住而无住才真正离开断灭相,显示出生命的活泼。

 

这一句经文的大意我们在此地跟诸位介绍,首先要晓得,「无住是正住」,是诸佛与大菩萨们的安住,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第二,「住而无住,无住而住,不是断灭相」。修行人大概凡夫总是堕落在有边,换句话说,住有,住就是执着的意思,凡夫总是执着有,所以没法子开悟;二乘人又执着空,就是住空,拿这个地方的话就是住无,他也不能够开悟。这个事情麻烦,不是住有,就是住无;不执着有,就是执着空,什么时候空有二边都不执着,问题就解决,所谓是真正的开悟了,明心见性。这个意思我们到后面还要详细的来加以讨论。总而言之,我们研究这部经,最高的目的是要破除我们所有不开悟的那些障碍,障碍都去尽,自然就开悟了,这是我们修学第一个目标,也是我们根本的一个目标。

 

佛菩萨教诫初学,真的有非常善巧的方便,可惜的是众生不信、不解、不能够依教奉行,因此不悟这个过失是在我们众生这一边,并非佛菩萨善巧方便有遗憾的地方,我们要很冷静的体会到这一层的意思。请看底下所讲,特别说到我们修行用功,「修行下手,即一舍字,舍不得,即为执有我见」,有我见在;换句话说,舍的目的是破我见、舍我见,舍这一字在菩萨法里面就是布施波罗蜜。在我们中国俗话所说舍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含义很深,你要是舍就得,换句话说,你不舍就不得,你舍不得就不得,必须要你舍,后面才有得,你所得到的是究竟圆满的功德。所以修行一下手要修舍,一直到成佛还是修这个舍字。「佛言舍,即破我执,此我执能舍一分,即破得一分,一层一层破去,至于究竟舍,我执方破尽。」我执破尽之后再破法执,破法执还是用一个舍。由此可知,「佛法自始至终,只一舍字」。佛法自始是讲你初发心,至终是讲你成佛,从初发心到成佛道只有一个舍字。「舍,正是不住空、不住有,亦不住佛相」,纵然成佛也不住成佛之相,这才叫真舍,叫究竟舍。因此这一个字的真实义,这一个字的境界,我们必须要把它搞清楚。

 

大经里面常讲,「佛住大悲,佛住性空」,说住大悲,「非无」,大悲是度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是舍、是布施,布施里面最重要的是法布施,大悲心非无。虽然舍,不住舍的相,三轮体空,「性空」,六祖大师所说本来无一物,「非有」。虽然本来无一物,又去度一切众生,虽度一切众生,实无众生而得灭度。由此可知,这个法的真相非有非无,乃是「空有同时、同处」,不但同时,而且同一个处所,当处即空,当时即空。应无所住,非有,性空这一边;而生其心,大悲,非无。非有跟非无是一不是二,同时同处,没有先后,没有界限,是一不是二,正如六祖所说佛法是不二法。凡夫二乘之所以不能够证得,那就是凡夫与小乘都落在二法里头,空有不圆,空有不能够融合成一体,这是不开悟的根本原因。懂了佛法以后,要细细体会佛所讲的这些道理,道理融会贯通之后,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那就是修行,那就是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触六尘,同时同处,无住生心,那就是佛菩萨。如果着了有相,你堕落在凡夫;要是着了空相,你就落在二乘,或者是落在外道,那个情形就更苦了。

 

下面经文世尊要详细给我们解释,前面是略说,向下经文是广说。略说到这个地方可以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已经开示完了,上根的人必定大彻大悟,但是中根以下还是无可奈何,这又必须再劳累世尊给我们详细的开导,请看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这以下详细的开示,先就佛法「广释降心离相」,先就「佛身离」,这一段「正明离相」。世尊叫着须菩提尊者,凡是叫着他的名字,下面的话都非常重要。『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可不可以就在身相见到如来?什么叫身相?此地讲的身相,「身相,指众生本身,根身」,就是我们六根的身体。经文里面讲的如来,「如来,指众生本有之法身,真如本性」。性相,这是相、这是性,「性相不一不异,故说不住」,性与相都住不得。在这里我们用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要是真正透彻的明白,我们对佛所说的教诫才不疑惑,才肯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经文上说如来、身相,性是说的体、本体,相说的有作用。我们从比喻上来说明性相是一,不异就是一,不一是异。譬如金与器,从性上说不异,是一样的,从器上说不一,不相同。譬如你有一个金币,这是一个器,圆圆的扁扁的相;你有一个金碗,碗的相可以盛饭、可以盛水,它有这个作用。金币它这个相可以做一个装饰品,它没有盛饭盛水的这种功用,所以从相上讲不一样,一个金的碗跟一个金的钱币不一样;从体上讲都是一样,体上说都是黄金。我们要问,这个金色的金碗跟金币到底是一还是不一?这个正确的答案就是不一,不一样,相上、作用上不一样;也不异,从体上讲又没有两样,都是金。这是从浅显的比喻上来说,古德所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从金与器里面我们了解真相是不一不异的。

