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罢,『以杖叩其胫』,「叩」就是轻轻的敲,就等于是责打他。当然不是打得很厉害,叩是轻轻的敲他。「胫」是什麽?他的脚胫,就是小腿。因为当时原壤是双手抱着膝盖,坐在地上箕踞而坐,不起来,孔子进来了,拿着个拐杖,孔子当时也应该是年纪很大了,拿着拐杖,见到他这副德性,说了这三句话,然后责打他,敲他的小腿。
原壤这个人,根据《礼记.檀弓篇》的记载,跟孔子的关係也是很密切。原壤的母亲死了,孔子还帮助原壤去行丧。当时原壤给母亲奔丧的时候,孔子去帮助他,看到原壤不仅没有表现出对母亲哀伤的表情,反而还在唱歌。孔子看到这种情形,对原壤并没有太多责怪。当时那些弟子们都很看不顺眼,劝孔子要跟这个人绝交,「一点礼数都没有,母亲死了竟然一点伤痛的心情都没有,还唱歌」。结果孔子那时候就告诉弟子们说,原壤跟他母亲的关係实际上还是很亲近的,他虽然在唱歌,实际上并没有忘记母亲。所以原壤看起来也不是个普通人,他的行为虽然一般人看起来很怪诞,在正统的儒家的眼光当中看他是属于异端、另类,一点礼数都没有,但是孔子跟他还交往,你看这裡还去拜访他,跟他讲的话也是毫无顾忌,批评他也批评得很狠。这两个人就好像演戏一样,一个人表演没有礼数,孔老夫子是表演很讲礼数的。这样两个人一正一反的角色,这一示现,让孔子的弟子们学到了什麽是正、什麽是反,做人应该怎麽做。所以原壤也是等于配合孔老夫子的教学,两个人都是表演。就好像台上唱戏的,一个是唱正的角色,一个是唱反角;一个唱忠臣,一个唱奸臣,两个人这一表演,把这个善恶给我们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孔老夫子对这些人也都很尊重,并不是说很痛恨他们,跟他们绝交,并没有。
蕅益大师注解裡面讲,「以打骂作佛事」,这一句也是点睛。孔子,你看又打又骂对原壤,实际上是什麽?做佛事。佛事的佛字是觉悟的意思,全称是佛陀耶,这是梵文,古印度的文字,翻译成中文就是觉者。所以佛事是觉悟之事,觉悟谁?觉悟大众。所以孔子在当众来教训原壤,教训他就是教训大家,告知大家应该守礼,如果不守礼就会遭到圣人的责骂。所以孔老夫子这一示现好恶,大家就知道取捨。所以这一段也是很有意思的,原壤这个人,他的这种行谊在儒家裡面是完全不同于正统的角色。其实在佛家裡面也有这样的角色,譬如说像济公,济公活佛喝酒、吃肉,也是不修边幅,跟正统的佛门的持戒、有威仪的修行人,那是截然不同的行持,他也是有他特定的因缘,这样的表演也是在教化众生。我们再看底下第四十四章,最后一章。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这个『阙党』就是孔子所居住的阙里。在孔子居住的这个地方有一个『童子』,童子是未成年人,是个小孩。『将命』,根据马融的注解,是讲在宾主相见礼当中,替宾主传话的这麽一个工作叫将命。这个童子做传话人,给宾主之间传话。『或问之曰:益者与?』「或」就是有人,有人就对这个童子这样的一个活动就发出疑问。「益者与?」是不是这个童子藉这样的机会,这样的工作机会来求教,求获教益,得到受教的利益?这个与是疑问词。
孔子就说,『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这个「位」是指成年人所坐的位置,按照古礼,成年人跟童子不是坐在一起的。童子不够年长,不能够跟长者共坐,只能坐在一隅,就是一个角上。如果是童子就坐在成人的位置上,这已经是不敬了。孔子说,我见到这个童子居然坐到了成人的位置上,也就是与成人列坐,坐在一起。下面又说,「见其与先生并行也」,先生也是指成年人、长辈。看他跟长辈并肩而行,这也是不符合礼的。按照《礼记》裡面说的,如果是跟父亲年龄相等的人同行,这个人是我父辈的人,我就不能跟他并肩同行,我应该随行在后,走在后面;如果这个人是跟我兄长同龄的人,我们应该肩随而行,就走在侧面,跟着他走。所以童子跟年长者并肩而行,这实际上就不合礼数了。原因是什麽?肯定是这个童子不够谦虚,所以礼数就欠缺了。既然不够礼敬,那你想求教怎麽能够受益?所以说『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这种人他很难接受教学方面的利益,他这个人只是想要速成,也就是他很想赶快成为像年长的人而已。从这裡可以看到,在求学当中,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如果缺少了礼数,缺了诚敬,不是谦虚来求教,不可能真正受益的。这是夫子给我们点出求学者应有什麽样的态度,要守这个礼。那麽古人,童子,真正是有家教的家庭,这些孩子都学礼,绝对不会表现出这样的不恭敬行为。
