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一生的贵人 |第6集|视频MP3文字|蔡礼旭老师主讲

做孩子一生的贵人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集)  2013/7/13  南京居美馨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档名:55-083-0006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王局长、诸位领导、诸位校长、诸位教育界的同道,大家上午好!回想九年前,二OO四年,也是七月份,七月十三号,刚好是今天,怎么会这么巧?刚好九周年。当时我们在海口办了第一届的幸福人生讲座,为期五天,七月十三到七月十七号,这五天。当时我们海口市教育局长亲自来参与课程。那节课结束,我亲自送局长,当他的车子缓缓离开,我实在很激动、很感动,局长能亲自来关心传统教育,所以我一时激动就哭起来,就蹲下来哭了。男人哭,不大习惯被人家看到,就蹲下来。结果我们同事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都很紧张。我说没事,我是太感动了。因为在《德育课本》当中常常看到很多爱民如子的官员,有时候我们读着读着都泪流满面,可是非常喜悦,这种神交古人的感悟特别痛快,也以他们为榜样。而当看到海口市教育局长亲自来听,感觉这些官员身上都有圣贤的风范,特别感佩。

 

这次又有幸见到我们王宝寨局长,他确实是我们教育界的榜样,不辞劳苦在推展圣贤的教诲。尤其刚刚吃饱饭,看到我们望都县三位干部走过来看自己的领导,彼此的那种亲切、亲爱,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上下一心。所谓二人同心,其利可以断金。《中庸》又讲:「国家将兴,必有祯祥」。我们国家民族将兴,必从知识分子、必从教育界承担起历史使命开始。而我们教育界的历史使命又从我们望都县,我们王局长带头,有这么多干部,确实是竭尽全力的支持配合,一定可以在教育界做出一个非常好的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做事原则,就是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一个成熟的因缘,把它做成功。因为人力、物力、财力假如分散了,很可能到处都有机会,最后到处都做不成。所以我们这一次,有幸还可以听我们王局长,他们在望都县推展的这些实际经验。而诸位校长、诸位教育界的同道,你们很多人教育的爱心、教育的经验、智慧、能力都很高,我想我们这个班可谓是卧虎藏龙,所以也启请诸位有经验的校长跟老师,我们不分彼此,都到望都县来奉献我们一份力量。

 

跟大家谈到第四个重点,我们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要树立家风、班风、校风,以至于我们整个国家的国风,以至于中国人要带领世界潮流,一定要从教学下手。而这个「教」字,「上所施,下所效」才叫「教」。父母也好,老师也好,长者也好,他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观念,他才有可能引导正确。我们冷静的来看,几千年来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育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教育的内容是哪些重点?教育所要掌握的精神又是什么?

 

首先,教育的目标。教学者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代表教学者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是为家庭培养人才。而我们冷静观察一个现象,值得我们省思,每一年有这么多大学以上毕业的学生,可是企业界却说找不到人才。学校不断的培养学生出社会,可是社会的这些企业团体却觉得没有人才,那代表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似乎跟社会需要的人才不是很相应。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当然需要懂得做人、做事的栋梁之才。请问大家,你们有没有遇过哪一个企业界的说:我要的人才就是学历很高的人才;我要的人才就是很会考试的人才。您有遇过这样的企业团体的负责人的请举手?所以我们老师是为孩子一生往后的家业、事业来努力,把影响他一生家业、事业最重要的做人做事的德行、态度教给他,就给他一生幸福了。所以从古代讲,几千年来都没有变。「为天下得人」,这是教育者的使命感。你「为天下得人」了,你教出一个范仲淹,利益了千千万万的人民。所以教育的目标:「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天下得人」,得人才,培养出人才出来。

 

从学生个人来讲,是「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是我们《礼记‧学记》的一句很重要的经句,可谓教育的核心点。长他的善心,学生的恭敬心有没有不断增长?他的孝心有没有不断增长?他助人的心有没有不断增长?「救失」,他的坏习惯、他懒惰有没有改善?他傲慢有没有改善?他的贪心有没有改善?两个最重要的核心点:「长善」、「救失」,这是对教学者来说。因为老师也好、父母也好,假如没有抓到教育这个核心点,很可能耗了一辈子、耗了十多年的时间,培养不出来人才。

 

诸位教育界的同道冷静观察一个现象,成绩第一名、第二名的孩子,毕业之后可能在路上遇到我们,远远看到我们,就从小路走掉了。反而是那个被我们骂得最凶的,甚至还被我打过的,可是我是为他好,一百五十公尺左右,他手就举起来了:「老师好!」有没有?你说哪个孩子的心善?告诉大家,现在这社会当中有出息的,绝大部分都不是成绩第一名、第二名的。成绩普通、中等,但是尊重老师,然后友爱同学,人际关系特别好的,以后有出息。成绩一、二名的,最多干什么?做一个专业技术人才,他很难成为一个领导者。也有,但不多。所以这些现象让我们冷静去思考,我们当老师、父母的,有没有时时能体恤到孩子心的状态?他的善是在下降,还是在提升?

