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传中华文化(第18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如何承传中华文化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八集)  2011/12/26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77-0018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早上好!我们的励志格言从心而发,立了志,心心念念、一言一行都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最缺乏的就是清净心、慈悲心。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间,他的称号是「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灭的意思。我们这个世间容易染着、不清净,自私自利比较重,不会为人着想。所以佛连他的称号都是在教育、启发我们。我们从这些点滴当中就可以知道圣贤、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时时不忘以他的行持来启发众生。

 

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灭度,连灭度都是慈悲,因为让众生知道人生是无常的,要珍惜时间,向善知识学习。假如佛陀不灭度,众生都觉得,反正还有明天可以学,那恭敬、精进的心就不容易提起来了。其实我们不容易精进,都觉得还有明天,就精进不了。我看到我们学长有提到,他目标是自己一天念佛十六个小时。他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这句佛号不令间断,都有这样的决心来老实修行。我们刚刚念励志格言,遵圣贤的教诲,弘仁爱的大道。其实我们在弘仁爱的大道,也是在秉弥陀的悲愿。所以效法弥陀,不是往生之后才效法,现在就可以效法了。我们这个世间叫娑婆界,是很苦的地方,在最苦的地方,能够大慈大悲去利益人,这个是难行能行。所以释迦牟尼佛当时在三千年前示现,十方诸佛都赞叹,「能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么难,他能降伏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众生根性这么差,他能不疲不厌,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所以十方诸佛都赞叹他。十方诸佛赞叹他,佩服、效法他,这么难都做了,我们还有什么借口?相同的,我们现在在面临大灾难的时节因缘当中,我们能精进向道,能一心以真实修行回向化解灾难,那十方佛菩萨也都随喜赞叹、加持,也让一切的人看到难行能行的风范,进而受到鼓舞、受到鞭策。我们看「二十四孝」,大舜排在首位,他遇到那么难的境界,都能至诚孝敬,我们炎黄子孙看到大舜的榜样,还有什么好找借口不孝敬父母的?有效法孔子、弥陀仁爱慈悲的大愿,我们也要从启发自己的仁慈博爱心做起。仁爱的根在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我们接着看,上一次我们讲到《弟子规》的「过犹待,百步余」,这是对长者的尊重,而且缅怀他对我们这一生种种的付出、恩德,我们都放在心上,甚至在送他的过程当中自然浮现起来,历历在目,感念恩德。接着经句讲到,「长者立,幼勿坐」,当长辈站着的时候,我们不可以自己先坐下。这些句子看起来很平常,但其实都是性德的自然流露。假如长者站着,我们坐着都不觉得很奇怪,那恭敬心、性德就被障碍住了。虽然只是生活的一个细节,都可以勘验出我们的心性跟性德相不相应。所以在修学的路上其实没有小事情,每一件事、每一个动作都在反映我们的心态。假如我们的心里面觉得这都是小事,不重要,其实无形当中,我们在面对人事物,怠慢的心就会出来,轻慢的心、不平等的心、分别的心就会出来了。有个朋友说到,他跟他的领导在商量事情,他给领导反映一些实际的状况,他的领导说,「你讲这些东西都是枝末」。大家想一想,讲枝末好不好?当然凡事看根本,但是怎么判断根本有没有出差错?你也得从一言一行当中去判断。「心行一如」,他的心有没有出问题,看每一个行为就看得出来了。一颗树的根基牢不牢、健不健康,看它的枝末长得好不好,枝末都要枯萎了,铁定它的根出了问题。有时候我们自己好像对这些道理都记在心上了,但是用出来的时候可能都在突显事实上我们对这个理并不通达。甚至于忽略了很多细节,不去好好的探讨,不去好好的了解实际情况,没有耐性,反而人家在反映这些事情都听不下去了。可能实际的情况反映过来,都是在告诉我们人心现在的状况是怎么样。下情要上达,都要了解这些实际的情况。

 

