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传中华文化(第11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如何承传中华文化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一集)  2011/12/8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77-0011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早上好!谈到我们中华文化,是以儒道释三家为主流。三家的教诲,「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相悖」,他们教诲的根源都是孝亲尊师,教学的方法虽有不同,但是都可以相互配合,不相违背。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三根,儒家的《弟子规》,我们先陆续来学习三根的教诲。在《论语》当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学东西重在从根本下功夫,有了根就有生命力,学业、道业以至家业就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假如我们修学的路上觉得没有法喜、没有提升,还是根本上出了问题,那一定还是要潜下心来从根本修起。我们看儒家《弟子规》,弟子,规是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而这「弟子」两个字,我们在家是父母的弟子,在学校是师长的弟子,在公司团体也是领导的弟子。像古代,为人君者叫君父,为人臣叫臣子。整个中华文化,它的核心是伦常,都是伦理的关系。我们看在家里父母、兄弟、姐妹,到了学校叫师父,同学叫师兄弟,出了社会叫君父、同事,你在哪个行业拜谁为师,还是师父。每个行业要真正学得好,都要手把手教,这个观察,大家留心现在的状况就知道了。

我们看现在高学历的人太多太多了,比方企管硕士,甚至企管博士,但是他学的东西跟实际不一定能很好的结合。理论跟实际应该是充分的解行相应才好,可是往往理论学的东西跟实际可能会有差距,甚至于理论有时候已经错了,还在教。比方曾经有一个人拿到诺贝尔奖,他讲了一句话,他说「企业唯一目的,赚取利润」,这句话对不对?这句话不知道让多少企业家对大自然的掠夺肆无忌惮,而且还是教科书上教的。圣人训,不能听任何人乱讲,那是他自己的认知,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看在教科书上公然就是以利,自己的利益为一个目标。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统统教利就是把人都教成小人了,不重道义,重视自私自利了。现在的孝子比例愈来愈低,都很难找得到,三十年前孝子还很多,三十年后很难找了。我们想一想,三十年前的人学历高,还是三十年后的人学历高?三十年后不知道高多少,可是三十年前不识字的人都知道孝顺,三十年后博士毕业,他也不见得知道要孝顺。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人德行、道德伦理,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而已。我们很冷静去看,现在很多认知,本跟末没有抓清楚,本末有点倒置过来了,自己都要从经典当中有判断能力。

你看五伦里面,父母教孩子,父母知道教什么最重要吗?有一个爸爸帮女儿找幼儿园,对那个幼儿园说,因为现在都重视特色,就问他,「你们这个幼儿园特色是什么?」他说,「我们这个幼儿园特色是重视教孩子做人」。这个父亲说,「做人还要教吗?」就走了。他还没有认知到做人要从小教,「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有些人的认知觉得孩子就是五、六岁以后才开始教,可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是从胎教开始教,三岁看大,六岁看老,这些认知程度差很多。现在都觉得有知识叫做教育,这错了。教,长善救失;育,养子使作善也。他的目标是做个善人、做个圣贤人,这个都要很清楚。我们从现在的社会再回想,真的很多路还是要回到老祖先的老路,才不会出现这些乱象。真正各行各业的人才怎么出来?不是读一大堆教科书能出得来的。我们都读过大学了,请问大家,大学读的东西,我们现在用多少,高中的用多少?我们读书读了多少年?最少十七年,学了一大堆,都是在考卷上用的东西,十七年,黄金岁月。什么是智慧?轻重缓急能判断是智慧。国家领导有智慧,他教化一国的百姓;一个学校的校长有没有智慧,影响整个学校。你看吕杰校长说了,「只要我在松花江一天,就干到底」,他其他官都不干,他就要在松花江退休。想起孙中山先生一句话,「宁愿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虚名有啥意义?大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照亮生命当中每一个有缘人的人生,尤其用智慧供养他们。

