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我在美国许多道场,我都劝大家用这个方法,他们告诉我非常好。在一块共修,虽然在一块共修还是各人修各人的,只有念佛的音声、音调统一,其他的都随自己的方便。这一个念佛堂划成三个区域,当中对佛像这个部分拜佛,拜佛的区域;靠佛堂两边,靠墙壁,静坐的区域;拜佛跟静坐当中是绕佛的区域。你喜欢绕佛,你走绕佛这个道。你绕佛累了,想坐坐休息一下,你止静面壁,面向墙壁你就坐下来。出声音念佛只有绕佛的人出声音,止静的人不出声音,默念或者是金刚持,口动不出声,养神、恢复体力。拜佛不出声,听佛号声音,或者是一句佛号一拜,或者是两句佛号一拜,拜佛快慢都随你自己的方便。
这个方法比什么都好,真的是老少咸宜。老年人体力差,拜佛的速度很慢,年轻人拜得很快。如果你要敲引磬,同时拜下去同时起来,有的时候年岁大的人跟不上,他就生烦恼。所以我们没有引磬,各人拜自己的,统统没有压力,欢喜!非常适合于现代社会,着意就是不取无益的苦行,这个苦行对我们实在讲没有利益,我们不取。
「喜」觉分,「住真法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真法喜,是你修学功夫得力,这个喜悦是从内心里头流出来的。「颠倒之法而喜」指什么?指外面的刺激,世间人五欲六尘的欢乐,欢乐场、世间的夜总会。我大概在二十岁的时候,那时候刚刚离开学校,曾经在上海住过四个月。晚上朋友们常常一起去逛夜总会,那个夜总会里就是「颠倒之法而乐」,这些场合。歌舞的场合、戏剧的场合,这些都是依颠倒之法而喜。
住真法喜,依圣贤教诲修行,修行里头有法喜,功夫得力就有法喜,得定、开慧。研究经教里头也有法喜,契入境界,法喜充满。世间圣贤读世间圣贤书契入境界,夫子讲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依正法而生的喜悦。七觉支里的喜,不是我们一般人的欢乐之喜,不是这个意思。那个喜乐不能叫觉支,跟菩提不相干、不相应,决定要跟戒定慧相应,要法喜。
第四个是「除」觉支,除是断除,「断除诸见烦恼,不损真正善根」。这个要懂得!怎么样把烦恼断掉又不损真正善根?这个地方你一定要懂得。佛在经论里面讲得太多太多了,我们也听得耳熟,「烦恼即菩提」。你看七菩提分,烦恼就是菩提。烦恼要是断掉,菩提不也断掉了吗?那你善根就损掉了。「断除诸见烦恼」,这个诸见是邪见,又「不损真正的善根」,这是什么?转烦恼成菩提;烦恼没有了,烦恼变成菩提,是这么一回事情。
怎么个转的?这里面就是觉跟迷,迷了的时候是烦恼,觉悟之后是菩提。我们举一个最容易体会的例子,几乎每个同学在一生当中都会遭遇到,别人有意无意毁谤你,你听了很生气,这就生烦恼,他毁谤你,你接受了。你心里面生瞋恨,还要想方法去报复,这就生烦恼。如果你觉悟,你就不在意了。再严重的毁谤,你会念阿弥陀佛,我常说你会感谢他。为什么?替你消业障!你看烦恼没有了,菩提生起来了。诸如这种例子,一念觉、迷,一念觉,烦恼就转成菩提。
最严重的灾难,像佛经里面讲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这是最严重的灾难。那真叫冤枉!忍辱仙人一点过失也没有。歌利王为什么会生气?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瞋恨心,把忍辱仙人处死?这段故事详细记载在《大涅槃经》里面,《金刚经》只是引用一下,没有细说。歌利王带着许多文武大臣、宫中的眷属去打猎,这也是很值得高兴、很兴奋的事情。带的有宫女,宫女遇到忍辱仙人,看到这个人在山里头修道、苦行,很好奇,向他问候。忍辱仙人为她们说法,她们闻法非常欢喜。歌利王发现了,当然里面也有些冤家对头,说这个修行人是个假的不是真的,调戏宫女,国王听了非常生气,处死刑,凌迟处死。
这是最大的冤枉,最大的侮辱。忍辱仙人觉而不迷,不但不恨他,没有一点怨恨心,忍辱波罗蜜圆满;没有一丝毫报复心,持戒波罗蜜圆满。感谢歌利王,发愿将来我成佛第一个度你,这不就是「断除诸见烦恼,成就无上菩提」!不但是不损,还成就无上菩提。我们要记住,逆境恶缘常常遇到,遇到之后你想想佛菩萨给我们的示现,教我们怎样处逆境,怎样处恶缘;要学诸佛菩萨高度的智慧,转烦恼为菩提。