 

我常常问社会大众,我说现在的人是小时候的德行好,还是成人的时候德行好?我们花了十几年培养人,最后他的德行愈来愈差,那不是值得我们思考?再问一个更细的问题,请问:学生是大一的时候德行好,还是大四的时候德行好?(众答:大一。)大学是神圣的殿堂,怎么变成堕落的地方?所以当我们不知道是「长善救失」的时候,事实上我们以为在利益孩子,很可能是在摧残孩子的悟性。大家冷静去看看,小学生的眼睛非常亮,你给他讲什么故事,他感动得流眼泪。结果去大学,你讲这些同样可以感动人的故事,他听不进去。我们就曾经观察到,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但是很有感情。你给他讲孝道的故事,他流眼泪,然后一下课了跑过来说,「老师这些故事真感人,真好听,你多给我们讲。」结果那个第一名、第二名的,你讲这个故事讲到一半,他说:「老师,你讲这个考试又不会考,不要讲了。」他的感受能力一直在下降。为什么?大家要了解一个重点,人为什么愈来愈麻木?因为他生命的动力就是「利」跟「欲」,他就慢慢麻木了。都用利欲来刺激他,而且那个刺激的强度要愈来愈高。

 

读书什么时候乐?边读边乐。现在的孩子读书,好像一直给他压压压,压到最后,考完试了,他好像就一定要去发泄一下,去跳舞、去玩乐,这样的现象其实对孩子健康的成长并不好。甚至于大家冷静看一下,大学联考最后一科考完,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把书从三楼、从四楼就扔下来。真正有教育敏感度的人,看到的不是书掉下来,而是看到什么?看到孩子学习的心提不起来了。事实上,大学以至于他往后步入社会,都是他学习的黄金岁月。这段时间他不好好学习,他有什么智慧、他有什么学问,能够去经营他的人生?所以最关键的学习时光,却已经是提不起他学习的心,这个父母、老师以后会有操不完的心。所以看到这个「长善救失」,给我们很多的省思。什么时候「长善」?什么时候「救失」?比方考试,考了试以后发考卷,就是最重要的「长善」跟「救失」的时候。假如这个时候老师不懂得「长善救失」,很可能在这种考试的氛围之下,学生的心都生病了。请问大家,成绩好的学生病得重还是成绩不好的?很难讲。每一次暑假前夕都有很多大学生跳楼自杀,这样的现象没有减少,因为我们没找到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他的心已经偏颇很久了,没有人发现。

 

我上一次在新加坡,去年下半年,一上车,一位女士她就跟我讲,她说我的一位邻居,晚辈,十九岁自杀了。他的父母说,他的孩子「突然自杀」了。我就跟这一位女士讲,这一句话不合逻辑。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昨天还觉得人生很美好,然后突然明天觉得不想活了,有没有可能?可是大家有没有看到他的父母用什么词?「突然自杀」了。我们现在世间的人,有几个人很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有没有冷静去思考?甚至于一出现问题,第一个反应先怪别人,先推卸责任到别人或者是环境上面,因为我们缺乏传统文化「反求诸己」的人生态度。而更让我们吃惊的是什么?父母跟子女本来是连心,怎么现在孩子都已经走上绝路了,父母完全没有感觉,说「突然自杀」了。

 

二O一一年,有一个最美的女孩,孟佩杰同学,她在山西临汾读师范学院。她的养母在她八岁的时候终身瘫痪,八岁的女孩,她的母亲体重是她的两倍,她每天帮她翻身,帮她运动,就这样十几年,我们很难想象她的日子怎么过的。而她的养母不想连累她,积累了很多的止痛剂,打算一次吃下去自杀。她马上感觉到,跪着哭,「母亲,只要妳活着就是我的心劲儿,有妈的孩子就有家。」她妈妈很感动。后来她真的很孝顺,上了大学还带着她母亲去大学附近租房子,感动当地的医院帮她母亲治疗,现在她母亲都可以坐轮椅了。

 

所以父母跟子女连心,为什么我们在整个社会现象当中,变成父母跟子女之间已经完全不知道对方的心了?那到底父母在乎什么?他考试几分?他的钢琴学到哪儿了?有没有给我丢脸?当我们所在乎的都是这些名利的东西,当然慢慢内心就会麻木。所以今天,多少的孩子的病都是出在当考试考完之后,他的心偏掉了,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我们当长辈、从事教育的人,我们后来的孩子别再走我们的弯路、冤枉路了。

 

诸位校长、诸位同道,你们的人生快乐吗?有一个女士,二、三十岁了,她母亲尤其每一次吃完喜宴回来,就跟她讲:「赶快嫁人!我去吃喜宴,每个人说,妳女儿怎么还没嫁?」问她。「我这个脸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妳赶快给我嫁!」结果她女儿给她讲,「妈,妳又不幸福,干嘛叫我嫁?」她妈妈愣住了,想了一下,「对,我常常跟我丈夫吵,干嘛叫她嫁?」过了一分钟,「反正妳就是嫁就对了!」请问大家,我们的理智持续多久?因为我们太浮躁了,不知道人生到底在追求什么?其实这个故事让我们冷静思考,就好比今天你走在路上,掉到坑里面去了,幸好祖上有德,没有骨折,还爬得出来。请问你从这个洞爬出来,下一个动作你会做什么?诸位教育界的同仁,这个问题要考虑这么久吗?怎么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那个洞太大了,要埋起来不行,先在前面五十公尺立个牌子,「前方有坑洞」,再慢慢把它埋起来。因为这个洞太久了,二、三代人忽略了,所以要补起来,还要二、三代人锲而不舍,拿接力棒。

 

可是我们现在当母亲的人婚姻不幸福,就要叫她嫁,是什么?是掉下去以后,爬起来,然后躲到旁边的草丛里,「只有我掉下去,太不公平。」下一个人掉下去,「太好了,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掉下去。」幸灾乐祸。现在真的有这个倾向。比方说人家失恋了,在那里流眼泪,然后你说,「安慰一点了,不是只有我失恋,他也失恋了。」所以应该是时时想,自己的痛苦不愿意别人再受了。妳一直在推妳女儿赶快嫁,妳又不知道那里是幸福还是坑洞,怎么拼命要推?所以人生常常天平要拿出来,女儿的一生幸福比较重要,还是面子比较重要?幸福,标准答案。标准答案只会在考试卷上面出现,不会在人生实际情况出现。请问大家,天平又拿出来,孩子一生健康的人格、人生的幸福重要,还是他眼前的分数重要?(答:人格健康,人生幸福。)标准答案又出现了。但是我告诉大家,有中华文化就有方法,他同时可以人格健康,而且成绩会愈来愈好,而且是一辈子都好,因为他从根本解决问题。可是我们现在逼呀逼,他的成绩是什么?是一次好、两次好,小学好,或者初中好,或者高中好,总有一天他会不好。大家相不相信?为什么?因为他没有用功读书的根本动力。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难思考,只是没人提醒,所以教育界的人一定要提醒父母,一定要从「长善救失」开始。