 

第二个比喻我们从做梦,能做梦的是「心」,我们把这个心比喻做自性,把「梦境」比喻做现象,能做梦的心只有一个,永远也不会变的,可是这一个心所现的梦境,每次所现的都不一样。不相信,同修们自己可以检点检点,去反省反省,这么多年月当中我们常常在做梦,有没有做到梦完全相同的?那真是少见。没有做过相同的梦,相不一样,从梦境上来说不一,不是一种;从能做梦的心来说,哪有两样?所以又不异。我们把这个关系搞清楚,换句话说,先认识性相的真实关系,的确是不一又不异。这个关系认识清楚,事实真相明白了,佛教我们不住,那就有道理了。

 

「性是无相无不相」,性,我们在此地比的金、比的心,它是无相无不相,体上讲它没有相,它是无相的,虽然无相,它又能现一切相。像这个心,心本来无梦,又无不梦,它天天可以做梦,做无量无边的梦,每个梦都不一样,真如本性就像这个样子。「无相,不可着有(法)」,有,此地是讲的法。「无不相」,因为它无不相,它就能够现相,所以你「不可着空(非法)」。经文里面讲法与非法,法这是有,有不能着,为什么?性体无相,你要是着有,与你的自性违背了;与自性违背,你就不能见性。你要想见性,不可以着有。又因为这个性是无不相,正如同《楞严经》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所以你不能着空。本经里讲「非法」就是空,法与非法都不可以执着,空有二边不着,中道不存,这才能够见到诸法实相。非空非有,就是无相无不相,显示在我们生活之中,显示在我们身心一切活动里面,我们要去体认。世出世间一切法,随拈一法,当体即空,随拈一法不着空,当体即空不着有,空有二边不着,这是般若现前,这样才能够见性,才能够见到诸法实相。下面经文我们看看须菩提尊者他是如何领会,这在般若会上示现的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他说: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这个句子太妙,也就是须菩提尊者的答覆答得太妙了。头一个『不也』,在此地来解释,「非是否定,犹不能这么讲」,是这个意思,不能这样讲,这个「不也」不是否定词。『不可』,「不可以相作性,就身相见如来」,这是对迷位而说的,那就是不可。这里我们要注意到,为什么不可以相作性就身相见如来?身相就是色相,色相里头见性?因为凡夫是迷执,迷惑执着。凡夫执着有、二乘执着空,凡是有执着的,不管你是执着有还是执着空,那就不可以就身相见如来。得见,『以身相得见如来』,「得见,相由性显,故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这是对正觉位说的。又说不行、又说行,这种句子我们听起来好像模稜两可,说得不好听一点,须菩提尊者在金刚会上简直就是油腔滑调,这个言辞真是面面俱到。是不是事实真相?是的。

 

「此尊者妙答,所谓觉了头头是道,不觉当面错过」,确实如此。所以在平常有许多同修来问我,我们每天都在讲演大乘经典、读诵大乘经典,究竟要怎么样才能开悟?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学佛的人最关心的问题,诸佛菩萨的教法善巧至极,从事实上说「歇即菩提」,开悟这个事情不难,歇是什么?舍,空、有、中道都舍尽,就开悟了。为什么?悟是本有,不是外来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就是无明,就是烦恼)本无。只要你把不觉舍尽,你本有的本觉自然现前,那就叫开悟,那就叫理一心不乱。可是佛法,也就是佛的教学法,虽然善巧圆妙到了极处,奈何众生不信。不要问别人,我们自己问问自己,我们信不信?我信了,信了还放不下,哪里是信?信了必定是百分之百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这是真正信。说我信了,我做不到,那你必须要明了,你没信。你为什么没信?这个道理、这个事实的真相未能透彻理解,所以你放不下,你舍不得。话说回来,你放不下、舍不得,这个事实真相、这些道理永远不能够明了。

