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定弘法师)讲 无量寿经(第5集 有视频)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无量寿经评论1阅读模式

 

『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这四句是圆圆满满的含摄了淨土法门。前面「安住一切功德法中」,这是讲专修;这裡讲的「游步十方,行权方便」是专弘,专修专弘这个法门。行权的权是权巧,权巧方便,把这个无上第一、究竟圆满的法门介绍给一切众生,这叫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佛法藏是一乘果海。佛在《法华经》裡面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一乘法就是佛的,佛乘;二法就是大乘、小乘;三就是所谓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佛在《法华经》裡告诉我们事实真相,实际上只有一佛乘,没有什麽二乘、三乘。你要入一佛乘,就是入佛法藏,你能够究竟彼岸,就是你能够圆满无上菩提。怎麽样去做?你能念这句佛号,你就能达到。这个佛号是整个如来究竟圆满的果法,是一切功德法藏,一切法藏就融汇到这一句佛号当中。你能念这句佛号,你就入佛法藏,《华严经》裡讲的念佛成佛。这样殊胜的境界,要是修其他法门,恐怕你都没有下手处,你怎麽修,怎麽入佛法藏?难!这个法门容易,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你就成就了。底下经文,我们继续看:

 

【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

 

这是讲菩萨他受用。前面是讲自受用,这裡是讲他受用,他受用是帮助利益一切众生的。菩萨除了自己成就功德智慧之外,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这个帮助是没有条件的,佛经裡面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条件的。你问,为什麽佛菩萨帮助众生不讲条件?咱们世间人好像不能理解,帮助人都得有个条件,都需要问问到底得到什麽好处。佛菩萨没有讲究这个,为什麽?因为同体大悲,他看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的,既然是一体,何必要讲条件?就像左手要是痛了,你这右手去抚摸它、去帮助它,难道还讲条件吗?不会,因为是同体,因为是不二。这是佛菩萨已经证得这个境界,知道自己跟众生确确实实是一体,所以他无私无求的、尽心尽力的来帮助众生。帮助众生这就是度众生,众生迷失了事实真相,佛菩萨就帮助他们破迷开悟,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他就能离苦得乐。

 

佛菩萨度众生也是度自己,因为自他不二;不度众生,换句话说,也不能度自己,自己也不能够得到圆满成就。这个道理我以前听师父讲了很多次,但是没真明白。有一次给师父点化。我二OO六年底辞掉了工作,跟师父老人家来修学,我就有一个心愿,很想能够找一个很安静的地方,远离尘世,闭关修行,能够早点证得念佛三昧,早日成就,至少得拿到往生把握,那时候才出来度众生,我有这个想法。但是师父好像常常考验我,常常让我去这儿、去那儿,譬如说国际上的宗教会议,师父就让我去代表参加;然后哪个地方请师父讲经的、讲课的,师父也让我去代表。我愈想清淨下来,好像愈跑的地方多。有一次,因为困惑很久了,我就忍不住就请问师父,那是在马来西亚,师父带着我跑到马来西亚去,吃早餐的时候我就问师父,我说,「师父,现在自己功夫没到,没开智慧,是不是应该闭门清修,不要出来,能够把自己修成就了,然后再出来度众生?」结果师父就给我棒喝一句,等你成就了,恐怕这世界都毁灭了。我当时没听明白,我说,「师父,您不是说自他不二吗?我们成就自己,不也就是成就众生吗?自己成就了才能成就众生」。师父说,「对,你成就众生也是成就自己。你还是有二,你没有不二」。师父讲这个话,我似懂非懂,当时还没明白,但是反正师父教我怎麽做就怎麽做,自己不要有什麽想法。

 

到后来,到今年年初,有一个事情,我终于好像豁然明白了。是什麽?我父亲年初的时候,我接他到身旁照顾他,那时候我还在云南,我请他来,他也很高兴,来看我。结果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气候他不太适应,结果得了感冒,感冒之后很快就转成肺炎,一个晚上一个晚上的咳嗽。结果当时我们带他去看医生,打吊针,好像都没什麽效果。这真的是挺麻烦的,老人家来这裡本来欢欢喜喜,结果得了这麽一场病,他老人家也很烦恼。我晚上就照顾他,陪着他,他晚上咳得不能睡,我晚上也不睡,我就坐在他旁边,他需要照顾,我就照顾,他不需要照顾,我就坐在旁边念佛。当时过了二、三个晚上,我看他很辛苦,我就在佛前祈祷,发愿祈求佛菩萨加持,我代我父亲受这个病苦,让他病苦减轻。结果真的,愿可不能随便发,一发,真的我也得了肺炎,我也咳得一晚上一晚上睡不着,两个人就对咳。大概真的他的这个病苦分给我一些了,我有了这个负担,他的负担就减轻了。后来我们就请了一位老中医,给我们开了药,两服药,他就好了。我自己知道我是给他代病,所以我就乾脆不吃药,结果他病好了,我的病也跟着好。这个事情让我好像明白了不少,什麽叫自他不二。当我们真正发起真诚心为父亲代受这个业报的时候,真的父子是一体,你就真的能够代他受,真的可以帮他消除业障。自己受点苦不在乎,如果能够代父亲受,所谓父债子还,理所当然,也很好,很甘心。