 

我父亲那一代的人,读书、工作、组织家庭、夫妻相处、教育子女,从来没让我爷爷奶奶操过一点心。我在我爷爷奶奶的脸上,从来没看过他为我父亲皱过眉头,这离我们上一代而已。为什么?因为他们从小就懂得孝道,那是我们中华文化还有承传。五个兄弟姐妹,我父亲那一辈,我父亲七十一岁了,他们几个大学生,还有一个博士。我们家很穷,小时候都被人家瞧不起。所以这些兄弟姐妹很有志气,我有一个叔叔是博士,读书下课了,还跑去种田帮忙,并不是拥有比人家多的时间读书,可是很珍惜每一刻,不敢浪费。然后边在那里插秧,边在那里提醒自己,以后好好读书,赶快有成就,父母就可以休息了,不要辛苦了。所以我爷爷好像是五十岁左右就退休了,因为他的孩子们孝顺。然后兄弟姐妹读书读得比较晚,我爷爷要去睡觉了,下令:全部去睡觉。孝顺,父亲一发号施令,全部躺下去了。然后我爷爷就去睡觉。我爷爷一睡着,他们听到声音了,全部再爬起来读书。

 

然后你看以前那兄弟情感很好,没钱,一只雪糕五个人一起吃,好不好吃?好吃。现在一个人吃三只还不好吃,有没有?还:「不要了,丢掉。」所以我们都走入一个误区了,好像有钱才会幸福;事实上有爱才会幸福,有天伦才会幸福,而不是有钱才会幸福。你看现在兄弟姐妹一想起五个人吃一只棒冰,那大家不是都笑开怀。那种兄弟之情,溢于言表。所以读书不用人家操心,上大学都是吃牛肉汤面,从来没吃过牛肉面,因为牛肉汤面就是一块牛肉都没有,只有汤头而已,不忍心吃。父亲就一个学期所有的钱交到手上,就这么一点点,省吃俭用。所以后来经济好了,那掉在地上的饭粒,父亲还是把它捡起来,那都是从小养成节俭的态度。所以学习的根本动力就是责任心,就是孝心。请问我们的孩子长这个善了吗?因为他有这种责任,事业跟家庭他决定不愿意让父母操心,都在哪里?《弟子规》,「亲所好,力为具」,「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他夫妻吵吵闹闹,父母要担心多久?包含「居有常,业无变」。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换工作,父母的心非常的担忧。

 

我们前天听我们王希海老师分享,您看那孝子的心多么的细腻!孝子心中只有父母,他时时能感觉到他父亲的需要,真的是同体。父亲舒服了,他也舒服了;父亲难受了,他马上能知道,甚至连作梦都可以感应到。父亲发烧了好几天,你看他念念在想,感通了,作梦梦到爬梯子,就发现爬梯子掉下来了,这个脚,马上在脚上找到了一个发炎的包包。所以《孝经》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孝经》又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真正爱父母的人不会对别人傲慢。为什么?因为孝心一开,人的仁爱之心就开了。仁爱之心是我们本有的明德,是被自私自利障住了,现在他念念只有父母,他没有自私自利了,他的仁爱心一出来,大家有没有看到,视天下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他谈到多少老人痛哭流涕,他拿真正子女的心在看待这些老人。包含老人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他马上懂得他们的意思,这是人本有的仁慈心。看一个老人脚稍微缩起来了,谁都不懂,他马上懂。老人不好意思,没帮他穿好裤子,老人也要尊严。所以我们的孩子孝心开了,都能像王希海老师这样的存心,我们这个国家、民族、每一个家庭,那都是幸福的未来。

 

我们再拉回来,冷静想一想,我们现在孩子学习的动力是什么?大家不要小看《弟子规》,学习的根本动力《弟子规》教了:「孝」;再来,「凡是人,皆须爱」,我要有更好的学问跟能力,我才好去爱护我们中国的人民,他会努力,这也是他的动力;他「亲仁」,他亲近老师,「我怎么报老师的恩?我要好好学习,不能让老师失望」,又是他的动力。读书习惯,「余力学文」都有教,「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我们现在孩子学历愈高,很可能愈傲慢,那这句话就可以调伏他的傲慢,从小让他懂得「知行合一」。「读书法」,学习要专注的态度,现在孩子二十分钟都静不下来,太浮躁了,不专注,心散乱,都要教。「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要专注,不要心猿意马。而且学东西,一步一步好好下功夫学,不要今天翻翻这个,明天翻翻那个,「此未终,彼勿起」。

 

再来学习的方法,「宽为限,紧用功」,他就懂得读书要计划,做任何事要计划。包含班级里面办一个活动,让同学们分工去负责。其实一个班级里面,不就锻炼他如何当下属,如何服从,慢慢到如何做领导,如何规画事情,全部在一个班级里面可以锻炼。所以老师会不会教做人做事,差别非常大。懂的,这个孩子训练得非常懂事、会做事;不懂的,几年的岁月就这样过去了。所以老师为什么不断的提升自己?因为他体会到,我早一天有智慧,早一天有能力,我的学生早一天得利益。这个时候,每一个教育界的人都会不断的精进提升自己,他希望他的学生早一天得利益,对得起这份信任,对得起这个因缘。所以「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现在的孩子几个人形成这个态度?一有不了解,好学、好问,马上去请教。一个学生只要好学好问,绝对有出息,「就人问,求确义」。