 

这样说起来,修学又要有所谓最初方便,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惠能大师真正是古今一人。这个话并不是我说的,我在初接触佛法,方东美先生就是这样告诉我的,能大师之前没有一个像他的人,能大师以后一直到今天,也没有看到一个像能大师的人。这是我们说一个绝顶聪明智慧的人,他的修学所示现的榜样依旧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表演给我们看的。我们在《坛经》里面分明见得六祖悟道之后,明心见性了,见性就是成佛,这样的人在黄梅还来伺候大众,在碓房里面做一个最粗重的活,破柴舂米,做这些苦力的工作。这个表现什么?修福,持戒修福,我们不能够轻易看过。他没有一点傲慢的习气,对待初学的行者也称之为上人,言语表态上恭敬谨慎,做事情认真负责尽心尽力。譬如舂米,一般人舂米,我每天尽力的来舂就好了。六祖个子小,身体轻,舂米需要力气,踏碓要力气,身体轻抬不动,他就找一块大石头绑在腰间,增加自己的体重来舂米,这是尽心。你们想想黄梅当年派他到碓房踏碓的时候,决定不会派他说你身上要绑几个石头,不会有这种道理的,身上绑一块石头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这就是尽心尽力。可见得他对于工作的认真,绝不偷懒,绝不懈怠,这修福。老师交代他所做的,百分之百把他做到,做得圆圆满满,这就是持戒,老师的教诫依教奉行。正与《金刚经》所讲的完全相应,持戒修福,绝顶聪明智慧的人要从这里做起。而且做了多久?十六年,黄梅八个月,猎人队里头十五年,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

 

愚痴的人,像上一次我跟诸位讲的,观宗寺的晒蜡烛的持律法师,这个人没有智慧,其愚笨无比。但是他有一个长处,那就是他的善根福德深厚,所以谛闲老法师非常器重他。他就是老实,能够依教奉行,也是一个百分之百持戒修福之人,所以他开悟了,他花了差不多十几年的时间,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他开悟了。这就是讲佛法的教学极其善巧之处,我们举一个最高的例子,一个最低的例子,都能开悟,何况我们!我们想想我们为什么不开悟?就是因为我们不肯修福,我们不信,我们不能够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这个障碍可见得确实在自己这一边,而不是佛教学的善巧还不圆满。「你要说佛的教学圆满,为什么我不开悟?」佛教学不圆满,晒蜡烛的法师他为什么开悟?佛陀在世的时候,周利槃陀伽乃是其笨无比,他为什么开悟?可见得佛教学法极其善巧、极其圆满,悟与不悟关键在乎我们信与不信、行与不行,在乎信行。再看下面经文: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这个地方我们要把里面的关系搞清楚,那就是性与相,性是体,相是用。「性本无相,当体即空」。「相是虚妄,性是真实」。所以须菩提在此地再加以解释。『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所说身相」是相,「即非身相」是性。「能知相空,了无所得,即是见性。」了是真正明了,一切法无所得,为什么无所得?因为一切相空。所以知相空、了无所得,就是见性。我们在佛的教诫、祖师的语录当中,这样的文字文句我们看得太多,何以不见性?我们今天能知相空、了无所得,嘴皮上的,只会说,不会行。为什么?在生活当中我们观念里面一切相不空,都认为这个相是有的,这一句也忘得干干净净,还在一切妄相里头去追求,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它,拼命在追求;得到之后又用尽脑力如何来把它保持不要失掉,患得患失,那就不见性,迷了真性。

 

可见得这两句八个字我们真懂了吗?好像是懂了,实在不懂。如果真正明白了,能知相空,你还会着相吗?不着相了。就像本经末后世尊教诫须菩提尊者有两句话说,「不取于相」,为什么?一切相空,所以他不取于相,不取于相就是禅,因为了无所得,所以他心地清净了;「如如不动」,那就是定。你看看禅定马上就证得,这种禅定是性定,不是修得的,是你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这是性定。性定也就是《楞严经》里面所讲的楞严大定,一悟就证得,一切万象里头无取无舍,当下就得自在,当下就超越,这个超越,超越了迷惑、超越了业障、超越了烦恼、超越了三界。这是说明为什么不可以住着,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一有执着,就不能见性;换句话说,只要你不住相,就能够见性。以念佛人来说,如果你真能不住一切相,你就能够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的境界跟禅宗里面明心见性的境界是一样的。下面经文是佛给尊者印证,也就是证明同意尊者所说的、所见的见解: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句话是印证,是同意、许可,给他来做证明。「既知是虚妄」,诸位要看清楚这四个字『凡所有相』,世出世间法统统包括在里面,没有说哪一个例外的,不能说「凡所有相,极乐世界除外」,经文里头没有这个写法,「凡所有相里面华藏世界除外」,没有这个注解。换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凡所有相也是虚妄。既然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相都是虚妄的,你「应即回光返照」。什么叫回光?回光是回过头来,不要再在虚妄相上去攀缘,不可再在虚妄相上去分别执着、生得失心;返是回过头来,照是照自性,照真实的性,不要去攀缘虚妄的相,「不可向外境(相上)染着攀缘」,这非常重要,千经万论无不是说这个道理。

