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律仪(第5集)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沙弥律仪评论阅读模式

下面弘赞律师给我们解释,「此云者」,解释《要略》的此云两个字,「谓以此方东华」。这个东就是印度在我们中国从西北过去,一般以前丝路从大西国,从新疆、甘肃这个方向。一般陆地,在唐朝时期那条丝路商业非常发达,我们在东,它在西。所以到印度取经也叫往西天取经,我们看小说《西游记》,就是从大西国,从陕西这个方向过去,我们是在印度的东方。所以古代在中国这个地区叫东震旦国,中国古时候不叫中国。我们看佛经讲的中国是什么意思?有佛法的地方叫中国,佛经讲的中国是这个意思。古代也不叫中国,中国是国父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现在大陆解放以后又改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台湾还是中华民国,大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讲中国是推翻满清之后,在民国以前都不叫中国,清朝叫大清国。你看,以前唐朝,它国号就叫唐。我们这个地方叫做东震旦国,东华,华又叫中华,中以前是讲中原,在河南洛阳这个地方是中心地带,中原地区,中华,东震旦国,古时候都是讲东震旦国,外国人都叫我们东震旦国。清朝弘赞律师讲东华,不是叫中华,叫东华。所以我们看看这个国号,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的国号,像我们《三时系念》,「昔因三藏取来唐」,那叫大唐国,清朝叫大清国,明朝叫大明国。所以我们现在讲中国,是推翻满清之后,这个常识我们要知道。此方就是讲我们东华,就是现在讲的中国,在古时候它叫东华。所以以前讲的东华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中国。

 

「息慈之言,翻彼天竺沙弥之号,义出耶舍传」。息慈之言,就是息慈这两个字,之言就是这两个字之语言,它是翻彼天竺沙弥之号,从沙弥这个音译把它翻成中文的意思叫息慈,就这个意思。翻出来这个意思,它有个出处,它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它有资料、有依据的,它这个义出自于《耶舍传》这本书。资料很多,我要光讲名词术语,根据我请人家查出来的就很多。但是这些名词术语,这些资料我们了解得愈详细,我们对这些名词术语的含义才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我先把《耶舍传》找出来,《耶舍传》有查出来再跟大家报告说明。我们先知道这个义,出自《耶舍传》这本书。「言息恶行慈者,是释明息慈二字」。讲到息恶行慈,释是解释,明是说明;行慈者,者是一个语助词,行慈,主要是讲这两个字。释是解释、说明息慈二字,行慈是解释说明息慈这两个字。「犹恐初学未知息何恶行何慈」,莲池大师他恐怕初学的人不知道息何恶、行何慈?息什么恶,行什么慈?「故复以息世染而慈济众生」,来给我们解释。故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莲池大师再进一步给我们讲,复以息世染而慈济众生,止息世间五欲六尘的污染,而慈悲救济一切众生,这就是息慈。

 

「盖由凡夫从无始来,为无明所覆真性,起诸妄想,攀缘尘境,情染世间五欲,以身口意造诸过失,堕落三途,轮回六趣,无有出期。如来愍此,制以十戒,令止息身口意之过恶,而证寂灭涅槃之圣果」。这一段,弘赞律师再给我们补充说明莲池大师讲息慈这个意思。我们凡夫从无始劫以来,为无明所覆真性,为就是被,被无明盖覆了真性,变成无明。所以起诸妄想,攀缘尘境,我们起了妄想,就不断的攀缘五欲六尘这些境界,六根接触六尘就攀缘,攀缘就情染世间五欲,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我们很自然去染浊世间的五欲。染浊了世间的五欲,以我们身口意三业造诸过失,就造业,这个过失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业障。所以堕落三途,轮回六趣,造的恶业比较严重就堕落三途,畜生、饿鬼、地狱,六趣就是六道,轮回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到这段给我们说明六道轮回它是怎么形成的。所谓六道轮回的形成,就是因为从无始劫来我们起了无明,被无明所覆盖了真性,起诸妄想,攀缘尘境,情染世间五欲,以身口意造诸过失,所以才堕落三途、六道轮回,无有出期。这一段说明六道轮回的由来。如来愍此,制以十戒,令止息身口意之过恶,而证寂灭涅槃之圣果。如来,愍就是怜愍,怜愍六道里面的众生,所以制定这十条戒,让我们止息身口意三业的过恶,过失跟恶业,过失、恶业止息之后才能证得寂灭涅槃的圣果。这是对我们自己自修来讲,自利来讲。

 

「然恶虽止息,而无慈愍之心」,然是虽然,恶虽然止息,但是没有慈愍心,「不能修行六度,周济四生,遂堕偏小,未得称善,况能悟大菩提,成等正觉」。这是讲大乘的精神,大乘跟小乘它的区分就在这个地方区分。小乘佛教,我们看到修自己,自己了生死,他不度众生,他怕再到六道里面生死轮回去度众生,跟众生在一起,要回到六道里面去度众生,他不愿意。不愿意他就没有慈愍心,不能修行六度,周济四生(胎卵湿化四生),遂堕偏小,偏真涅槃,小乘。未得称善,虽然你自己了了,自了汉,自己了了,但是你不能帮助众生,不圆满。小乘他只是一个阶段性,好像我们念书人,你的目标是博士,那才圆满。小乘,就是你小学才念毕业,是个阶段性的毕业,你还要再升学,再向上提升。不是说你念到这里,好了我就不念了,这样就堕入偏小,未能称善。况能悟大菩提,成等正觉。如果是这样,堕入偏小,怎么能够悟大菩提,成等正觉,成无上正等正觉?

