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文字/台语)第2集(悟道法师主讲)

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文昌帝君阴骘文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二集)  2010/6/10  台湾台北县汐止市拱北殿  档名:WD19-020-0002

 

src="http://bd.amtbvod.com:88/vod2/mp4/WD19/WD19-020/WD19-020-0002.mp4

 

《文昌帝君阴骘文》。诸位观众,大家好,阿弥陀佛!上一集我们学习到《文昌帝君阴骘文》这篇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在《安士全书》第一篇,周安士居士注解得非常的丰富。佛门里面近代净宗十三祖印光祖师,一生特别提倡《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这三本书他老人家在世印得最多,其他大乘经典印得不多,这三本善书印得最多。这三本不是佛经,为什么祖师印这么多?我们仔细学习才知道,祖师知道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缺乏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所以特别提倡。如果没有这三本书的基础,我们要学习大乘佛法就有困难、有障碍,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也有障碍,所以祖师极力的提倡。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大家都知道的,现在文昌帝君的庙也还不少,在大陆、在东南亚、在台湾还是很多。可是很少人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只是知道去拜拜,不知道学习帝君对我们的教训。

 

上一集我们学习到帝君对我们的教训,讲出历史上四个公案,就是说做好事的善报。第一个告诉我们「昔于公治狱」,昔,过去汉朝时代,汉朝这个时代于公治理狱政治理得很好,没有冤枉好人;被冤枉的人都替他们平反、替他们伸冤,所以以后他的子孙很发达。五代,窦氏济人,窦燕山,他是燕山的人,所以后人叫他窦燕山。他的名字叫禹钧,三十几岁无子,有一天梦见他的祖父给他托梦说:你不但无子,而且寿命不长,劝他努力积德修善,可以挽回天意。窦燕山他就真正力行善事,后来连续生了五个儿子都很聪明,后来都做大官。他的寿命延寿,延三纪,三十六年,到了八十二岁才往生,死的时候无病谈笑而逝,没有生病,跟家里的人说笑,讲讲就往生了。他是延寿三十六年,本来他的寿命只有四十六岁,寿命不长,延寿三纪,延寿三十六年,活到八十二岁。这是举出窦燕山他改造命运的历史公案。下面又跟我们说一个公案:

 

【救蚁中状元之选。】

 

「宋宋郊、宋祁,兄弟同在太学。有僧相之曰: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不失科甲。后春试毕,僧见大宋贺曰:似曾活数百万生命者?郊笑曰:贫儒何力及此!僧曰:蠕动之物皆命也。郊曰:有蚁穴为暴雨所浸,吾编竹桥渡之,岂此是耶?僧曰:是矣!小宋今当大魁,公终不出其下。及唱第,祁果状元。章献太后,谓弟不可先兄,乃易郊第一,祁第十。始信僧言不谬。」蚁就是蚂蚁。这是宋朝时代宋郊、宋祁两兄弟,兄弟一起在太学。古时候太学是国家办的,现在说大学,古时候要入皇帝办的太学,那是很不简单。这两兄弟读书、道德学问都很高,遇到一个出家人帮他们看相,宋郊、宋祁兄弟,「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不失科甲」,就是说哥哥也考得上,但是弟弟是第一名,大魁天下,中状元,就是进士第一名。后来到春天考试完毕,这个出家人又看到大宋(就是宋郊)就庆贺他,说你好像救活过数百万的生命,你有救过数百万的生命。宋郊就笑笑的说:贫儒何力及此?贫儒就是穷书生,古代的读书人,还没有做官,是穷秀才。贫儒,读儒家的书。他说我怎么有能力去救数百万的生命?他笑着回答这位出家人。

 