 

如果诸位在这个地方当下就悟入,你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觉悟到这个道理,当下就把染着攀缘一刀断除,这就是《楞严》里面所讲的「歇即菩提」,你的自性清净心一时就现前。「若此观照功深,可了生死出三界」,这是讲你用这个功夫跟这一段经里面的功夫,你来观照,回光返照就是观照,功力深,生死了了,三界超越了。什么叫功深?真放下了,真正不攀缘,不但世间一切缘不攀,佛法里面的缘也不攀,这是心真正放下了。

 

我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从章嘉大师教给我看得破、放得下,我是老老实实的依教奉行。十年以后,我在这两句话后面又续上两句,变成四句,「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老实念佛,莫换题目,这是我学佛三十年来用功的方向,必须做到自在随缘,如果攀缘就不自在了。刚才给诸位说过,学佛的人有弘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有弘愿将佛法介绍给一切众生,这与自性清净心、与同体大悲心完全相应。但是攀不得缘,那就是说尽心尽力去做,念念功德圆满,时时功德圆满,处处功德圆满,圆满的相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我做了三十年,这是一点点的心得,可以贡献给诸位,给诸位做一个参考。《金刚经》确确实实是修学大乘、修学一乘最好的典范,底下一段经文说明即相见性的道理,这是佛继续再跟须菩提说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经文跟上面是连着的,「说明即相见性,要真能见诸相非相」。这一句跟上面一句连起来看,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下面你看起来好像是矛盾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可见得要真正见到诸相非相,「诸相」就是一切相,「非相」是空,相是有,我要再换个字来说,要能真见有空同时同处这才可以。诸位对于这个意思要是不甚明了的话,想想前面我们举的例子,金与器的比喻、心与梦境的比喻。以金与器的比喻,这是器、这是金,金就是器,器就是金;心与梦的比喻,梦境、心,梦境就是心,心就是梦境,所以必须要真正见到性相是一不是二,正是六祖所谓佛法是不二法。凡夫他的困难难在哪里?相、非相,相不是非相,非相不是相;有不是空,空不是有,有是有、空是空,他搞成两极,换句话说,始终是二法,不是一法。一法才能见性,二法就迷了性。此地讲的相就是诸相,非相就是性,关键是要真能见,这才行。「则见如来」,如来就是讲的性,那你就见性了。佛在这里教给我们不住相,「不住相,即教人见性」。怎样才能见性?不住相,不住就是不执着。「不执着,即不为相(物境)所转」。相是物、是境界,物是指有情众生来说的,人物,它这个里头包括十法界有情众生,姑且把佛也算在里面,不为一切有情众生所转;境是讲物质环境,不为一切物质环境所转,你就见性。

 

怎么叫为境界所转?执着,你在人事上执着,你就被人事所转;你在境界里面执着,你就被境界所转。譬如有很多人他住在环境里面,或者是住在风景美好的所在,他在这里建了房子,他很喜欢这个地方,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为什么?他对这个环境有执着,舍不得离开,他就被这个境所转,自己不得自在。如果他心里有个很喜欢的人,他执着这个人非常可爱,时时刻刻念念不忘他,他就被人物所转,他心里有执着了。一有执着,或者是住人事,或者是住物质环境,都不能见性。为什么?性里面六祖说得好,本来无一物,怎么会有物、会有人、会有境界?也没有执着。所以佛法常教人三轮体空,一切不可以执着,不为诸相所转。

 