 

佛法教我们,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既然能够代父亲受苦背业,我们为什麽不把心量扩大,为一切众生受苦背业?我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我也在佛前发愿,我发愿愿代一切众生受苦,尤其是三恶道的众生,他们的苦比我父亲的苦要苦多了。饿鬼,那是千年受飢饿的苦报,地狱更不用说了,畜生也是遭宰杀的痛苦。菩萨发愿,都是愿代一切众生受一切苦,所以我们要真正发起这个心。结果这个心发了之后,没想到没过多久,我就有这个因缘去受菩萨戒去了。受菩萨戒,首先第一个你得发菩萨心,虽然你没这个境界,没这个功夫,但是你也得有这个心才行,至少你也是叫做初发心的菩萨,小菩萨,那也是初发心。愿代一切众生受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你真发起这个心,你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菩萨。但是这个菩萨自己生死烦恼还没了,初初发心,但是难能可贵,你只要认真修行,把修行的功德迴向给这一切众生,真的可以帮助他们消除苦难。

 

等到你往生极乐世界,你乘愿再来,你能够像这些菩萨一样,你可以真的很自在的广度一切众生,众生应以什麽身得度,你能现什麽身而为说法。《法华经》上面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佛身得度者,他能现佛身而为说法,这裡经文讲的『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就是讲应以佛身得度就现佛身而为说法,这是举一个例子,「普门品」裡面讲三十二应,他是应佛身。佛身都能应,其他身当然都能应。这是讲到这些大菩萨们可以示现种种身来普度一切众生,而且在无量世界去化身,不是光一个娑婆世界。这个功德之殊胜不可思议,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能做到。现在我们要发这个心,你这个心没有,对不起,你往生不了,这叫菩提心。现在是叫有心而无力,但是往生之后,你有心也有力,那个心是一个心。这个我们要明白,要敢发出这个心,这叫大菩提心。当然菩提心的根就是孝心,所以为什麽先要修三福,三福第一个是孝养父母,孝道是菩提道的根本。我也是从这裡得到的觉悟,这才明白师父讲的「自他不二」到底是怎麽一回事,真的是可以不二。这一句是总说,「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是讲示现成佛。底下的经文是别说,细说告诉我们怎麽样来示现成佛,一般经上讲「八相成道」,这裡就有体现。我们看经文:

 

【捨兜率。】

 

我们一句句看。这一句是八相中的第一相,这是佛还没有成佛之前,他的身分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叫补处菩萨,就是他是后补佛,等着因缘成熟的时候,他就补佛位来成佛。像我们现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弥勒菩萨现在是后补佛。释迦牟尼佛没成佛之前,迦叶佛时代,他之前的佛是迦叶佛,当时释迦牟尼佛也是补处菩萨。这些补处菩萨统统都住在兜率天,这是一个规矩,就好像从前帝王时代太子一定要住东宫,不能住其他的宫,是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问,补处佛为什麽一定要住兜率天?你问这句话就好像问,太子为什麽一定要住东宫,不住南宫、西宫、北宫?这都是表法的意思。因为东宫是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这代表太子即将要继位,如同初生的太阳一样。如果你让他住西宫,这麻烦了,太阳要落山了,没上台就已经下山了。这个表法的意思我们要懂。兜率天也是表法,『兜率』是梵语,翻译成中国的意思叫知足,或者叫喜足,欢喜、知足。等觉菩萨住在兜率天,它表这个法,就是一定是知足的人才能够成佛,如果还不知足,就不能成佛。不仅对于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心,你知足,而且对出世法也没有贪心,这真正永断贪心,你就知足了,你才能够成佛。所以,补处菩萨一定住在兜率天。这是他要降生的时候,降生到人间,所谓「捨兜率」,他离开兜率天宫,下降到人间来。下面经文是:

 

【降王宫。】

 

这是八相成道的第二相和第三相,它包含着投胎和出生这两个相。佛要示现成佛,一定要示现跟我们一般人一个样子。他为了教化众生,所以他也示现跟人一样,有出生、有长大成人,然后出家行道。如果他从天宫下降来,他不是投胎的,他是好像从天而降的一个天神,那众生看到他,觉得你这是天神,我们没办法跟你学。他也就没有这个信心、没有这个勇气来学佛道。佛来这裡示现,他也示现是父母所生的,我们也是父母所生的,他能成就,我们为什麽不能成就?这个修学证果的勇气也就能提升起来,投胎有这样的用意。所以,佛他是人,不是神,他是一位老师,跟我们普通人示现的一样。当然,他虽然示现的是普通人,但是他并不普通,他是等觉菩萨。然后,他出生在王宫裡面。佛降生在世间,他不是随随便便降生,他一定选择大富大贵的人家,王宫。为什麽?因为富贵都是世间人所求的,世间人辛辛苦苦一天到晚都在忙着求富贵,但是佛示现他已经得到了,天生就有这个富贵了,然后他把它捨去,世间人所追求的我不要,这是给众生非常好的提醒。说明什麽?富贵并不能使我们真正快乐、真正幸福。世人迷惑颠倒,才会追求这个东西,菩萨觉悟了,他把这个放下。就像释迦牟尼佛,他是太子,即将要继承王位,可是他出家,他不要这个王位,这都是提醒。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他不示现贫穷的身分,也有一个道理,就是不要让人讥嫌,看到「你这个人这麽贫穷,你去出家修道,当然了,你出家能够很多人恭敬你,你还是搞名闻利养的」,这会有讥嫌。出生在王宫,他不会有这个问题,他已经是所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他名闻利养具足了,他不会求名闻利养。下面经文:

 

【弃位出家。】

 

这是第四相。菩萨他示现做太子,他本来可以继承王位的,可是他不要了,把富贵统统捨掉,这是告诉大家,世间富贵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出家人他们能够修道,身心清淨,这才是真正的福。所以,福要清淨的,叫清福,这才是好的。世间人所追求的叫红福,红福也是福,但是我们一般讲福气,「你福气很大」,福后面还有个气,你享福还得受气。这真的,你看很多大富大贵的人他受气,那不是真正的福,不如那个清福好。底下经文:

 

【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

 

他把王位捨掉了,出家修苦行,去学道。他是等觉菩萨,甚至可能是古佛再来示现的,也示现像普通人一样出家要求学,学很多外道的学问,跟着很多的世间善知识学,也学得非常用功,所有的法门、所有的学问,他都学到手了。这是什麽原因?他『作斯示现』。就是示现一个道理,这些外道学到最后没有结果,世间法不是究竟法。他统统学会了,然后他要到菩提树下去打坐。打坐是什麽?把所有平生所学统统放下,然后他夜睹明星,豁然大悟。他做这个示现,告诉我们,世间这些学问,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哲学,甚至所有的科学,统统解决不了生死的问题。一定要什麽?你要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才能够把生死问题解决。所以,开悟这种事情跟你学和不学都没有关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是他学了很多,什麽都学会了,然后放下。他不放下,他不能开悟。

 

我们中国历史上,唐朝也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六祖惠能大师。他什麽都没学,一个不认识字的樵夫,根性很利,去拜见五祖,结果五祖给他点化,他就开悟了。他什麽都没学,他也能开悟,证明开悟这个事情跟你学和不学没有关係。关係在哪?你要能放得下。你放下了,你就能够开悟。你所学的,当然也不是白学,你所学的学问统统变成你度众生的方便智慧。但是如果你不肯放下,那你所学的就变成你的所知障,反而障碍你开悟。学得愈多,反而障碍愈大。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知道学的目标是要放下,这是实学。

 

放下之后,释迦牟尼佛开悟,证得佛果了,然后开始做什麽?讲经说法。讲经说法就是做教育的工作。教育实际上不仅是言教,还有身教。释迦牟尼佛的言教,他是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馀会,这是言教,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身教。身教从什麽时候开始的?决定不是说从鹿野苑度五比丘讲经开始,不是,从「捨兜率,降王宫」就开始了,这些统统都是他的身教,做这个示现。『顺世间故』,「顺世间」就是给世间人做个榜样,教化众生。再看下面经文: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1日19:48: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767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