「僧曰」,这个出家人又告诉他,「蠕动之物皆命也」。他说数百万的生命,你不要以为大的才是一条生命,蚊虫、一只蚂蚁牠也是一条生命。他才想到,「郊曰:有蚁穴为暴雨所浸」,宋郊才想到,有一天他看到一个蚂蚁窝。蚂蚁窝我小时候也曾经看过,一颗黑黑的在树上,那真的不知道有几万只,数百万,蚂蚁窝。下雨整个蚂蚁窝被雨水浸泡,当然蚂蚁会被水淹死,会被雨水淹死。「吾编竹桥渡之」,他就编了一个竹桥,渡是帮助牠,帮助这些蚂蚁不要被雨水淹死。「岂此是耶」,他说是不是这件事情?「僧曰:是矣!」这个出家人跟他说这件事,宋郊说是不是这件事情?出家人回答他,是的!就是这件事情。「小宋今当大魁,公终不出其下」。这位出家人又告诉他,他说你弟弟考试应该是考第一名,大魁就是第一名,但是你也不在他之下,你不会比他后面、比他低。「及唱第」,发榜,唱第,「祁果状元」,他的弟弟宋祁果然中状元第一名。但是宋郊他不是第一名,这位出家人怎么说他不会在他弟弟之下?被「章献太后」,皇帝的母亲,「谓弟不可先兄」,照伦理来说,弟弟不能在哥哥之前。「乃易郊第一,祁第十」,就把他换过来,你是弟弟要排在后面,不能排在哥哥前面,弟弟考第一名,宋郊是考第十名,章献太后把他们换过来,换宋郊第一名,他弟弟换到第十名,哥哥要第一名,弟弟要在后面。「始信僧言不谬」,那时候他才相信这个出家人所说的没错。这是救蚁中状元之选,本来是他的弟弟中状元,他救了数百万的蚂蚁,才换过来,他弟弟的状元让给哥哥,这是第三个公案。第四个公案:

 

【埋蛇享宰相之荣。】

 

「楚孙叔敖,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及归,忧而不食。母问其故,泣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今儿见之,恐弃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后人又见,已杀而埋之矣。母曰:无忧。吾闻有阴德者,必获善报,汝必兴于楚。后果为令尹,执楚政。」这是楚人,楚国时代有一个孙叔敖,有一天出游,出去玩,看到一条蛇两个头,看到一条两头蛇,他就把牠杀死埋起来。「及归」就是回到家,「忧而不食」,非常忧虑,吃不下饭。「母问其故」,他的母亲就觉得很奇怪,什么缘故?怎么今天回来闷闷不乐,饭也吃不下。「泣对曰」,泣就是哭泣,哭着回答他的母亲,「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他说我曾经听说过,凡是看到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今儿见之」,今天我刚好看到一条蛇两个头,他说我一定会死,恐怕放弃母亲而死。「母曰」,母亲就问他,那条两头蛇现在在哪里?他就告诉母亲,「恐后人又见」,我怕有人又看到,害后面看到的人也会死,「已杀而埋之矣」,我已经杀死把牠埋起来了。他的母亲听到这样说「无忧」,不要烦恼,她说有阴德的人,必定会获善报。为什么?你杀那条蛇不是恶意,你是善心,你怕以后的人又看到两头蛇,两头蛇会害到以后的人,你杀死牠,你有这个好心,一定会有好报。她说你不会死,你不用烦恼,而且后来还会有好的报应。果然以后,「为令尹,执楚政」,执楚国的政事。这是孙叔敖的公案。这个公案我们不能误会,杀蛇将牠埋葬有功德,就一天到晚去杀蛇,这就造杀业。他这是存心,那点存心,不是教我们去杀蛇。以上帝君为我们举出四个公案,这四个公案就是给我们做证明,历史上做善事得善报。下面跟我们说: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这句就是跟我们说要种「福田」。福田在哪里?在我们的心。在我们这点存心,我们是存什么心?我们的心是善念,还是恶念,如果善念,这就是福;如果是恶念就是祸。在《太上感应篇》后面指微章里面告诉我们,「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汇编》里面给我们说出这个公案,说出元自实的公案。元自实有一天要去杀死一个人,怨恨一个姓缪的人,这个人对不起他,忘恩负义,对不起他。他拿了一把刀,有一天早上要去杀他,到了他家想到,对不起他的只有姓缪这个人,我如果杀死他,他家里还有八十几岁的母亲,还有他的妻儿谁要照顾?我杀了他一个人,等于杀了他全家。他经过一间庙,轩辕庙,供奉黄帝的庙,这个轩辕翁(庙主)早上起来要诵经,看到这个人经过他的庙门口,后面跟着凶神恶煞好几百个;没有多久,又看到他走回来,后面跟着善神天将好几百个。觉得很奇怪,把他叫过来问,到底发生什么事情?这个元自实跟轩辕翁说:那个姓缪的忘恩负义,对不起我,我刚才拿了一把刀准备去他家把他杀死,这样我的怨恨才能消。但是走到他家,又想到他家里母亲那么老了,还有妻子,如果杀死一个人,等于杀死他一家人,想到这里,放弃杀死姓缪的念头,所以又回来。轩辕翁才跟他说刚才看到的情形,他说你刚才怒气冲冲怨恨这个姓缪的,心里怨恨那个人,一定要把他杀死,你的后面跟着好几百个凶神恶煞,虽然你还没杀死那个人,但是你的恶念起来,凶神已经跟着你了,我有看到。你这个念头转变又回来了,这是善念起来恶念没了,虽然还没有做善事,起这个善念,好几百个善神已经跟随着你了。所以这个公案也能够对照文昌帝君这句,「欲广福田,须凭心地」,就是我们的存心是善还是恶。如果我们存心是善,不管是善人恶人我们都得福报,我们是善心、善意对待一切人,我们得福;别人他造善、造恶,那他有他的因果。所以须凭心地,主要是我们的心最重要。福田在哪里?就是我们的心,看我们存什么心,善心还是恶心?善心就是福田。