 

再来,学习的环境要清净。「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一个人的环境杂乱,他的心很难定下来,而且他决定是考试的机器而已,他没有长善。一个人真正把课本的东西领纳在心上,他一定会恭敬人、恭敬事情、恭敬一切物品,他不会把房间搞得这么乱。圣教不就是教我们真诚恭敬吗?那他有真诚恭敬心,怎么会房间是这样?而且你看,他做每一个动作都是定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写字,写字也是长善,现在孩子的字都很乱,而且都斜一边。我现在看学生很厉害,不是这样写字,都是这样写,而且那个纸还是歪一边的。我很佩服他们的笔怎么这么厉害,歪着写可以写正。所以要练毛笔字,要方方正正。「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每一个动作都在修养自己,包含写字也是一样。他写得歪,心先病;他写得急,心先病。

 

后面还讲,「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他懂得自我保护,保护自己的清净的心、善良的心,这一点太重要了!现在的孩子看多少染污的东西,他的整个思想统统被这些东西障碍,邪念一大堆,心定不下来,没办法读书。在彭鑫博士的演讲当中就有提到,一个都是名列前茅的孩子,因为看了色情的书,最后就摧残身体。本来是足球队的骨干,最后瘦骨如柴。二十五岁左右去找彭医师的时候,看起来像个老头子,因为他的整个肾脏功能完全就快毁掉了。所以教《弟子规》有可能救了孩子的一生。孔子提醒我们:「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我们的民族假如再不醒觉,下一代的教育很可能被这个「色」字毁掉很多孩子的未来。孩子为什么会「玩物丧志,玩人丧德」?因为他从小责任、孝心没有起来,他没有正气,他没有人生的目标。他活一天过一天,所以「学贵立志」很重要。

 

我们这个民族,每一个人生出来都知道要光宗耀祖、光耀门楣。我那天遇到一位苏老师,他是苏东坡大学士第二十八代孙,是苏武的第七十二代孙。一个人读到自己的家谱是这样,他不做忠臣,丢祖先的脸,人要寻根,要继承祖宗的德行。所以有一天,我看着《德育课本》,是蔡振绅先生编的,民国初年编的。他一开头就把我们蔡氏的先祖蔡仲给我们的教诲列在那里,我看了非常感动,然后就提到我们是周文王的后代。看完那一篇教诲,我觉得我走路也不一样了,走路有风,不是,就是觉得:连走路都不可以丢祖先的脸。周文王是「视民如伤」,仁爱心,那我们又从事教育工作,就要以这样的心来对待孩子,这个心是非常柔软的。

 

当时我看二O一一年道德模范评选,有一个湖南的女士,从小父母双亡。在她十二岁的时候,因为在火车边捡东西,生活很困苦,不小心被火车碾过,双脚截断,十二岁送到了福利院。她的人生已经悲惨到极处了,结果,她的伤口好了以后,她给领导说,她要照顾小孩。那个领导很吃惊,「妳自己都照顾不了妳自己了,妳还照顾谁?」结果她就这样,怎么走路?拿两个木凳,就这样练习用双臂走路。所以她走了三、四十年,那个木凳都是这么粗的木头做的,几十个木凳被她走断了。三十七年的时间照顾了一百三十八个孩子,是一百三十八个孩子的妈。后来单位要把她升为正式的公务员,她都拒绝,她没拿福利院一分工资,因为她说,「我被送到福利院,我就有家了,我感谢这个家,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所以她一分工资都不肯拿。她讲到一点,她说送到福利院的孩子很多先天残障的,甚至颜面都比较不正常,有时候还常常控制不住会流口水。她在喂孩子吃饭,孩子的口水不经意流在她的手上,甚至抱的时候会流在她的脸上。她说当下我绝对不会去擦那个口水,因为孩子的心比较脆弱,他们先天有问题,又被家里人遗弃了,所以我都是能时时体恤他们的内心,跟他们非常亲。当时我都感觉,我们每一个教育界的人都要效法她,她叫许月华女士,她那个心的柔软可以时时体恤到孩子。

 

所以我们为孩子的一生着想,我们就了解孩子现在要长什么善,要救什么失。现在孩子受到很多媒体、书籍染污的情况非常严重。所以彭鑫医师,从中医师的专业去谈健康、去防止色欲的光盘片,我们要有机会,放给孩子看。他懂了,他就不会误入歧途。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教导孩子要不断的砥砺自己,要不断的给自己力量,不要气馁。而且还要学习《中庸》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家一次会,没有关系,我们一百次,我们也会。「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十次会,没有关系,我们做一千次,我们还是会。真有这样的决心、毅力,「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本来愚昧也会变得有智慧,「虽柔必强」,本来柔弱也会变得自立自强。「勤能补拙」。

 

刚刚我们提到,孩子现在学习的动力在哪里?我们观察到,好像都是父母说,「你考一百分,给你多少钱。」不知道我们现在全国各地的行情怎么样,可能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十几个省的行情。那你假如是有教育敏感度,你就认知到什么?孩子是为了钱考试,还是为了责任感考试?那不就麻烦了。为什么麻烦?小学的时候考一科一百分,要五十块;上初中,他绑个白布条,「加薪」,五十块不干了,要七十或八十,还要谈价钱。那初中要的又更多了,高中呢,那不是愈要愈多吗?有的大学考试先谈条件,「你要我考得好,你要答应我,考完试让我到德国去游学一个月。」那根本动力都是功利。

 

