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就如同经上讲的含辉,没有发出来,他的光色还没能够发出来,可是内裡面确确实实已经在这个地方做修养的功夫,修心养性,养性就是养道。怎麽养法?一定要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彻底放下,才能得到感应道交。我们求感应,天天在佛菩萨面前祷告、礼拜、供养,能不能得到感应?也可能得一点,小!为什麽小?能感的力量小,佛菩萨所应的当然也就不大。感应道交,要用现在数学的名词,它决定是成正比例。我们有一分感,佛就有一分应;有两分感,决定就有两分应。怎样才能获得圆满的感应?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只有一个心,只有一个愿,为佛法,为一切众生。像清凉大师在这部经裡所说的,为续佛慧命,为普利一切众生,其他的什麽念头都没有,这个感应的力量太大太大。不必求佛,也不必求菩萨,什麽都不求,为什麽?你这个心正是佛心,你这个愿就是佛愿,你的心愿跟佛完全相同,那个感应力量是圆满的。求佛菩萨保佑我可不行,「我」这是烦恼,这是妄想,这是分别执着,纵得到感应,感应很微薄。决定没有为我,为正法久住,为续佛慧命,为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只要发这个愿,行愿相资,必定能得到诸佛如来满分的加持,满分的感应。
身心湛寂,外面就放光。接触外面的境界,当然最明显的是接触到一切众生。如果缘没成熟,这个缘是两方面,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大众,自己的缘没成熟,自己还没有能够悟入境界,我们讲《华严经》,这是华严境界,没入这个境界,没熟。可是我们的确每天在认真的修学,在充实自己,这就好比果裡面含辉,逐渐在长成。如果已熟,光色发现出来了,自己契入境界,智慧现前,德能也现前,就像果成熟一样,可以利益一切众生。我们看这个果,果成熟之后,果自己没有享受它自己,果都是供给别人享受。我们几个人看到花果有这种感受?花开了,我们可以说它自己也可以欣赏,很美!果成熟了都被别人吃掉了,它自己没享受。成果一定要奉献给大众,奉献给大众是真正的成就,因果就不虚。果要是自己来享受,给诸位说,没有那个道理。可是世间迷惑的人就很多,多生多劫修积的福报,这一生开花结果,得了大的财富,得了很高的地位。得大财富,得大的果位,他能享受多少?每天还是吃三顿饭,顶多吃五顿,晚上睡觉还是六尺床。就算他那个床做一丈,一丈,他身体就那麽大,他也不能把身体放大跟床一样,他做不到。中国古人讲的「日食三餐,夜眠六尺」,你还能享受什麽?累世修积的福报,在这一生当中真的叫空过了。
无论你用什麽样的心机,细细想想都是给别人糟蹋掉,家亲眷属糟蹋掉了,旁边这些近人糟蹋掉了。为什麽不把这些东西布施给一切众生?将福报与一切众生共享,你才叫真正有福报,你生生世世永远享不尽的福报。这个要是明白人他才懂得,煳涂人你给他讲他不相信,你给他讲,他说这个人不怀好意,要来骗我钱;给他讲真话,他还说我们去骗他,说我们不怀好意。最可怜的人是什麽?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得老人痴呆症。他有钱,又有地位又有钱,他一口气不断,躺在床上慢慢享受,一天三班护士来照顾他,往往一躺躺十几二十年,你看他花掉多少钱,这个花得很辛苦!这种情形,佛法裡头有没有救的?有,但是他不相信。那是他命裡有福报,有那麽大的福报,福必须享完他才会走,他没享完他不走。如果真正是明白人,他自己能同意,家亲眷属明白,把他这个财富拿去布施,去做这些慈善救济的事业,帮助那些苦难的众生,他就两个现象︰如果他寿命还有,他病就好了;如果他寿命没有了,他很快就离开这个世间,不再受病苦,都是好事。但是我们看到这些现象不好意思说,说了是什麽?这个和尚不怀好心,来骗我们。我们是真明白,真能够帮助他解决,看到他必须要躺在床上受罪。
我们明白之后,果决定是给大众享受,这是真实的果报,这个有意义、有价值。在花报裡面,自己可以欣赏,当然也供给别人欣赏。尤其是菩萨们,菩萨就是觉悟的人。说这部大经,总希望每一位同修都觉悟,人人都做菩萨。菩萨的生活,菩萨的工作,菩萨的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与「如」相应,与真如自性相应,或者说我们讲的与「大方广」相应。大方广还难懂,我们再换一句话,与清淨平等觉相应,这就行;或者我们落实在事相上,与六度、四摄相应,我们得的果就是菩提之果,就是佛果。所以果跟花间列在一起。