「佛法教人,对一切诸法」,世出世间法统统包括在其中,「不执着,不厌恶」。对顺境,很适合你心意的境界,不执着;对逆境,你十分不喜欢的境界,你也不厌恶。诸位想想,你在境界里头喜欢,执着了;不喜欢,我讨厌它,也执着了。如果真的不执着,欢喜讨厌都没有,「如善财童子所示现者」,《华严经》五十三参善财童子遍离一切顺逆境界,对一切法,他表演的全不执着,在一切法里头不取不舍,如如不动,示现一个大自在,真实的受用,美满享受的榜样给我们看,这是真实的佛法,是美满的人生。所以古德常常感发劝勉一切世人要认真的学佛,唯有佛法才能够帮我们断除一切烦恼,才能够带给我们真实美满的人生,西方人所追求的真善美全在大乘佛法之中,离开了佛法,只有真善美的假名,没有真善美的实质,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能够体会得到。

 

再看下面的经文,讲到实际「修行用功」,特别是对我们初学人来讲,一般有三个层次,这也是功夫的浅深次第。首先用功,也就是最初方便,我们用「观照」,观照还是用的第六意识,就是「思惟」。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古人所谓三思而行,孔老夫子也说过再思可以,想一想这桩事情合不合理,是不是能够顺理、顺法、顺乎人情,学佛的人是不是能够随顺佛陀的教诫,能不能顺佛法,所以先用思惟。譬如我们眼根见到色尘,顺境里面起了贪爱,贪爱心一起来之后,马上就思惟《金刚经》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把你贪心断掉了,不应该贪爱,相是虚妄的,贪心不继续增长,这叫观照功夫。遇到不顺的境界,逆境起了厌恶,或者起了瞋恚,马上想到经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这个心平了,烦恼厌恶瞋恨就化解了。这个功夫比忍辱要强,忍辱硬是忍着,佛教我要忍辱,我好好的忍住,我不发作,忍辱有个饱和点,一但忍不住,爆发起来可不得了。观照是什么?是如理的思惟,把结化解,所以先要用这个功夫。因此经文必须要熟读,你经文不熟,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境界现前的时候就提不起观照,提不起观照就是想不起经文、想不起佛的教诲,把佛陀的教诲忘得一干二净,你起心动念都是随着烦恼,随着外面境界所转,这叫失去观照。这是最初的一层功夫。

 

这个功夫用久了,用久也得看每一个人,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认真去做,精进不懈怠的去做,做到一个时候之后,就到第二个层次「照住」,照就是观照,住是「定于一境」。换句话说,这就是禅定的功夫现前,在念佛人讲得一心,这是念佛三昧。念佛功夫实在讲也是这三层功夫。观照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就是观照,为什么?当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里头起心动念了,「南无阿弥陀佛」,念这一声佛号就思惟皈依无量觉,我要觉不能迷,我在境界起贪心迷了,起瞋恚心迷了,起分别迷了,起执着迷了,思惟阿弥陀佛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无量觉,觉而不迷,我要保持觉而不迷,这个念佛就得力。这样念能够念成功夫一片,烦恼不生,轻安自在,这是观照功夫。

 

念久了,得一心不乱,念佛三昧现前,这在念佛法门里面讲定于一境,这个一境先是事一心不乱,再升,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就见了。「照见」,智慧生了,像《般若心经》里面讲「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是般若智慧见的,照住里头只有定没有慧,照见里头慧生了。由此可知,这三层功夫头一层是戒,第二层是定,第三层是慧,佛法常讲三学等运,从观照、照住、照见就是戒定慧,真正发心依照这个顺序来修行,这是具有善根福德之人,他才肯信,他才肯依这个方法来修学。我刚才举念佛这个例子,今天在我们道场里面修念佛同修的多,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个原则。照见,智慧生了,「智慧生,即见性,自性般若现前」,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与禅家的明心见性(就是自性般若现前)同一个境界,你要是不会参禅,你就用这个方法来念佛,它必定能把你的功夫境界逐步逐步向上提升。

 

这一节经文里面要义有四,第一,「不住相则能见性,福德亦称性」。福德这两个字是一般同修最中意的,你要说是成佛,我看你的兴趣不大,明心见性你也没什么大兴趣,有福,你就追求了。你要晓得,这是最大的福报!称性的福报从哪里修?不住相修得来的。住相,福德也有限;不住相,福德是称性的,无量无边。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诸位要是念过《了凡四训》,你要真正能够体会四训的大意,深信因果,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福报能不能舍掉?舍不掉的,这一边舍掉,那一边又得到了。你自己有这么大的福报你舍不掉,愈舍你的福报愈多愈大,正如佛法给我们所说的修财布施,你所得到的果报是财富;修法布施,你所得到的果报是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你所得到的果报是健康长寿。布施是种因,肯种因的人,哪有不收获的道理?一定有收获的。