大家冷静,不是把他送进大学就完了,就成功了。送进大学,十几年的功夫你都用功利在推他,十几年之后他一进大学,请问有没有比钱更吸引他的?什么东西?女色、赌博、电动游戏。现在大学的对面,大学的附近,一大堆的旅馆,那代表什么?大学生堕落了,大学生在折自己人生的福报。而且还不是折小福,现在未成年堕胎、没有结婚堕胎的比例超过一半,这都是我们现阶段学生往后要面对的情况。所以你不从根本的孝心跟责任心着手,你不管推到哪里,终究会有问题产生。你推进大学了,他禁不起其他更吸引他的诱惑,就完了。你说,那他大学还是毕业,拿到毕业证了。又如何?多少大学生毕业以后,在家里关起来玩计算机,不愿意找工作,因为他没有责任心。那我们父母老师不就白忙一场?所以要抓根本。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工作不负责任,要操心;成立家庭了又不养孩子,统统都给老人去辛苦了。所以不长善救失,不行。我们刚刚跟大家说到,人生常常要把天平拿出来,自己夫妻不幸福,不要急着让女儿嫁。要怎么样?先让女儿学《弟子规》,学中华文化,她才懂得夫妻相处之道,现在有父母说,我女儿脾气太大了,赶快把她嫁出去。这样是很没有职业道德的。父母是很神圣的职业,他是要为天下培养好的人。所以父母、老师要想着如何夫妻和乐,给后代一个好榜样。

 

再来我们当老师的,刚刚问自己,我们的人生快乐吗?那我们人生如何能变得快乐,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走我们的冤枉路。我就感觉,我在整个求学过程当中,这个心偏掉了。比方说,同学成绩考得很差,我一看他的分数,挺高兴的,这叫幸灾乐祸。这样还不够,要拿着自己的考卷,走到他的面前然后晃两下,「我也没怎么读书,不小心就考得比你还高。」这叫落井下石,造孽。看同学考得比我好,心里想,有什么了不起,运气好而已。虽然心里这么想,还要装一下,「恭喜,考得不错。」这叫虚伪,心口不一。人一虚伪,处处都在折自己的福,福田靠心耕,跟真心相违背就在折福。所以大家看我长那么瘦,不是偶然的,这个是前二、三十年种下来的恶因,结的恶果。所以我现在要很努力的积德行善,说不定再过十年,我也会白白胖胖。我们从这些自己人生的体会,这些心境偏颇以后,折磨自己。不好的心态一起来,伤自己的身心,又折自己的福,对别人又没利益。

 

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是需要老师陪伴的,是需要父母、老师常常掌握非常重要的机会教育点。发考卷的时候就是非常好的机会教育点。今天,面对考得好的孩子,他的心在「考好」这件事情上应该往哪里引导?首先,感恩心。父母的养育,这么多科任老师的教导,还有很多同学热心的帮助你,所以你要常怀感恩的心。他每一次成绩好,就想着谁帮助了我,他也懂得谦虚,「都是某某人的功劳,不是我的功劳。」我们上一次去斯里兰卡,那个总统,人家要拿他的照片做胸章,他说你们可不可以拿我父母的照片做胸章?他就念着,有父母才有他,他不敢居功。我们古人懂,在《中庸》里面讲,「父为士,子为大夫」,父亲是一般的读书人,孩子是中央级的干部,父亲死的时候用读书人的礼来葬他,但是以后每一年都用大夫的礼祭祀他的父亲。为什么?告诉天下的人,这位离去的人为世间留下来一位栋梁之才,每一年祭祀都不忘他的恩德。所以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其中就是「知恩报恩,饮水思源」。那孩子考试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教育。

 

包含,他成绩好了,提起他的仁爱心。同学不会的,主动去帮助,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真相,当然老师要以身作则,老师也非常主动去帮助别人。诸位校长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我自己没有发现,每次带着班级,我们看到同事,鞠躬,很热情的跟他们问好。半年过去了,才发现,人家都说,「你班上的学生挺有礼貌的。」原来我们在那鞠躬,慢慢慢慢孩子看在眼里,也都对这些老师很恭敬。然后我们这几个老师感情愈来愈好,我们这几个班的感情也愈来愈好。所以老师的影响很大。老师假如主动的去帮助这些成绩比较差的孩子,老师就把仁爱演出来,小孩子心地清净,特别能感受,他马上能感觉老师的爱心,就带动了成绩好的孩子去帮助成绩不好的孩子。

 

我记得我们一位老师,他就说,他的老师非常有爱心,放假了还把成绩不好的孩子叫到家里辅导,还在家里吃饭。他是成绩好的,他去凑热闹,因为喜欢亲近老师。一个老师的爱心,唤醒多少孩子的爱心。相反的,一个老师假如分别心、大小眼,成绩好的就特别疼爱,成绩不好的把他放后面去放弃,全班的学生统统都心态偏颇。这麻烦了,误人子弟。成绩好的人愈来愈傲慢,成绩不好的人自卑,甚至什么?恨老师。恨老师之后变什么?反社会情绪。一个人最尊重的是父母跟老师,当父母跟老师做出伤害他的事情,他是最痛苦的,最后他的心就扭曲掉了,才会有反社会行为。一个人爱父母又尊重老师,决定不可能成为有反社会行为的人。我们只看到这些孩子在那里发泄,一把火把几台摩托车烧掉了,觉得他很可恶,可是这却是本来天真的孩子,为什么变成这样?不值得我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来反省吗?所以,老师带动仁爱心。

 

