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07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你看基督教裡面有一段经文就很好,这是出自于《圣经.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第四节到第八节,给爱做的定义,我在这裡给大家朗读出来。「爱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你看,凡事相信,不怀疑),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个爱跟儒家讲的仁、佛家讲的慈悲是一个定义。神爱世人,神是怎麽爱世人?就用这样的爱心,不逆诈,不亿不信,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而且是永无止息的、恆常的,这叫真心,真心不变,妄心才会变。这一章《圣经》的经文可以做为《论语》本章的一个注脚。

 

蕅益大师则从佛法的角度,也一样给《论语》这章做注脚。现在我们讲多元文化,博採众长,都是圣贤的教育,都是仁慈博爱的教育,我们都要学习。没有偏见、没有分别执着,这叫不逆诈,不会想着「其他的宗教那是不是邪教」,不要这样想,凡事相信,这叫爱。其他的宗教我们也爱,不能说「我只爱我这个教的教徒,不爱其他教的教徒」,那不是上帝教给你的,上帝教你「神爱世人」,世人包括所有的宗教徒,不能就是你们那个教。所以蕅益大师在注解上说,「不惟拣去世间逆亿,亦复拣去二乘作意神通矣。世人自多诈,则恆逆诈。自多不信,则恆亿不信。圣人哀之,故进以先觉二字」,我们先看到这。

 

蕅益大师这段注解非常的好,他讲到不惟拣去世间逆亿,这个逆就是逆诈,就是在那裡预料、猜测;亿是亿度、怀疑,这些妄想都要拣去,就是放下、除掉,这是世间的妄想分别执着,要把它放下。不仅如此,还要(亦复)拣去二乘作意神通。逆、亿,这两种都属于执着,都是烦恼,佛法裡称见思烦恼,贪瞋痴慢疑,尤其是这个疑,它是见思烦恼。你把见思烦恼放下,你就成阿罗汉,出了三界,你就得到神通了。神通是什麽?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你这些神通能力恢复了,它本来有,就是被我们见思烦恼障碍住了,现在拣去见思烦恼,神通能力就恢复了一部分。但是这时候你还作意,阿罗汉的神通他要用作意才能现前。譬如说他的宿命通,他要打坐进入禅定,在定中才能看到,你自己的过去世是做了些什麽事,他都能看得到,这要用作意。天眼也是他要作意才能看到,他如果不入定,不作意去看,他不作意就看不到。这属于什麽?分别、妄想,这种神通不是圆满的。换句话说,他的性德还没有完全现前,还是处在妄想分别裡头,只是他没有执着。要把妄想分别也拣去,就不作意了,真的不起心不动念,那时候自性圆满的神通能力就现前了。所以不逆诈、不亿不信,讲到终极就是让我们放下起心动念。都不要想了,不起念头,更不会想别人会不会欺骗我,会不会来陷害我,怀疑这些念头更没有了,心真正清淨、至诚了,这是夫子教给我们的。

 

你看蕅益大师用佛法高度,这叫大乘佛法,二乘是小乘,二乘包括阿罗汉和辟支佛。辟支佛比阿罗汉要高一些,还属于小乘,都是作意。用佛法的术语来讲,他用的是阿赖耶识,还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他没有离开八识五十一心所,也就是妄想分别他没放下。真正把妄想分别放下了,他不用阿赖耶,他转识成智,他用自性的智慧,那是用照,照见,就是现量看到,不用作意,自然映现。如镜子照人,镜子没有起心动念,但是照得清清楚楚,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你是什麽样,它给你照出什麽样,一点扭曲都没有,完全是真相现出来。所以用大乘佛法这样解释孔子的话,这个境界我们就看到确实很高,也指示出我们修学的方向,不仅要放下世间的逆亿,就是见思烦恼,还要放下出世间的二乘作意神通,出十法界,回归一真法界。

 

底下又说,世人自多诈,世人就是凡夫,凡夫自己多诈,他自己就有那种欺诈的心,心不真诚,因此恆逆诈,整天想着别人也会欺诈,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跟我们刚才讲的那个高楼的女子她那个心态是一样的。所以当我们怀疑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正是自己有这个毛病,如果自己没这个毛病,看都看不到、想都没想到,怎麽会逆诈?所以见到别人有过失,要知道那正是自己的过失。

 

底下又讲自多不信,则恆亿不信。这个道理是一样的,看到别人不守信,没想到实际上自己不守信。因为自己不能守信,所以老是在想别人也不守信,跟自己一样。外面境界是不是真的有不好?没有,外面境界纯淨纯善,是被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扭曲了。所以你所见到的还是你妄想分别执着裡映现的那个景象而已,不是真相。佛法裡就讲很清楚,你用妄心看境界,境界就是妄境,心境是一如的,心就是境,境就是心。就好像人作梦一样,你这个作梦的心变现梦境,那你在作梦的时候你不明白,你在梦境裡面看到有恶人来欺诈你、来陷害你了,你很生气,你跟他对抗,跟他冤冤相报,没想到全是你作梦的心变现出来的。那个恶人在哪来的,还不是你心裡的?你心裡没有,怎麽会变现这样的梦境?所以古德讲得好,「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愚痴颠倒的人,凡夫,就除境,他在境界上去除掉,「你是恶人,我得除掉你!」没想到那个恶人是心变现的,不懂得除心。智人,智慧的人除心不除境,他不在境界上下功夫,他是在心地上下功夫。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外面境界遇到不顺了,立刻返回来,想为什麽我会遇到这不顺,我心裡有问题了,反过来改自己的过错,转自己的心,心转了,境界跟着转。

 

像弘一大师在《晚晴集》裡面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他说,如果有一个人鼻子上有个墨点,黑黑的,他去照镜子,照了这个镜子,「你看,这锺茂森在裡头」,看到了鼻子上有个墨点,「这人你看,不讲卫生,不能够有威仪,鼻子上有墨点都不会擦」,批评他。你在批评他的时候,你指向他,实际上他是谁?他是你自己本来的那个影像,你批评他,就是批评自己,你不晓得。我们世间愚人就是这样,对待外面的境界常常都批评,怨天尤人,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结果没想到那都是自己的影子,这是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他不会去指责镜子中的人,他一看到镜子裡头人,他就知道那个就是自己,他的毛病就是自己的毛病,所以他拿毛巾往自己鼻子上一擦,这个墨点擦掉了,再一看镜子裡的人,他也乾淨了。你绝对不会说往那镜子上擦,「你这人怎麽鼻子上有墨点都不会擦?我帮你擦」,你怎麽擦擦不掉,擦不掉还气恼,指着他骂,发现他也指着你骂,甚至一拳打过去,打得手疼了才知道该回头了。这好像听起来挺好笑的,实际上咱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就常常犯这个错误吗?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过错的时候,能不能反过头来想自己有没有过错?别人就是自己的倒影,自己变现出来的,你得承认这个,你就是智慧。你能够这样做,你就能成圣人。圣人没别的,就是反求诸己,改自己的过,把自己的过全部改完了,你再瞪眼一看,外面的人跟你一样全是圣人,一点过错都没有。就像你看到镜子裡的人,你自己乾淨了,那裡头的人也乾淨了。圣人绝对不会想着「我成圣人了,你们还是凡夫」,他如果有这个念头,他也是凡夫,他没成圣人。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09:11:0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58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