 

我们以佛门近代两个法师的例子来看,虚云老和尚修福,到处启庙建寺,建寺安僧,辛辛苦苦在外面募化号召,把寺庙建立起来。建好之后,他自己住不住?不住。一建好,马上就请没有地方住的修行人,请他来住,请他在这里好好的修行,他走了,别的地方去了,没多久,那个地方又建一个庙起来。诸位要晓得,他那个福报就是一个庙,因为这个庙建好他不要,不要,到另外一个地方他又建了一个,建好之后他又不要,所以他一生处处建庙,处处安僧,供养大众,老和尚福报无边。诸位能体会到这个意思吗?

 

其次倓虚老法师,他是中年出家,他也是发愿弘法建寺安生,他真做到了。一生到处讲经说法,走到一个地方建立寺院,建立佛学院,他一生办了有十几所佛学院,建了二十多处的寺庙,规模都相当大。他老人家也是建好了交给别人,走到哪个地方好像很容易,他一号召,寺庙就建成功。他凭什么?凭他放得下,凭他不享受这个福报,所以他福报永远在那个地方。一有这个意思,这个寺庙就成就,又拿来供养大众,所以他这个福报愈修愈大,愈修愈殊胜,道理在此地。一般人费尽千辛万苦,到处募化,建了一个小庙,建好之后又舍不得,就变成自己家,完全被他这个小庙困住,为这个小庙系缚,福报只有在那里享受,享完,福没有了。这是我们应当觉悟的。

 

佛法的教学,从释迦牟尼佛以来,西方东土历代祖师,无不教我们从修福、种福下手,所谓福至心灵,心灵是智慧开了。刚才我举六祖大师的例子,那样聪明智慧的人他还要修福,他还修十六年的福报,到最后在曹溪才安安稳稳坐在这个道场三十七年弘法利生,座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者四十三人,法缘的殊胜古今未有!我们再看此地,这是说明福德称性不可思议,出家人如是,在家人也不例外,只要诸位能够体会这个意思,认真去修行。

 

第二,「不取着,非断灭其相」。这一句很要紧,不可以误会。譬如我们就以刚才两位老法师他们一生的行持来讲,他不是断灭相,天天在做,弘法建寺安僧天天在做,安僧就是安置出家人,可见得他不是断灭相,他做完之后就交给别人,他不取,不据为己有,他不着,不着相,可见得不取不着,做不做?天天在做,时时刻刻在做。

 

第三,「说明不住相之所以,住则不见性」,住就是分别执着,就不能见性,与性不相应;「住则生惑业苦」,起惑造业后来感受苦报。「故因行果地」,因行是菩萨,我们从初发心修行,一直到成佛,佛是果地,不但修行人在修因的时候不可以住,成了佛,佛是果地,也不可以住,「皆不可住、不可取、不可着」。这是对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必须要记住,要体会到这个里面的真正的道理,千万不可住相、不可取相、不可着相,一有取着,你就迷惑颠倒、造业受报。如来果地上尚不住不取,何况菩萨在因行上。

 

第四点意思,「小乘性相不融」,不能够圆融,不能够无碍,「堕无为偏空」,堕落在一边,堕就是执着,他执着在空的这一边。为什么执着在空这一边?因为性相,他把它分成两桩事情,性不是相、相不是性,不知道性相是一。「此但不着相」,此是大乘菩萨法,「色即是空,相即是性」,这是圆融,这才是无碍。「性相圆融,无碍自在」,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自在,才能得到真正的无碍。理确实如是,行的方便还得要循规蹈矩,古人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以六祖大师一等的聪明智慧,上上根人还要依规矩方圆,何况一般的凡夫!如果我们离开规矩方圆,想一步登天,那是狂慧,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修福、要持戒,不住不取不着,虽然不住不取不着,又认真的修福持戒,不堕无为,也不堕有为,这是正法。

 