你看,老师又告诉孩子:「诸位孩子,天地间有一个真理非常可贵,就是『财布施得财富』。历史当中有一个人叫陶朱公,他是财神,这个故事讲过了吧?」讲过了。当底下的学生没有反应,你不要难过,因为科学家说,要讲二十一遍才记得住。所以大家没反应只是提醒我们,还没有二十一次而已。其实难不难过不在外面的问题,是我们的心态有没有调整。所以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我们自己的心动了,才是根本的问题。有修养的人面对极恶劣之人,他还是能包容;没有修养的人,处处都看人家不顺眼。所以不是外面的问题,是自己心的问题。包含成绩好的,你要让他用平常心去面对考试,不然得失心会很严重。刚刚讲到,我们老师告诉他,「财布施得财富」,还举历史故事。「法布施」,法是什么?你会做的题目、你的好的经验、你学到的经句,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你的智慧会愈来愈高。但是坦白讲,每一个老师讲这个道理的时候,学生听的效果不一定一样。为什么?跟老师做到的程度有关。你做到百分之百,你那个讲出来,学生非常能感觉得到;我们边讲心里还怀疑,那个力道就差一点。

 

像我在补习班,我当时大学毕业以后,因为要考老师,还要念一年的书,那考试也不好考,一百个人差不多考取七、八个人而已,还是很挑战的,但是我不怕。为什么?因为一年考不到,两年;两年考不到,三年;三年考不到,四年。反正我是不回头了,这个教育的事业我走到底了,所以我不怕,总有一天会让我考上。再来,绝大部分的人都有男女朋友,我没有,我专心,这就是我的优势。再来还有一点他们不懂,我有老祖宗保佑。因为我是要从事教育工作,要弘扬中华文化,所以祖先会保佑。我很顺利,四个多月就考上了。所以真的老子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因为我们才一点点善,老祖先的响应就非常非常的明显,所以也是给我们鼓励,怕我们这一点点的善心给灭掉了。

 

再来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你去爱护生命,你就仁者会长寿。因为你每一个爱护人、爱护生命的念头,首先你的身心都在太和之气中。还可以跟他们讲,「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你一个善的念头,你身体里面百分之七十的水都结晶得非常漂亮,哪有你不健康的道理?而当我们没有抓住这个教育点,成绩好的孩子会出现傲慢,不懂得谦卑;傲慢以后,会幸灾乐祸;再来,得失心会愈来愈重。重到什么程度?我曾经听过一位硕士生,现在是在大学教书,他说他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都是第一名。后来读研究所,那是各方英雄汇集,他的成绩一下跌到中间。他说他考完试,走在走廊上太郁闷了,都有想往下跳的冲动。这是我亲自遇到的一位大学老师讲的。但是他每一次有这个冲动,就想到他妈跟他奶奶。什么救了他?孝。多少人就是因为有这个孝,他不会寻短见,他不会贪赃枉法。

 

广东湛江走私案非常严重,其中有一位官员,他也是多次的挣扎,真的快控制不住了,最后有一个念头制止他。因为他的父亲是小学老师,特别重视名节。假如他真的贪污了,这件事情东窗事发,他的父亲会生不如死,就是他亲手杀了他父亲,最后他不敢。他本来还打算盘,反正我进去蹲几年,我孩子的大学学费都有了。坦白讲,这个算盘打得对不对?不对。第一,公务员领的都是十几亿人的纳税钱、血汗钱,都是民脂民膏。你这么一贪,这个是造大罪业,「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会殃及你的子孙,所以这个算盘打的是错的。横财必感横祸,这在经典里面都有讲到。所以孝让他逃过了一个大劫。当时他在谈这个话,他就说,我现在中秋节、春节,都可以跟我的父母和和乐乐,兄弟姐妹一起团圆,多亏了这个孝道才有今天,不然他就已经在监狱里面了。

 

所以这位大学的老师他给我们一个启示,成绩很好的孩子很可能心理不健康,就是这个得失,所以要让他转成平常心。考试是让我们去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调整种种态度。你调整了这些态度,陪你一辈子,你的学业会愈来愈好,你以后做事,事业也会愈来愈好。

 

再来成绩好了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嫉妒别人。因为他希望自己好,别人比他好,他就不高兴了。一个人有嫉妒心,一生他再有钱、再有地位,也不是幸福的人。所以这个时候,要让他转嫉妒的心成为见贤思齐的心,「见人善,即思齐」,这样的人生是天壤之别。见贤思齐者,每一天「德日进,过日少」,因为他随时在吸收别人的优点;但是嫉妒的人时时在跟人对立,在算计别人,这个人迟早是没有福报的人。所以当时我读到《朱子治家格言》讲,「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家考得好,要恭喜人家,要效法人家的优点;「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人家考得不好,你要安慰他。你还在那里高兴,「太好了,他考得比我差。」

 

考不好的,我们如何让他的心态正确?这就是长善救失,让他懂得自我反省,自我检讨。我是粗心了?还是临时抱佛脚了?粗心就是不专注,《弟子规》上「心眼口,信皆要」没有做到。我是不是临时抱佛脚?因为没有「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我是不是上课不够专心?我是不是没有主动请教老师?「心有疑,随札记」。那这一次考试就让他反思了这些问题所在,然后把它改正。这几个问题一改正,伴随着他一生这个态度,不得了!所以一个人怎么改变命运?从小就教孩子,「你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举一个例子给他听,了凡先生,延寿二十一年,没有孩子变有孩子,没有福报、没有功名,最后成为一个很大县的县长,这个都可以给他们信心。改掉坏习惯,「改习为立命之基」。

 