假如面对这些枝末的现象与情况,我们回到根本上看,根本已经调整了,那没关系,慢慢这些枝末的情况就会改善了。它再继续吸收水分、养分,这些情况就改善了。假如从枝末当中判断这个根本现在就是错误的,那就要赶紧调整这个根本的问题了。我们现在是很怕拿着道理掩饰了实际的问题、实际的状况,那就麻烦了。比方我曾经跟一个单位的领导者交谈的时候,他说,「我都是听师长的话,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挺有道理。但是,去者不留没错,可是来的人都留不住,他还继续去者不留,不了解留不住的原因在哪里,那这句话就变成他随顺习气,不去解决问题的借口了。来者不拒,是平等慈悲;去者不留,是尽心尽力以后,不要罣碍、不要攀缘。可是没有尽心尽力,人没有得到利益,甚至于我们人群当中还有很多是非,让他心都安不下来,还造成一些误会,他实在待不下去,离开了。我们没有护念好他,是我们的责任,还说去者不留,甚至于还挑他毛病,那就错得离谱了。尽心尽力了就是负责任,就不是随便了。我们在面对这些实际的状况,心态要很正确才行,不然经典都变成我们不面对实际问题的挡箭牌,就不妥当了。所以我们也反思到,自己在做领导者的时候,道理讲了很多,但自己还不是做得很好,其实这个就不是恕道了。恕道是自己先做到,自然去影响别人,就正己化人;自己没有做到,去要求人,一般人心比较难接受。

 

道理太多了,好像很容易拿着一把尺,不知不觉的去衡量别人的错。衡量别人多了,看自己的功夫就愈来愈使不上力。工于论人者,察己就疏了。所以心性的提升不是记很多经句,是在「解行相应」,心性就会提上去了。因为我们自己去力行的时候才知道,要做到一句经句其实并不容易,人就不会苛刻要求别人了。第一,自己在做领导的时候,还是理讲得多,就要求别人,「好为人师」的习性很容易上来。第二,就是遇到境界的时候,还是没有从下属的问题当中,体察到自身的不足,或者是团体的不足,这些现象都可以反映出我们领导者在带领他们的过程当中的不足。就好像孩子的问题,也在反映父母的教育情况;学生的情况,也在反映老师的教学,都是从这些现象当中才能洞察到问题。有一句话叫「贤人争罪,愚人争理」,这一句话我们之前就有听过了。有贤德之人,团体里发现问题了,他首先是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妥才造成这个结果。愚人主要愚在哪?愚在遇到境界的时候提不起经教,还是随顺烦恼习气,烦恼习气就是「都是别人错,自己对」。这句话,五、六年前我就听过了,但是反思这一、二个礼拜遇到的事情,自己还是先争理,自己还是没有争罪。而且我自己处在高的位子,假如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问题,那对组织的影响就会非常非常大。我现在发现我身边的人,他们所出现的问题都是我造成的。确实愈高位的人,要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自己好为人师,就看到长期带的讲师也好为人师。包含你在一些处事当中不够谨慎的地方,现在他们也都出现这些现象。

 

所以带人,身为君亲师,没有侥幸的。《孝经.卿大夫章》讲到一国的重臣,他的修养从哪里做起?「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昨天有个同仁跟我讲到,他说,「我之前跟人家谈话,谈着谈着,人家不高兴了,就是我的错」,有没有道理?谈着谈着,人家不高兴了,就是我的错。人家一不高兴,你就不讲了吗?你讲着讲着,人家不高兴了,第一个,我们自己反思,我们的心有没有起情绪?假如你没有起情绪,你讲的又是对他很重要的,他一下不高兴了,你就「谏不入,悦复谏」。可是你假如说,「我讲了人家不高兴,以后不要讲了」,这句话是不是经典?不是。你旁边的人假如很佩服你,说「对对对,人家不高兴就不要讲了」,那你不就误导他了吗?我们每一句话,理圆不圆融,有没有照经典在讲?不然,很容易几句就出去了,可是身边有很佩服你的人会学。真正要利益人,警觉性要很高,一言一行对照经典,甚至连起心动念都要对照经典,因为纵使没有讲出来,心念也有磁场,敏锐的人可以感觉到我们的心态。比方昨天下属讲你,给你提意见了,今天你进办公室,杀气腾腾,一点笑容都没有,有没有影响到身边的人?有。人家提醒,「领导,你今天心情不好」,「没有,我哪有心情不好?我很好」,甚至于就开始藉一些事情会借题发挥,就不好了。慎之又慎。

