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学佛的人懂得这个道理,那个临命终的人决定不要去碰他,八个钟点之内决定不可以碰。为什麽?怕他生瞋恨心,给他助念来帮助他,断气之后八个小时才可以动他。诸位晓得这要多大的福报?现在你看在医院裡头,一断气了,十分钟之内马上就送到太平间去。还要急救,本来已经痛苦不堪,再一急救,七窍流血,那简直是糟蹋人,那个人怎麽不生瞋恨?恨透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佛最后那一关很难过,一定要有人照顾,不要去遭受这个罪业,不要把自己一生所修的在临命终这一刹那之间全都给毁掉。像这种事情我看得太多了。忍辱要在平素修,尤其是不如意的境界,冤家对头相遇,这是我们最好的因缘。没有这个环境、没有这些对头,你这个忍辱从哪裡修起?没法子修。所以你别看好像受气,某人天天受人家的气,受气的时候不发脾气,心平气和,这个气受完大福报来了,为什麽?业障统统都消掉了。
俗话有人说所谓叫「傻人有傻福」,傻人他什麽都得忍受,他什麽都不在乎,人家骂他几句他还笑笑的,打他几下他也对他笑笑的,你看得出他有福报,这种人后来一定有大福。凡是小小的不如意就暴躁、就发脾气,给诸位说,这个人没福,纵然现在有福,将来没福,为什麽?不是福相。福相是如何忍辱,这是福相!所以我们相不相信?懂不懂这个道理?真信、真明白了,我们当然肯修,才成就自己无量功德。内有忍辱心,外才有柔和相,这个在佛法裡头第一重视。从哪裡看起?你看佛寺,佛寺正殿的建筑,第一个山门就是天王殿,你一进山门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弥勒佛,弥勒佛就是教你忍辱。弥勒佛肚子很大,能包容、能忍,笑咪咪的,那就是柔和忍辱相。弥勒佛放在第一个门的当中,叫你一见面就看到,就是教你,你不是想学佛吗?头一个就是修忍辱。所以教给我们,生平等心,成忍辱相。
「信解行精进,是菩萨道」,不论是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我们一定只有往前进绝不往后退。说到这个地方,修行不能说选择地方,我要找一个好的环境来修学,那你要没有环境你就不修了?这不能找的。境遇,俗话说得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选择什麽?能够会随自己的心愿,有选择的馀地吗?没有,决定没有。这个命裡面属于事事不如意,在这个环境不如意,好了,我就换个环境,那个环境比这个环境还糟糕、还差。我自己就有这个亲身的体验,我不晓得你们诸位同修有没有这样的境遇?有没有这个体验?我由于亲身的体验,所以我才对佛法深深的相信,没有话说,确实如此。所以到以后怎麽样?一切无有选择,心定了,随遇而安。真是像从前嘉章大师所讲的,统是佛菩萨安排的。你既然是修道,真心修道,你的环境全是佛菩萨给你安排的。所以说不怨天不尤人,这样才能保持住自己精进不懈怠。环境没有选择,好环境是这麽做,恶劣的环境也是这麽做,决定不改变。这就是精进是入道的因缘。
「信解修禅定,是菩萨道」。深禅大定在念佛法门裡面讲的是理一心不乱。要怎样才能达到?要勤修、要不懈怠才能够达到,我们自己要努力、要精进。至于有一个共修的道场,跟诸位说,那与自己没有关係,自己没有道场也是这样子做。譬如我常常给诸位提起的,我们总希望说一天至少能够有四个小时讲经,能够有八个小时念佛。这个环境对于我来讲无所谓,为什麽无所谓?我每天不止四个钟点看经,也不止八个钟点念佛,与我有什麽相干?不相干。有这个地方怎麽样?就是别人有福,不是我有福,这个道理要搞清楚。是大家有福了,能够把我这个方法提供给大家,能够有这麽一个环境大家在一块共修。有没有这个环境与我丝毫没关係。再跟诸位说,对我自己来修的时候,没有比有要好,为什麽?有这麽一个环境,人多,人多心就杂。至少怎麽样?这个人对那个人有意见,来告状了,你总还要说几句话安慰、调解。要是没有这个道场,这个事情没有了,这心一天到晚多清淨。就说明什麽?古德所讲的,「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无事好!你看庞居士他老人家所启示我们的,就是「好事不如无事」,这是真正修道人,这是给我们的启示。
自己心裡到了真正无事,看众生的成就也生欢喜心,看大家的成就。所以一个道场的建立,给诸位说,不是佛的力量;如果是佛的力量、菩萨的力量,佛菩萨大慈大悲,那多少丛林都给我们建立,不是的。诸佛菩萨都是好事不如无事,都是这样的。大道场、大丛林的形成是众生的福利,众生有福报,这个道场成就。众生有福,那些好事不如无事的人也得要牺牲一点,出来给大家服务,就这麽回事情。佛菩萨也不能说不来服务,这个也讲不通的。所以众生有福报,佛菩萨就来,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就感应道交。佛菩萨不攀缘,不找事做,这是诸位要记住,我们不找他,他不会来找我们的,他心清淨,没事;但是我们去找他,他一定会答应的,不会拒绝的。所以有感就有应,因为他无心。就像我们敲磬一样,磬是无心的,不敲它不响,敲了就响,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会说叩了它不鸣,没这个道理。诸佛菩萨的心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一定要以福德因缘去感,诸佛菩萨才有应,我们自己修一定要懂这个道理。信诸佛菩萨,也相信自己,自己的心要清淨、要平等,这就是深禅大定,不懈怠的精进努力,就是修一心不乱。
「信解智慧,是菩萨道」,智慧是什麽?智慧这是博览经典,通达事理,而不着相,这个才是智慧。如果着了相,在佛法裡面讲叫聪明,世智辩聪,那反而成了障碍。禅宗的教学就是怕人堕落到世智辩聪,所以他在没有开悟之前不准你看经。看经是好事情,但是什麽?怕你着相,怕你落到世智辩聪,这个麻烦就大了,再回头很困难。所以到你开悟之后才准你看经,开悟之后才准你参学,参学就是到外面,所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种境界都去看看,到那裡头去历事鍊心,实地去观察、了解,鍊什麽?鍊不动心。样样都清楚,心裡清淨不染、不动,这才是成就;心裡头还有染、还有动,自己要晓得,立刻退回来,不可以参学,那是成了障碍。所以修行人自己要明白,这个事情没法子请教别人的,请教别人的,真正善知识说真的话,你反而讨厌他,忠言逆耳你听不进去;遇到恶知识奉承你,你还迷惑颠倒。这都是我们自己应该要留意的、要认识的。所以这信解两个字太要紧了。
这一段今天时间到了还讲不完,只讲了一个「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还没有讲到。好,我们就讲到此地好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