诸位校长、教育界的同仁,我们感觉云谷禅师是引导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高人,而且云谷禅师在讲话的过程,具备了教育者高度的智慧跟方法。您看他跟他娓娓道来,就像《礼记》里面讲的,「道而弗牵」,引导他,让他很自然的,引他入胜,引人入胜;「强而弗抑」,这个「强」就是鼓励他,不要打压他,一直在鼓励他,「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在鼓励他,「你一定做得到的!」再来,「开而弗达」,这「开」是什么?启发他,让他去思考,不要把他的悟门给堵塞。假如我们都是填鸭,一直压压压,到时候这个孩子不会思考、不会感悟。您看云谷禅师怎么启发他?他说我命中没有儿子,我命中考不上举人,考不上功名。云谷禅师问他,那你自己想一想,你觉得你应该考上功名吗?应该有儿子吗?这么一反问,就启发他反省。「余追省良久」,我想了很久,自己说,不应该。然后马上讲出来,我为什么考不上功名。考上功名的人都是有福报的人,我先天福薄,又不懂得积功累德;然后脾气又大,又常骂人。他自己讲出来了。这不就是「开而弗达」,启发他,然后让他自己反省。那整个反省,袁了凡先生完全清楚自己的问题,他就开始改过,他的命就转了。所以这个对话也值得我们教育界的人去感受,他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检讨,又形成一个态度,「宁为成功找方法」。我下次怎么考得更好,你陪着孩子思考,整班一起反思。然后,提升他的志气:没关系,「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然后又提醒他,你可以主动请教老师,你可以观察成绩好的同学,人家是怎么听课的,人家是怎么样用功的,他这个「见贤思齐」就学到了。这个是当学生考不好,你懂得引导他。当学生考不好而没有引导,这时候会出现什么?他会自我沮丧,自我放弃,得过且过;对他人,变成嫉妒别人,就不好了。所以我们看,从他一生去看,要长善、长孝心跟责任心;从一次考试也要长善救失;从每一件事,学生打架了,你也要长善救失;学生有好的表现了,要长善救失。为什么?「相观而善」,「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老师是学生的榜样,班级里面表现好的学生,也是全班的好榜样,那个见贤思齐的态度就变成你整个班的班风了。

 

从一开始,我们谈到教学,教师对于教学,他的目标是「为天下得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长善救失」,这是他的目标,决定不是只是为了薪水而已,所以老师才值得人家尊重。假如不为这些而为了薪水,那跟一般商人有什么两样?甚至于坦白讲,现在的商人,都比我们有教育使命的大有人在。我最近听到一句话说,学校变企业了,企业变学校了。为什么学校变企业?现在很多研究所的学生,叫他的教授叫「老板」,那不变企业了?但现在很多企业,就像我们居美馨叶总贤伉俪,他们很有社会责任,他们把自己的工厂拿出来,办伦理道德教育。那不是企业变学校?所以,现在这么多的企业家被尊重,也不是偶然的。那我们从事教育不被人家尊重,我们也不能去骂别人,我们要自重、自爱,我们要承传几千年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还有师道的精神。

 

学习者,他也要「长善救失」。学生的目标,我们第一个谈目标,他也是要成就自己的德行,也要「长善救失」,而且「读书志在圣贤」,他不断提升自己,目标要成为圣贤人。现在读书志在什么?(答:赚钱。)那这个偏了。他从要去为家庭社会尽道义,变成利欲了,那他走的就是会遇到很多身心、家庭种种问题的人生路。为什么我们一开始要跟大家分析,所有问题的根源就是人的价值观往利欲走,最后就是这个结果。

 

而且学生的目标是要开智能,《大学》之道里面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学习传统文化是愈来愈有智慧。止,止于我要做圣贤,「止于至善」,这是人生的目标。止住了,方向很确定,你不会心猿意马,你走的每一步都往这个方向。所以你立定了志向,很清楚,心不会妄动,就静下来了。假如追求物欲的人,今天要这个,明天要那个,静不下来。然后静下来之后,面对一切的顺境、逆境,他都觉得是来提升自己、磨炼自己的,他能安住在一切的考验。他遇到逆境了,他会想到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老天爷太看得起我了,他会愈挫愈勇。他有这样的态度,所以他不会被环境影响,顺逆皆安住,安详。人一安下来,安定下来,「因戒得定」,刚刚我们讲的,「君子有三戒」,就是一些做人的规矩,他有规矩了,「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有规矩,他的心是定的,他知道随时应该怎么做人做事。因戒就得定,他不会被财色名食所诱惑,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定到一定的程度,最后他本有的明德恢复了,就开智慧。

 

我们中国有一个名人,六祖惠能大师,他最后开悟了,他一开口就是经典,这些都是例子。包含民国初年,王善人老先生,东北人应该很熟悉他,他弘扬中华文化,尤其是女德。他老人家不识字,但是他孝悌做到极处,他守规矩,那时时念念就只有父母兄弟,定,不会被外在的物欲所诱惑,最后他无私无我,就为了要去救一个好人,智慧现前,就开始讲《大学》、《中庸》了。你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一点定性都没有,处理事情都是意气用事,没有智慧。所以学习的目标是要开智能。那话又说回来了,我们校长、老师们自己学了以后,智慧愈来愈高,身边的同事跟学生就羡慕,自自然然就跟上来学。

 

再来,我们第二个教学的基础,是教他学做人,教他人伦,教他天伦。而在人伦关系当中,依八德去处事待人接物。所以「人无伦外之人」,每一个人不可能离开这五伦关系,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他把这五种关系和谐相处了,他是幸福的,他一定是有作为的人。但现在没有这个教做人的基础的话,很可能会在这个功利社会变成基础是什么?功利。所以教出来的人都很功利,都首先想自己。大家假如去调查,每一个从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请问他先想的是什么事情?他会不会想,太好了,我二十二岁了,终于让我有机会回报国家、回报父母了。教人伦为基础的是这样。现在都怎么想?赶快赚到一百万,我要好好痛痛快快的享受人生。那就变成功利了。所以这个都是我们要很清楚,教育的基础要建立在哪,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内容: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这个八德,今天时间比较不够了。诸位校长、诸位教育界的同道,我后面还有「振兴师道」、「自我教育的重要性」,还有「教师的好榜样——至圣先师孔子」,这三个主题,我今天回大马,我回马来西亚,我会在那边就这三个主题跟大家做分享交流,把它录像下来,再传到我们居美馨,到时候提供给大家做参考。因为《弟子规》说,「凡出言,信为先」。我已经说要讲这个主题了,到时候都还没有讲,就很对不起大家。