 

「是故使行慈济以圆万行,直趋宝所,不滞化城」。因为是这个缘故,使就是劝他的意思,是帮助他,不但自己要了生死,还要行慈济以圆万行,万行就是六度万行,要有慈悲救济众生的大愿。直趋宝所,宝所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佛果。滞就是滞碍,滞留在化城。这是《妙法莲华经》讲的,小乘的偏真涅槃,《妙法莲华经》用的比喻,好像这个房子失火了,有一个长者,里面一些小孩子还在玩,玩得很高兴,他不想出来,但是很快火就会烧到他的身体,怎么劝那个小孩子也不想出来,还在玩。长者就跟这个孩子讲,用个方便法门,就给他讲,外面有个地方比这里更好玩的,这些小孩子听到有个比它更好的他才会跟着出去,就没有被火烧。这是形容我们在三界六道,我们觉得很好玩,五欲六尘很好玩,但是玩这些会被欲火烧身,烧的时候就不好玩了。长者就是佛,劝我们,三界以外还有个地方很好玩,比这里更好玩,那个就是涅槃。外面是不是有这么一个地方比这里好玩?真的有。但是是不是目的?还不是,他只是先让你离开这个危险的地区。好像现在四川大地震,房子倒了,人赶快劝他出来,然后现在盖一些临时的房子。那个不是长久性,临时的,你先暂时住这里,以后还要盖个比较长久性的房子,就像这个意思。这叫化城,是暂时的,不是叫你永远停留在那个地方,不滞化城,要再提升,那个还不是真正的圆满。

 

「故足观云,当知生死涅槃,俱复是恶。六度菩萨,慈悲兼济,此乃称善」。止观是天台宗的,三止三观,有《小止观》,有《摩诃止观》,这个话应该是在《摩诃止观》讲的,《大止观》,因为大乘讲的生死涅槃俱复是恶,你堕在哪一边都不对。凡夫堕生死,小乘圣人堕在涅槃,堕涅槃坑。佛责备这是焦牙败种,没出息,不想再提升。所以说俱复是恶,从大乘的观点来讲这两个,一个凡夫、一个二乘都是不善的。六度菩萨,慈悲兼济,此乃称善。你要修六度,兼济众生,这个才是真善,才是佛真正他的本意。「息慈之义,斯之谓欤」。息慈这个意思,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讲,「亦云勤策,亦云求寂者。梵语涅槃,此云圆寂,以智德俱备称圆,惑习障尽名寂。谓沙弥始心出家,禀受十戒,勤修策励,断除烦恼惑习,而求证涅槃之妙果故也。」这段的补充注解也都说得很清楚,也很详细。息慈,另外还有个意思叫勤策,又叫做求寂,梵语叫涅槃,我们这里叫圆寂。所以有些出家人往生,一般人就叫圆寂。其实不是死了以后叫圆寂,如果死了以后叫圆寂,那还要修吗?人人都会死,死就圆寂了。出家人死了叫圆寂,这是佛门里面比较习惯用的一个名词。其实这个圆寂不是死了,你还没有死的时候你证到涅槃,不生不灭,这时候叫圆寂。圆是圆满,寂是寂灭,圆满证得这个寂灭,清净境界,就叫圆寂。不是死了就叫圆寂,这个我们也不能有误会。所以下面再给我们解释圆寂,以智德俱备称圆,智慧、德能都具备,都没有欠缺,这样称为圆。惑习障尽名寂,寂什么?烦恼、惑业、习气、业障都尽了,都消除干净叫寂。所以圆寂是这个意思。

 

「谓沙弥始心出家,禀受十戒」,这个沙弥开始发心出家,禀受这十条戒。「勤修策励,断除烦恼惑习,而求证涅槃之妙果故也」。沙弥发心出家,受这十条戒,认真努力来修学策励,目的就是要断除烦恼惑习,求证涅槃的妙果。所以我们出家的目的,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为什么要出家,目的在哪里。所以出家,不管你是什么因缘来出家的,明白来出家、不明白来出家,那个都不管,反正你头已经剃了,都已经出家了。出家之后你就要学习,要知道我为什么要出家,出家该做些什么事情,该怎么来修学,这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一个课题。既然出家,对出家的目的、方向,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不能胡里胡涂的。出家还是胡里胡涂过一辈子,这样出家就毫无意义。今天我们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0日10:44:1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47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