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吉凶祸福观—由论语讲要说起(1) 唐瑜凌老师、林蔚芳老师(第11集)

因为我们时间还剩下几分钟,我要请道师来帮我们指教指教。

 

悟道法师:我们非常感恩唐老师、林老师给我们做这么精辟的讲解。我也是跟大家一起来学习的,谈不上指教。学习了,听了,我个人感觉的一点心得,跟大家一个分享。就是过去我都是听师父讲经的,很少听到儒家的。也知道儒释道三家道理都是相通的,怎么通呢?实在讲也不清楚。今天这堂课,我们听唐老师、林老师的一个对白、一个分析讲解,现在总算有一个具体的体会。如果没有高人指点,我们自己看也看不出门道。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所以文字里面它有很关键的,如果我们没有善知识来指导,往往自己会被误导,自己去看也会误解经里面的意思,曲解、错解。像刚才唐老师也提到宋儒,我看《论语讲要》、《讲记》,我们李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他真的是我们当代的大善知识,我们老和尚的经教是跟他学习的,他给我们点出来,宋儒的问题在哪里,我们一般人看也看不出来;善知识一指点,我们就恍然大悟。刚才重点就是事奉鬼神这个事情,解释很多,宋儒说没有鬼神,那个虚无缥缈,所以孔子不正面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般听起来好像也满有道理的。如果没有善知识给我们指点,我们好像宋儒讲的也对,就搞成现在的无神论。刚才我们听到唐老师讲的一个重点就是,如果没有鬼神,问这个事,怎么去事奉鬼神,那就没有意义了,没有的,还问那个干什么,怎么去事奉?事奉那个没有的东西,问这句话就没有任何意义;就是有,才问怎么去奉事。

 

讲到能奉事人,才能奉事鬼,这个是讲得,我感觉是最贴切的。因为我们人总是要求佛菩萨加持,但是我们人没有做好,怎么求也没有感应;因为就是在人事上做好了,求佛菩萨、鬼神,那就真的有感应。像我们读《地藏菩萨本愿经》,我常常给同修讲,我们读了这个经,要去修、要去做,不是读一读就没事了。如果我们读了之后能够解其义,能够在生活当中去修,把它做到,那跟佛菩萨就感应。因为你在现实的人生、人事上,你真这样依教奉行,这样就有感应。像《地藏经》讲的,「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我们怎么来跟这些人讲?我们总是要去做。做了,那些人他会接受吗?没那么简单;如果那么简单,地藏菩萨不会说,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

 

我也得到一个实验,我在台北双溪,我们那边只有一、二户,都是在打猎的,我就用《地藏经》做了好几个招牌放在路口,「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我那一天听陈永信居士给我讲,他说有一天他去找那个,我们那边有一户邻居都是在打猎的,山下有几户,他说他们看到那个,心里很不爽,看到心里很不爽。我说不爽还是要给他看。陈永信给我讲,他说他们去抓了两只野生动物,他偷偷把牠放掉了,放了两次,我说你会增福延寿。这个就是人事,我们今天大家在这里上课,这个就是人事,怎么事奉大家;大家怎么来相处,过这几天。大家能够相处好,人协调好了,就知道怎么去事奉鬼神;如果人都搞不好,那鬼神肯定也搞不好,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人敬事敬物,「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刚才也听了唐老师的解释,他这个意思就是敬事敬人,就是我们给人家办事要有信用,让人家放心。你办事,他放心,这个人得到人家的信任,他就有前途。如果你找一个人,他办事让你不放心,到时候他不给你办,下次你找他,你也怕怕的,会不会像上一次一样?这很自然的。那你这样,兄弟就没有了,能帮助我们的人就没有了。所以你帮人,要人家安心、放心,人家就信任你,你走到哪里,大家都需要这样的人。你需要一个让你不会放心的人来替你办事吗?全世界只要是人,大概没有这样的人,除非他头脑有问题。如果一般正常人,大概不会的,就是你一定要找一个牢靠的。这样的人走到哪里,他都有兄弟,洋人也能通,蛮夷都能够通、都能够相处的。所以这是做人敬事,这个非常重要。这个道理很深,我只是一个粗浅的体会提供大家参考,我们还是听唐老师他们专业的来给我们分析、解说。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死生,这个是像禅宗参禅一样。其实这个话就是大乘经讲的不可思议,你不可以用思惟、不可以用议论去讨论这个事情,你用思惟、议论去讨论,也没有答案的。过去生还有过去生,未来生还有未来生,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终了,这个用我们研理思惟都没有答案。套一句禅宗的话,就要去参,参透你就开悟了,你就明白了。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告一个段落,我们大家休息一下,下一堂课再听唐老师来给我们做精彩的讲解。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12日14:23:1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793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