 

『行时时之方便』。我们要增广福田,要凭着心地,看我们心里想什么念头,我们如果是善心就会「行时时之方便」,方便就是给人方便、让人方便。『作种种之阴功』。「阴功」就是我们做好事,没有人表扬,也没有人登报,也没有人在电视上宣传,也没有人知道。阴功比阳功更好,果报更殊胜,所以佛菩萨圣贤劝我们积阴功。阴功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功德全都保住了。阳功就是人家知道的,明显,人家知道,人家赞叹你,人家褒奖你,人家发奖状给你,你做一些好事马上就报应光了。所以丑事、坏事情,尽量去给人家宣扬,人家一直骂我们,一直替我们消业,这样消得快。丑事不要怕别人知道,知道的人这个骂一句、那个再骂一句,替我们消业障,这样消业消得很快。所以丑事不要怕人家知道,业障消得快。好事,最好不要被人家知道,知道了这边赞叹、那边赞叹,夸奖你一下,发个奖状给你,好事一下就报完了。所以《了凡四训》说,「阳善享世名,阴德天报之」。丑事尽量让人知道没关系,这样业消得快。如果丑事不让人家知道,恶愈累积愈深重;好事不要让人家知道,愈累积福报就愈大。所以恶事不要掩盖,要掩盖好事,掩盖好事就是阴功。

 

『利物利人』。「利物」是有利益于物,物包括范围很广,有动物、植物、矿物,这都是物,物的范围很广。「利人」就是利益人,对人有利益,对物有利益。『修善修福』,善跟福我们都要去修。『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正直」是要靠教化、教育。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正直的人,为什么?我们现代的人没有接受圣贤佛菩萨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我们现代的人没有接受这个。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人,从小在学校读书没有教这个,社会也不提倡,家庭也不教这个,自己做错事情也不知道,怎么会正直?当然不会正直。不正直要怎么代天行化?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代天行化,必须要学习圣贤佛菩萨的教育,这才有办法来代天行化。「代」就是代理、代表;「天」就是指天道;「行」是实行;「化」是教化,教化这些还不知道的人。

 