我们刚刚讲走老路重要,手把手教才能教出真学问出来。你在教科书上一直讲,学生有没有听懂?他怎么领会知不知道?有没有领会错,知不知道?都不知道。而且一个人学的东西不去做,有没有法喜?他去记一大堆东西,没有消化,会怎么样?消化不良,背得头都胀了,应付考试。大家学传统文化有没有学到头很胀?(听众答:有。)礼拜五,隔天要上文言文,要背很多,硬背起来头都发胀了。所以不要临时抱佛脚,平常「宽为限,紧用功」。而且人只要不解行相应,一定生傲慢,这个不能侥幸,「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现在普遍学历愈高,傲慢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染了一些,轻重不同。有一个企业家,他没怎么读书,孙子送到国外,念到研究所(企管研究所)回来。这爷爷很厚道,把所有的下属当亲人一样爱护,把事业的根基扎稳了。根基在哪?道义、情义。所有事业建立在信义之上,「信义为立业之本」,任何道理都要抓到本。「学问为济世之本」,没有真实的智慧学问,要帮助别人、帮助社会是不可能的。「孝顺为齐家之本」,家道最重要的是孝的承传。这些「本」,大家有机会去查一下「青年十二守则」,全部都讲根本,包含林则徐先生的「十无益」,全讲根本。智慧通达的人,他所引导的观念都是务本,大家可以冷静去感悟这些道理。这个孙子(企管研究生)回来了,换他接了。他第一次给员工开会,说,「我不是来跟你们交朋友的,什么照规矩来」,讲话跟爷爷那种情义、人情味差很多了。你说冤不冤枉?多花钱读书,还到外国去,读回来了是这样子的态度在处事。他们没有读过一句话,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你看这些精辟的话,很多教科书没有提到。

我们都读过这句话了,请问诸位学长,如何达到人和?哪个学长说一下?(听众答:平等心。)平等对待就能和睦相处,非常好。平等心,平等的恭敬,和敬、和平。刚刚为什么问大家这个问题?我们都听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有没有再主动去思考人和如何达到?这就看一个人在思考事情,有没有往深处去想,有没有往实际去结合的一个态度。所以很可能同样我们一起听一堂课,每个人领会的深度跟广度都不一样,是自身对学问的一种正思惟、一种主动性决定的。可是假如我们不会继续思考下去,代表我们的学习还停留在一个惯性,就是把学问当知识吸收,就记这个文字而已。你假如体会到人和很重要,一定进一步希望如何达到人和。我们都知道人和很重要,请问我们现在在单位、在身边的人当中,有没有陷在不愉快、摩擦的情况?有。请问我们有没有想办法化解?假如没有,那我们也很被动,我们其实也不注重整个人和了。假如很注重,我要给团体一个好的影响,我不能造成团体的不和,赶紧化解。你就会去找方法,宁为成功找方法,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遇到事情你要赶紧想办法,自己去突破、去解决。这么被动,那孔子来教也没办法,孔子也拿他没办法。您看在我们整个经典的教诲当中,如何达到和?看到这个和平了,平等心现前没有?礼敬一切人,都有明德、都有本善。恭敬的态度,不轻慢、不轻视任何一个人,不要有高下见。我比较高,他比较低,就没有敬。其实坦白讲,愈觉得自己高的人,是自卑感作祟,自卑的人才希望抬高自己去压别人,好像这样心里比较舒服一点,那叫病态。自爱的人要看到自己的病态,要把它去掉。圣人都是谦退的,自卑而尊人。

你看孔子遇到人家眼睛瞎了,多么的柔软恭敬,跟在一旁搀扶,扶着扶着,有楼梯了,赶紧告诉他,「要上楼梯了,小心」,体恤备至。《论语》里面都有,大家好好读《论语》,太多都是孔老夫子的行持。包含夫子在的那个巷子里,有人家里办丧事,夫子那一天饭都吃不下去,就是他能够去感同身受人家失去亲人的感觉,那种仁慈、设身处地,都在这些生活的自然情感流露当中表现出来了。《论语》要善学,包含孔子家里马厩失火了,夫子第一个念头是「伤人乎?」人有没有受伤?外在的这些物质的东西、财富的东西,决定没有变成心上的累赘。我们刚刚讲到不能傲慢,给人家很难受,压迫别人。大家注意看,佛陀是大觉者。有一个杀了很多人的人,他不相信世间有大圣人,刚好有一天,他等在佛陀要经过的地方,要去挑衅,他拿着一支刀,想「我就看你有多大本事」。他看到佛陀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要伤害佛陀,可是他愈跑愈快,离佛陀愈来愈远,跑到精疲力尽。诸位学长,奇怪了,为什么愈跑愈远?佛是性德,我们瞋恨起来了、杀气起来了,离我们的自性怎么样?愈来愈远。佛陀表性德,菩萨表修德,要靠修,性德才会慢慢恢复。释迦牟尼,释迦是仁慈的意思,本有的慈悲心;牟尼是寂灭清净,我们本有清净无染之本心。结果他真的是跑得精疲力尽了,佛陀突然回过头来,对他讲了一句话,说「仁者,止步」。仁者,你看在佛陀的眼中,一切人都有佛性,他都尊重。称他仁者,哪有一丝一毫的轻慢?佛陀都没有一丝一毫的轻慢,那我们还有什么好傲慢的?师父常讲,我们常常想,跟古圣先贤比差这么多,不好意思都来不及了,哪有可能还增长傲慢?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5日20:13: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433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