请看底下的意思,佛教我们「若能见得诸相非相,则不必离诸相别寻法身。须知诸相,当体即是如来清净法身,实相之相」。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佛前面那句话我们可以用另外一句话来说,「凡所有相皆是实相」。前面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换句话说,「凡所有相皆是实相」,诸位想想,这两句话是一样还是不一样?仔细去想想这两句话,非一又非异,迷的人这两句话不一样,悟的人这两句话完全一样。底下的比喻里面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把金比喻作如来清净法身,把器比喻作诸相,如来清净法身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自家本来面目。真如本性清净法身在哪里?原来器器皆金。这样说起来,又可以就色身上见如来了,这个意思不是很明显吗?可见得迷的时候处处是障碍,处处成障;悟的时候是法法圆融,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佛法的修学着重在开悟,着重在明了事实的真相,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都是给我们说这桩事。

 

末后这一条讲,「从有处见无,不可离有见无,亦不可离无见有」。譬如器是有,无是金,无是无器之相,那就是本体,你要见无要见金,不能够离器,为什么?器就是金。也不可以离金去找器,为什么?金就是器。诸位从这个比喻里面细细的去体会,这个地方「无」就是讲的真空,就是讲的性体、自性,自性要从相里面去见性,从有处见无,就是从相里面见性,不可以离相见性,因为性就是相;也不可以离性去见相,性就是相。「以真实相是非有非无,故曰即见如来」,这个道理是在此地,见如来是见到真性。

 

经文的意思是有相当的深度,我们要细心的揣摩体会,能够体会得一分、二分的真实义,已经是受用无穷,何况证得。但是体会个一分、二分你会有很好的境界现前,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满足,就心满意足不再求进步,那就错了,必须把你的境界不断的往上提升,换句话说,不断的去精进努力。不要说你在菩萨道上你不能休息,我们要学《弥陀经》里面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勇猛精进,成佛了,成佛了也不能休息,佛还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还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没休息,永远的不休息,这就对了。下面经文兼示殊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须菩提尊者提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用意很深。我们先讲什么叫『实信』,「实信,能正确理解言说之真实义,非是迷信,亦非强信」。就是对佛前面所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能很正确的理解,明了佛所讲的真实义,能理解、能相信,而不是迷信,也不是勉强的信。他是佛,佛所讲的我就要相信,这是强信,这是迷信,不是真实信。这是实信的意思。

 

「吾人对如此言说章句」,从如是我闻一直到此地所讲的,「必生真实信方可」。这是非常重要,你果然能够生真实信心,这个功德利益真正不可思议。前人讲,「非上根利智善根深厚者不能生实信,是耶?否耶?」这个意思似乎就是须菩提的意思,因为须菩提问这句话,颇有众生听了佛所说的这些章句、这些言语、这些道理,能不能信?我们一般人总是觉得这是要上根利智的人才会相信,一般人似乎是做不到。到底这个想法、这种看法是正确还是不正确?须菩提既然提出来,佛给我们解释这个疑问,请看经文: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

 

佛就给须菩提讲,『莫作是说』的意思就是你不能这么说法,不能这样讲。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换句话说,后来的人有能够生实信,也不一定要上根利智的人,但是最低限度他要具一个条件,或者是持戒,或者是修福,所以讲「唯持戒修福两种人能生信心」。持戒是依教奉行的人,修福是真正能够放得下,又能够热心服务大众的人,这两种人就行了。

 

这个地方简单的来说明,「持戒,慧由定生,定由戒生」。持戒的人「必少欲知足」,「贪欲较少」的人他能持戒。欲望多,不知足的人,他不能持戒。「能舍世间之欲」,能舍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他才能持戒,换句话说,自己清心寡欲,又能够服务别人。「修福,诸佛教人发大悲心」,没有大悲心不能修福。修福的人,「必深信因果,不取断灭相」。小乘人不修福,为什么?他堕在断灭相。「布施能舍」,布施就是放下,「正合般若之理」,这是我们要晓得。你不修福就是不修般若,不持戒就是不修般若,修般若的人一定是持戒修福。「不持戒易入狂慧」,这个事情就麻烦,「不修福易堕小乘」。我们以六祖大师为例,他持戒、他修福,以佛门当中第一等人他都认真的持戒修福,再看看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大德,哪一个不是从持戒修福下手,不但从持戒修福下手,而且是一生他都不改变。就是到释迦牟尼佛的果地,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佛了,他一生当中所示现给我们看的,没有一天不是在那里认真努力的修福持戒。如来在果地上尚且如此,初学的人不认真持戒、不认真修福行吗?这一节的经文意思还没讲完,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27日08:50:3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954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