「慈祥为国救民」。慈祥就是慈悲心,佛门说慈悲心;为国救民,在过去古时候确实做官的人,他确实有这个存心,因为都有接受圣贤的教育。古时候读书都要读儒家的书,学习《弟子规》、四书五经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纵然有贪官污吏也不会很过分,不像现在的人根本都没有一个标准。贪官污吏他做错事情,他自己心里还有标准在,知道自己不对。现在的人他没有读这个、没有学习这个,他做错了他也不知道,他也不知道自己错了,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圣贤教育的标准在。每一个人都想,我自己想的都是对的,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大家都对,所以这就没有办法为国救民。虽然口号都是为国救民,实际上做不到,实际上还是自私自利,为自己着想,不为大众着想,不为大众设想。所以慈祥为国救民,现在为国救民要怎么救?要提倡圣贤道德伦理、因果教育,这是现代救民。如果你不学习,人不觉悟,这社会风气也没有办法改变,家庭问题没有办法解决,书读得愈高愈糟糕。所以古人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如果你没有学习这些伦理道德教育,书读愈多知见愈邪,邪知邪见。没读那么多,邪知邪见比较少,比较单纯;读愈多,增长邪见,特别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下面说:

 

【忠主孝亲。敬兄信友。】

 

『忠主』,这是指君臣,君就是领导人,对领导人忠心,以前臣子对皇帝,皇帝是君。君臣是普遍在社会各个阶层,举个代表,譬如国家的元首,这是君,下面做官的是臣,以下的都是臣,对国主要忠。『孝亲』,「孝」是孝顺双亲,父母亲。要忠主,必须有孝亲的心,才能够忠主。古时候说找忠臣以孝子之家,这个人是不是能够尽忠,就看他是不是在家的时候孝养父母、孝顺双亲。如果这个人是个孝子,他必定能够忠主;如果对父母都不孝,他怎么能够忠主?所以古时候做官举孝廉,这个人是不是孝子?廉是不贪,古时候举出这样的人出仕做官,为人民来服务。『敬兄信友』,这是兄弟互相尊敬爱护,「敬兄」这是尊敬,要有尊敬心,对我们的兄长、长辈要尊敬。对朋友要有信用,对朋友不能失信,要有信用,这是说做人基本的道理。现在人不讲这个,现在人都是教人不孝,教人不孝就不忠,对父母不孝,对国家怎么会尽忠?当然他也不会尊敬兄长,对朋友他也没有信用,会去欺骗,对朋友没有信用。所以帝君教我们这样修学,我们要从这里学习,这样做才是为国救民,慈祥为国救民。

 

像现在jingkong老和尚提倡《弟子规》,劝全世界的人来学习,很多人接触到都会同意,都会接受。但是这个学习也不是说短时间我们就能完全做得到,特别年纪大的人烦恼习气都很重,要改不好改。知道不对,不对就是改不过来,譬如说脾气很差,常听经也知道,知道这个不好。有听经的人知道,没有听经的人当然他不知道,知道是知道,但是控制不住。这个我们要原谅他,我们要以原谅自己的心去原谅别人;如果我们自己有这个过失,也是希望别人能够原谅我们。所以我们还是要用这样的心去原谅别人。年纪大了,习气有这么好改吗?以前李老师说的,四十岁以上他就不教。四十岁以下的人跟他学经,有时候会打、会骂;四十岁以上,他就不教了。为什么不教?他习气已经固定了,他改不过来,你怎么忍心再去要求他、勉强他?他已经很可怜,你还要求,他就不教了。所以四十岁以上的人跟他学习,他都很客气,对他们很客气。如果真正会接受的人,他才会骂他、讲他、教他。不能接受的人,过去净老和尚常常跟我们说,他在李老师会下,怎么有的学生稍微有一点过失就被骂?有的学生犯再大的过失,对他都是笑咪咪的,对他很客气。怎么会这样?老师才找他到房间告诉他,那个人我讲了他也不会接受,讲了也没用,反而愈讲他愈故意,这样就要对他客气一点,随便他了。所以真正会听话的人,老师就会教他;不听话,不接受,老师讲他,一直有理由跟老师辩,这老师就笑笑,对他很客气,不会讲他。