本经经文裡头有说:「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大地生长许许多多的树木,我们心地裡面有妙法树。清凉大师为我们说明这妙法树,「信是种」,树的种子。桃树,桃核种子能长成树。菩提树的种子是什麽?信,信心。你看《华严》一展开,信、解、行、证;淨土三个往生的条件,信、愿、行。信是种,是佛种,菩提树就是讲的成佛,成佛的种子,信心。「慈悲是根」,一个人没有清淨信心,没有慈悲心,他怎麽会成就?好像植物,没有种子、没有根,再好看也不过像我们现在台上摆的假花、假树,不是真的。虽然有几盆真的,盆栽长不大,几天不照顾就枯死了。由此可知,我们在菩提道上要一帆风顺,要真正有成就,你要有根,你要有种子,你没有信心怎麽行?没有慈悲怎麽行?佛法裡面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就是博爱。大慈悲心,清淨心裡面生出来的,平等心裡面生出来的,对一切众生没有任何条件。这个对我有利益我就喜欢他,那个伤害我,我就讨厌他,这个不可以。恭敬你的、爱护你的、帮助你的,你对他有慈悲心;毁谤你的、侮辱你的、陷害你的,你对他还是有慈悲心,你这个慈悲才叫有根。如果慈悲有分别、有差距,这个慈悲是假的,不是真的。
我们要学如佛一样的大慈悲心,对于九法界众生一律平等,没有差别。佛在经上,我们也看到,举的故事让我们在这裡面领悟平等的境界。施主供养一钵饭,很好的一钵饭,菩萨把它分成两份,一份供养佛,一份喂狗。我们想到,这什麽意思?生佛平等,他来做这个样子给我们看,对佛的那种恭敬心,对畜生这个恭敬无二无别,我们在境界裡应当如是学。所以慈悲非常非常重要。
从慈悲裡面生出智慧,「智慧以为身,方便为枝干,五度为繁密,定叶神通华」。他教我们看树,这树教我们,树表法,树教我们,智慧是身体,方便是枝条、枝干。这棵树长得非常茂盛,茂盛是讲事上面的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个五是事,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六度少个般若,般若是身。五度都离不开般若,枝干没有离开根本。将树身比成般若,枝干比成其他的五度,枝干没有离开树身。将禅定比喻作树叶,将德能比喻作花,将一切智比喻作果,果是一切智。这个一切智是后得智,权智,前面那个树身叫根本智。《般若经》上讲得很好,「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果表无所不知,身表无知,无知是根本智,无所不知是后得智,根本智起作用无所不知。
后面还有两句,「最上力为鸟,垂阴覆三界」。树上有鸟,鸟是什麽?鸟是最上力,如来果地上的十力,十种特殊的能力。其实那个十也是表法的,真正的意思是如来果地上圆满的能力,这就好比是鸟。树荫垂覆下来庇佑三界,三界是指六道,六道裡面一切苦难的众生,这是佛法教化的对象。由此可知,佛门裡面所讲种种表法的艺术,确实达到艺术裡面最高的境界,不是祖师随便说的,都有经文做依据。这些文句在《华严经》第五十九卷,往下我们都会读到。可见得祖师大德给我们讲解经文不是随随便便自己说出来的,不是的,都有经文做依据。
再看底下第三段,『其树周圆,咸放光明。于光明中,雨摩尼宝。摩尼宝内,有诸菩萨,其众如云,俱时出现』。这是第三小段,第三小段有三句,说明「妙用自在,利益无边」。第一句,依真实智慧教化一切众生,这就是佛家常讲放光的意思。佛家迎宾接客,请你到我们这个道场来普照,普照就是放光普照,意思就是以智慧来开导大众,智慧来开导大众就是放光普照的意思。由此可知,佛法的修学,自始至终目标就是智慧。智从哪裡来?智从定中来。换句话说,你心要不清淨、要不定,哪来的智慧?再告诉诸位,智慧是本有的,不是学来的。你所学习的东西不是智慧,我们现在一般人讲常识,你所学得来的是佛学常识,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从清淨心裡面生的,清淨心就是禅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