下面一个是「舍」觉支,「舍所见念着境,永不追忆」。这个「除」跟「舍」,除是对内,我里面的瞋恚、报复,这是里面的烦恼。舍是对外面的境界,外面五欲六尘境界常常在诱惑你,你见到、听到了不要着相。这个境界相你不要着相,事过境迁永远不要去怀念它,你每一次怀念,阿赖耶识里就落一个种子,这就造业!口没有造,身也没有造,意在造业。要常常记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佛跟你讲的事实真相。凡夫很难觉悟,很难了解。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真叫是千言万语,重要的是不断在重复,我们听得耳熟但是不会用,境界现前立刻就迷了。怎么知道迷了?妄想分别执着生起来,不管用!
现在科学家,这是也很不容易,用科学的方法、高深的数学推断,逐渐逐渐对于佛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渐渐有一点明朗化了。譬如佛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大家都很熟很熟的,《金刚经》上的。现在科学家发现(锺茂森居士前几时在这边讲演的),讲时间跟空间,在某一种条件之下,时间跟空间等于零。大乘经上常常讲到,无量劫是长时间,一剎那是短时间,无量劫可以浓缩变成一剎那,一剎那可以展开为无量劫,时间没有了。
他方佛土距离遥远!像《弥陀经》上讲的,娑婆跟极乐世界距离有十万亿佛国土。在某一个境界里面,我们坐在此地,阿弥陀佛在哪里?在我们面前。阿弥陀佛没有来,我也没去,我们就在面前,这是远近没有了,空间没有了。现在的数学推论到在某种条件之下,没有空间、没有远近,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时间,佛经上说的这个,科学家点头,可以相信。说到宇宙怎么来的,科学家也逐渐发现是佛经上讲的,一时顿现,剎那不住。逐渐逐渐科学都把这些证明出来了。
他们虽然是证明了,理论上证明,没有问题,可能会有这个事情,但是他不能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经论里面告诉我们,是属于甚深的定力。甚深的定力把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断除了,宇宙的真相大白。真相实实在在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解脱就是大自在,不可思议的大自在,没有远近,没有过去未来,没有生灭;所谓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中观论》上讲的八不,不可思议的境界,法身菩萨的境界,一真法界的境界。一真法界跟十法界是一又不是二,奇怪!一念觉,这个世界确实就是一真法界;一念迷,这个世界就是五浊恶世。世界没有觉迷,世界没有染净,觉迷、染净是在你自己。
所以「舍」,舍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放下,放下万缘,放下身心世界,最重要的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为什么?外头境界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障碍是发生在妄想分别执着。由此可知,障碍不在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没障碍。我们凡夫搞错了,总认为障碍在外头,佛告诉我们外面境界里头没有障碍。
第六个是「定觉分,于诸禅定境界,不生爱见妄想」,后头这一句非常重要。禅定境界是非常快乐,禅悦为食!所以得禅定的人,往往功夫不能再提升,他贪着禅定里面的境界。四禅八定就是这样的,他出不了六道轮回,味着禅定,那个味就是法味。禅定里面的味道,他执着了,着了不肯舍掉,我们佛法里面常讲着相,着相生起贪爱,贪爱还是妄想。所以这里特别要提醒我们,你有高度的智慧,禅定里面无论什么样的境界你可以享受,你不能够执着,那就对了,就一点副作用不起。我们现前境界也是如此,这个境界你可以享受,可是你可不能执着。如果里面起了分别执着,你就错了,你的麻烦就来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