 

所以我在家师jingkong老和尚这里,也了解这个道理,现在我也收徒弟了,徒弟也有要听的,也有不听的。现在我自己心里很清楚,你要害一个人,叫他去收徒弟,他就气死了。没结婚,没生子,没被小孩忤逆,徒弟会忤逆你。忤逆怎么办?幸好我在老和尚那里听了一些道理,现在徒弟不听话,就学李老师,对他很客气,不要见怪,反过来用慈悲怜悯的心去同情他,不然你怎么办?一定是要这样。如果你要是骂他、讲他,跟他结冤仇;结冤仇,彼此都没有好处,对他也没有帮助。如果你骂他,对他有帮助,当然还是有价值,毕竟对他有帮助。不但没有帮助,还有损害,那何必呢?所以现在父母教小孩也是如此。

 

昨天,我弟弟才告诉我:他的二女儿读到大学,跑去澳洲;她母亲把她的护照藏起来,被她找到,她说她二十岁了,她自己有权利。我说:放下,放下!女儿长大成人是别人的,放下。你培养她到大学,她不听你的,你要气会气死,气死了验不出伤。所以要看开一点,放下,各有因缘。所以「忠主孝亲,敬兄信友」,现在没有受这个教育,读到大学、读到博士,他还是不懂,你能怪他吗?也不能怪他,因为他没有接受这个教育。我们想到这点,反过来用一个心态去对待他,怜悯的心态。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是这样,我们是有比较好的因缘,有听一些经,懂得这些道理,社会上大多数的人他不知道,他也不知道问题发生在哪里。下面说:

 

【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或拜佛念经』,你看文昌帝君是道教的,他也劝人拜佛,他也有学佛。『奉真朝斗』,这是道教的,道教拜斗,现在拱北殿有拜斗。「真」就是道教讲天仙的意思;「斗」是列宿之名,二十八星宿,这是斗。奉真,奉真就是敬奉天仙,道家修到天仙。我们看《太上感应篇》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道家有人修天仙,修成就的。斗就是斗宿、星宿的名称,道教的书都有记载。我这里买了一套《道藏》,新文丰出版社,我买了一套《道藏》,所以我的办公室里面有《乾隆大藏经》佛教的、道教的藏经。拜斗,斗就是记人的善恶,注人的生死,他主管的,主管人的生死。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主命鬼王,主耗鬼王,主祸鬼王,就是这个管理的。这是记人的善恶,注人的生死,我们要尊敬,所以奉真朝斗,敬奉天仙。如果这样排起来,天仙在前面,斗宿在后面。在劫初,在劫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众星,梵王帝释因为驴唇大仙之请,后来才安置二十八宿在四个门上。斗是西门第五宿,斗宿。斗宿要用粳米花,米或者是蜜去祭祀他。

 

仙宫庙拜斗,米斗是用米来祭拜。一般说道教是拜斗,佛教是放燄口,燄口是超度,拜斗是求消灾。所以以前我母亲常常在拜斗,以前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拜斗,大人拜就跟着拜。所以我的印象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我母亲在我们小时候就带着我们到处拜。拜斗,消灾,常常在拜,也曾经来这里拜,很小的时候也曾经来这里拜,我的印象很深。一般人不明了这个道理,只是这样拜,如果是有诚心还是有感应。我母亲以前常说:有烧香就有保佑,有吃药就有行气,反正你有烧香就有保佑。所以我现在上来仙宫庙,我每天上来都要去烧香,受到我母亲的影响,她说有烧香就有保佑,我现在赶紧去烧个香就有保佑了。所以我们大家上来,仙宫庙的香不用钱,七炉香,你去烧香就有保佑。要想得到更殊胜的利益,我们要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你才知道拜斗是什么意思,怎么拜才会得到消灾免难,福慧增长。

 

好,这集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一段,「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我们下一集再继续来学习,谢谢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满,六时吉祥,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2日11:04:2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825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