 

我最近听到几个真实的个案,一个讲课的人,也讲了很多年,人家提醒他,他隔天就给人家耍情绪了。我一听到这里,觉得是误了那个人。没有先好好扎德行的根,调伏习气,太早上了讲台,现在谁劝他都很难。护念自己、护念身边的人真不容易。所以自己的修行要步步为营,护念身边的人也要稳扎稳打才行,「欲速则不达」。我们确实要真实落实每一句,得要时时观照才行。当然,现在我们学了争罪,人家一指出我们的问题,「对不起、对不起,是我错了」,这个对不起也不能挂在口上,对不起讲完以后要真改才行,不然这个道理又落在表象上而已了。假如同样一个问题,我们「对不起」讲了三次、讲了五次,那人家接着还给我们讲吗?人家都不愿意了,你没诚意,都讲话敷应、敷衍了。「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这一句是《论语》当中孔子讲的。人家义正辞严告诉我们的问题所在,因为他讲的在理,当然我们说,「是是是,你讲得很对,感谢你帮我提醒」,但接着要「改之为贵」,要珍惜他人的劝。尤其下属要劝领导,他是比较有压力的,所以他肯劝,你要珍惜他这一分忠心。怎么珍惜?改过来。那他很欣慰,他更忠实的来反映情况,我们但求无过,这个目标才能达得到。还有另外一段话,「巽与之言,能无说乎?」人家一些肯定、鼓励我们的话,我们听了还是蛮欢喜的。但是「绎之为贵」,这个绎是自谦,「我有这么好吗?其实是大家的力量成就的,不是我自己的力量而已」。甚至于是时时看到别人付出,然后检讨自己的不足,自己根本心上没有落一个「我有付出、我有功」的念头,这样才能常保谦卑、谨慎的态度。自己觉得有付出、有功劳,自己觉得自己很不容易了,这个心不知不觉就堕落,有时候会邀功,甚至于有时候别人没看到我们的功劳,心里就难受了。

 

在春秋时期,晋文公在外流浪十九年,有几个大臣陪伴他,其中有一个大臣叫介之推。十九年之后,晋文公回到晋国做国君了,其他的大臣跟着十几年,都在说「我的功劳有多大」,都在那里比功劳,介之推一句话没讲,离开了。他讲了一段话很值得人省思,他说到,「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窃取别人的钱财叫盗的行为,何况贪上天的功劳,觉得是自己的功劳?晋文公能回国,那是他祖上的阴德庇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而且他回国的过程当中,可能不知道有多少人民的血汗付出,甚至是生命的牺牲,最后才回到国内来,可是回来之后,却是几个大臣在那里争功,「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其实这个很值得省思。比方我们站在台上,办三天、五天的课程,掌声都给谁?台上的人。多少人在出力?你看整个生活的安排、食衣住行,众人默默的付出,成就了这三、五天的因缘,可是掌声却都大部分是给了台上的人。大家想一想,台上的人危不危险?Very dangerous(很危险)!久而久之他觉得「大家受益都是我的功劳」,就完了,就堕落了。所以上台容易下台难,不染着很难。所以上位者、台上的人要时时能想到,成就一个因缘是多少人的血汗成就的。这个时候,一个上位者就更能呵护整个因缘,不敢因自己的习气而让整个团体受到损害。而且所有听课的人,他能受益难道是台上人的功劳吗?那有他祖德的庇荫,还有他生生世世所积累的善根,就在这个因缘当中他流露出来了。实实在在讲,他善根成熟了,没有我们讲,也有其他的人会启发他,所以这个都不能够邀功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5日20:15:3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432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