我们现在要学礼从哪学?最好的就是从《弟子规》学。《弟子规》裡面其实都讲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你看这裡面就涵盖了。所以这些《弟子规》的经文都是出自于《礼记》,三礼的精神,真正把《弟子规》落实了,而且不仅是落实在行为,还要落实在自己的心态,你这个礼就能够做到。然后你才能够求学受益,否则不是个法器,就是你不能接受大法。自己不够谦虚,怎麽能够接受圣贤的教诲?就好像一个杯子,自己都装满了水,你想再装装不下,满了,要把它虚掉、空掉,才能够再接受圣贤教诲。所以老师看学生怎麽看?孔子在这就给我们做示现。有人可能对这个童子还是很讚赏的,他能够做将命的工作,就是为宾主传话。这种人一定要懂礼才行,不懂礼,宾主之间交往就没有礼数了。所以这个童子就像一个礼仪人士一样,礼仪人员,负责协调宾主之间需要,他自己本身都没有礼,怎麽能做好这个工作?孔子见到这种孩子,会不会说一下把大法就教给他?不可能。教给他,他也接受不了,他不是那个法器。所以老师教学生,真正好老师教学生什麽?先把《弟子规》做到,把基本礼数做到,你有诚敬心了才能教你,你有一分诚敬就教你一分,你有二分诚敬就教你二分,你有十分诚敬就教你十分,如果教你九分都对不起你。但是你只有一分诚敬,教你二分,那一分是多馀的,你接受不了,所以「非求益者也」。急于求成的人,心浮气躁,更是什麽东西都学不到。所以圣贤教育不能搞速成,要按部就班,从基础学起。
蕅益大师注解当中说得很好,「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都看作两橛。若知下学而上达,则日益处,即日损处矣」。所以这裡,人在问「益者与」,这童子是不是求益的人?益就是在求学,他才能受益,为学日益。你学习当然是愈学愈多,益是增加的意思,你愈学当然知识就愈丰富,这是讲为学。为道,反过来,日损,损是减少,一天天的减少,减少就是放下的意思,放下的愈多你就愈能得道。一般人看为学和为道是两桩事情,没有看成一桩事情,一个是增加,一个是减少,当然不能够合而为一,所以是看成两桩事情,这是看错了。其实日损就是日益,你不断的放下,你这个境界就提升了,这叫日益。所以「若知下学而上达,则日益处,即日损处」。
《论语》中,本篇前面就讲到,夫子自己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下学,什麽叫下学?就是我们现在讲基础学科,扎根教育。《弟子规》是下学,你《弟子规》做到了吗?《弟子规》都没做到不可能上达,上达是讲向上一着,那是高境界,向圣人境界迈入,那得有底下的基础,有根。就像一棵树,如果根都没有,就要枝叶花果,那枝叶花果是死的,不是活的,不可能上达。所以孔子注重扎根、注重礼。所以日益处就是日损处,我们学礼、学道德,把自己原来的毛病习气放下,这就是日损,日益处就是日损处。看你学到多少、你的成就有多大,看你放下有多少。愈学就是愈放下,如果没真放下,那个学到的只是知识,不是真实的学问,更不是智慧,也不可能让你做圣贤。
所以我们老恩师提出来,我们要学儒,不要搞儒学;学道,不要搞道学;学佛,不要搞佛学。你说不搞儒学、不搞道学、不搞佛学,那我怎麽学?学还是要学这些经典,你用儒学的经典帮助你学儒,学儒就学得像孔老夫子一样,学做个圣人,那就是你要放下原来的习气毛病,改正过失那就搞学儒了。如果学了这些经典,增加了知识,能够懂得很多,甚至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一点没改自己的习气毛病,那也是没学,还是个凡夫俗子,没有日益,没有提升,因为他没有日损,没有放下。所以真正学儒、学道、学佛,从根本开始,儒之根是《弟子规》,道之根是《太上感应篇》,佛之根是《十善业道经》,从这学,下学而上达,你才能够提升到那个高的境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