 

我们刚刚谈的第三个重点,教育的内容,就是这些重点。伦理、道德,让人耻于作恶;因果教育,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报,让人不敢作恶,尤其行孝、行善不能等。这个是正确的教育内容,我们本末要抓准,不能做人没有教,变成都教知识而已,那这个就本末倒置。「德才兼备」,有德了,他所学的才能、知识为他的德所用。你只是会知识、有才华,没有德,很可能在家不孝父母,在单位反而会忤逆领导人。所以我们成语说「德才兼备」,没有说「才德兼备」的。

 

其实大家都做过领导人,我想我们讲一句领导方面的一个体会,可能大家都有感受,「良好的个性胜过卓越的才华」。你们自己在带这么多的干部,有没有遇过才能确实很高、脾气很大、很傲慢、跟人家很难配合,每一次都还得校长去跟他沟通老半天,虽有才华,弄得大家一个头两个大。良好的个性,他对人都有恭敬,会替人设想,哪怕能力还不算很高,他肯学,他慢慢会提升起来。可是一个人有才华,傲慢了,他要改掉傲慢比要他命还难,除非他真正明理,但明理有过程。这个是内容。

 

再来,精神,教育的精神,第四个重点。教育的精神,「因材施教」,「行行出状元」,而不是只有一个窄门,只有考试才是出路。首先我们老师要清楚,怎么「因材施教」、「行行出状元」,变成什么?考试机器。考试机器毕业了,变什么?工作机器,不会生活,不会夫妻相处。所以台湾有一个报导很大,「高学历高离婚率」。我曾经看过那个报纸是这样写的。他一聊他的专业研究,喀喀喀,一讲讲不完,可是不会跟另一半沟通,不会跟别人沟通,那他的人生还是会很痛苦。所以考试机器,他的悟性会被堵住。但是你假如是从德行去教他,他的悟性会愈来愈高,而且他以后的才能愈高,他愈能服务好他人。我看二O一一年道德模范,有一位孔子的后代,他那个创造发明都是破纪录的,他很聪明,他专业能力用得很好。更重要是什么?他有服务人的德行。现在人去设计杀人游戏,有没有创造能力?有,可是他贻害了多少孩子?他不懂得这个东西是害人。

 

再来,教育的精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有教无类」。面对每个孩子,都相信他们有本善,不差别待遇,一差别待遇,所有的孩子都生病了。而且教育是成就人,教育绝不是放弃人。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假如不能坚持「有教无类」,可能整个社会风气我们也染上了,变成放弃人了。考不好成绩的孩子就放弃他,那像我的话就被放弃了,你们要可怜可怜我。我跟大家讲,我以前成绩也不怎么样,所以我是属于「大只鸡慢啼」。大家学句闽南话回去,大器晚成型的,因为鸡很大,吸一口气要吸半天,才能叫得出来。

 

孩子都有明德,都会开窍,早晚不同,所以我们有这个信心。而相信学生要建立在哪一个基础上?「欲爱人者先自爱」,欲信任人者要什么?你要首先信任你自己,你每天跟自己相处,你都不信任自己,你还信任谁?随时你的信任都会变化。请问诸位校长、老师,你们有没有信心?(答:有)。现在有信心还是随时有信心?(答:随时)。请受我一拜。我是很没信心的人,所以我才会去问别人: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没信心才会问这个。其实对一个人身心最大的伤害,就是没信心。往往再难的事,只要你有信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但是只要没信心,再简单的事都会兵败如山倒。所以人只要起个念头,「我不行,我不能,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真的就一直退,兵败如山倒。

 

要建立信心,而这个信心绝定不能建立在随时变化的基础上。比方说,我的信心是建立在别人对我的看法,那他的信心会不会没了?今天这个人说他好,明天那个人说他不好,他不就像消了气的皮球了?所以信心不应该建立在这里。甚至于同一个人,今天说你好,明天会不会说你不好?那你不就没信心了吗?信心不是建立在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上,信心也不是建立在外在的条件上。比方说,像我有一阵子很没信心,因为我在初中的时候才一百五十几公分,跟我们班女同学一比,她们都比我高,每一次都把我压下去,我就没信心了。所以信心绝对不是建立在外在的物质跟条件上,不然也随时没信心了。比方说,你说,你看我乌黑的头发多漂亮,结果明年两根白头发,你就哭三天,你就没信心了。

 

所以信心建立在哪?建立在真理、宇宙人生的真相上。每一个人都有本善,都有明德,你的信心就不会动摇。其实我在明白这个真相以后,我从来没有否定自己过,我不跟自己打仗了。所以只想着什么?我怎么样去提升自己,我就不再怀疑自己了。因为有这个信心,我才敢去跟大家去分享传统文化,不然我高中的时候国文全班倒数第二名,四十四分。诸位校长、诸位教育界的同仁,你们没有一个人考过这种成绩?我大学联考中文不及格。但是因为知道老祖先决定不会骗人,所以我不会再否定自己,然后看怎么样想办法。所以我师长教我「至诚感通」,你用诚心去读经,你用诚心去分享,如有神助,不要害怕。我知道经典不骗人,师长不骗人,就有信心,就有勇气,慢慢的潜力就发挥出来了。

 

今天这节课就分享到这里。最后,也祝福诸位校长、诸位教育界的同仁,身体健康,很重要。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我们中华文化的复兴要靠大家。所以第一个,身体要健康,尤其校长,自己带头身体健康,然后关怀好同仁的健康。第二,也祝大家家庭和乐,家道都能承传两千五百年不衰,因为你们有孔子做最好的榜样。好,谢谢大家。

 

做孩子一生的贵人 |第6集|视频MP3文字|蔡礼旭老师主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3月25日22:32:0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75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