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05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夏莲居老先生就说过这麽一段话,说浑然发现自己满身不是处,这才是功夫得力处。觉得自己满身都是优点,这人就完了,堕落的开始。吾辈身为凡流,我们这些人身为凡夫俗子,过恶蝟集,真的是满身过失,就像刺蝟的刺一样,全身都是。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你想想过去所干的,如果你还不觉得那是过失,不用说太久,就看今天一天下来,如果自己找不到过失,「我这一天好像没犯什麽错误」,不是没错误,要真没错误就成圣人了、就成佛了,你现在是佛吗?你现在肯定不是佛。不是佛,那怎麽能没过失?只是自己看不到,心粗而眼翳,太粗心、太大意了,眼睛就像有蒙蔽一样,看不见自己。往往这样的人他很爱看别人,他眼睛都往外看,那个人有过失、这个人有过失,就没看自己有过失。所以常常挑人家毛病的人,就是这种人,不见自己有过,专看别人的过。

 

六祖惠能大师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的人,儒家讲的君子,佛门裡讲的菩萨,他们只会看自己的过,就像蘧伯玉一样,天天改自己的过。这是古之学者为己,为己就是他改过,学了圣贤之道对照自己,绝不看别人,这种人能成圣人。你想想,他真正一心一意的去发现自己的过失,改正自己的过失,他就没有那个閒工夫去看别人有什麽过失了。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一定放鬆,一定有宽恕,一定能包容,就不会跟人家有矛盾。矛盾发生了,他只会发现自己的过失,找自己的毛病和原因,绝不埋怨对方;即使别人都认为是对方的错,而君子他只会认为自己是错的,这叫反求诸己,「我自己德行不够,没感化他,才会让他对我这样」,他会这样想,矛头都指向自己。当看人家错,指责别人,你看,你的手指一指别人的时候,一个指头指别人,三个指头指向自己。所以看到别人有一个过错的时候,自己同时就有了三个过错,三倍。见人恶,就是恶,而且是恶再乘上三倍,大恶。所以,当你指责别人,你马上看看你自己的手指是指向谁的,就懂得回光返照了。

 

蕅益大师注解当中说,「千古圣贤真学问、真血脉,不亿使者一言点出,真奇、真奇!」蕅益大师这裡是总结得很好,千古圣贤真学问、真血脉就在于这句话。什麽话?「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就这句话,这一句话才能使人成圣成贤,古今圣贤都是这样成就的。能够寡其过,这叫好学,这叫勇勐精进,「知耻近乎勇」。知耻是什麽?就是知道自己过失,有过失就是可耻,知道这个就是勇,大勇,知过才能会改过。而发现自己还有未能改之过,所以会更加精进努力的去修正自己。修到最后真正没有过失了,没有过失,不仅是自己没有过失,是自己跟一切众生都没有过失,这叫真正无过了。如果看到是我没有过失了,别人还有过失,对不起,你的过失多着呢!首先,你「人我」这种分别执着还很深,那就是最大的过失,那是造业根源之所在。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都从这个根源裡产生的,人我的分别。所以到成佛了,刚才我们不是讲吗,成佛了他会发现众生跟我皆是佛,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同成佛道。那就叫止于至善,就没有过失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之道,就是圣贤真学问。大人之学,在什麽?在明明德。明德是性德,自性中本具的,你把它显明出来了,这叫明明德,也就是你成佛了。成佛,不仅是自己明明德,还要帮助别人、帮助众生明明德,这叫亲民,帮助别人。最后自己也明明德,别人也明明德,自己跟众生都圆满的明明德,这叫止于至善。那个时候就无过了,那叫大圆满。

 

所以真学问、真血脉,这血脉在古圣先贤那裡传承下来,原来就这麽简单,就这一句话,让你不断改过而已。所以我们能不能够真正继承圣贤血脉?你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继往开来,绍继圣贤血脉,靠什麽?没别的,勇于改过而已。没想到,不亿使者一言点出(不亿就是没想到,那个亿通竖心边的忆),就是没想到这个使者一言点出。孔子所讚歎的,不光是讚歎这使者很会说话,也不光是讚歎蘧伯玉是个真修行人,讚歎什麽?圣贤真学问、真血脉,但是又给这个使者一言讲出来,真奇、真奇!所以这种讚歎真是发自内心、由衷的。孔子没听别的人这样讲过,一个不很起眼的人,蘧伯玉派来的使者,居然能讲得出来。古圣先贤的心法给他点出来了,这叫奇哉奇哉。就像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他也讲「奇哉奇哉」。我们再看底下的第二十六章: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话在《论语》前面「泰伯篇」已经有出现过,这裡再次出现,但是意思又稍有不同。为什麽?底下还有一句,就是『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我们还是把这个话稍微解释一下。位就是职位,或者泛指地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政是政事,也可以泛指别人所办的事情。孔子在这教人,不在其位,你不是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去筹谋那个事情。原因当然有多种,其中一个,你可能不在他的位置上你去谋划那个事情,你干涉了别人的职责;第二个,你谋划未必是正确,你不在其位,对情况未必了解;第三个,你也没安分守己,所以君子要安分守己。

 

底下这个话,「曾子曰」,可见得这个话连着下来讲,就跟「泰伯篇」所说的有些不一样了。估计这是曾子在讲话的时候,先引用或者证明孔子的话。如果这个话是曾子讲「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麽就为了证明底下曾子说的「君子思不出其位」。如果是另外人记录的,那也是用曾子的话来证明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这两章合併起来,意思就跟前面的「泰伯篇」(就光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还是不同的。所以这两章就是「子曰」和「曾子曰」这两句应该合在一起讲。因为朱熹朱夫子他分的时候,把「曾子曰」又分成第二章,就跟「子曰」分开了,而说「子曰」那个是重複,这个意思就没有那麽完整。所以在这裡,有一些古注说「子曰」和「曾子曰」两句应该合为一章,这就不算是重出。曾子讲的「君子思不出其位」,这是《周易》艮卦的象辞,曾子引用来解释和证明夫子讲的两句话。不出其位,就是安分守己、安守本分。思不出其位,就是他所思虑的没有超过他所在的本位,这就是讲安分守己的意思。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注解,「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正是思不出其位」。蕅益大师在这又引用了《论语.子罕篇》孔子的一句话,就说「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个话是讲,你没有去想,可是那个并不遥远。没有说明到底什麽东西不遥远,想的是什麽东西。朱子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是讲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个仁就是仁爱的仁。这个话就是说,我没有想去成为一个仁者,要想,何远之有?这并不遥远,这跟「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个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当然,实际上把它更广泛来讲,不管你思什麽,只要你一思,就是一动念头,那个东西就能现前,夫何远之有,并不遥远了。当然这个境界极为深广,是圣人之境界。孔子讲这个境界是他的现量境界,念头一动,立刻现前。这是什麽?佛法裡讲的,「一切法由心想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宇宙万物是你念头创造的,所以你只是没有动念头而已,你动念头,眼前就是。当然你要成为仁者,仁的境界,像夫子对颜回说的「天下归仁」,不仅你一个人成为仁者,天下都成为仁者,天下归仁。那是什麽?你自己只要内心归仁,你的「思」归仁了,那你就看到普天之下跟你同成仁者。就好像释迦牟尼佛成佛了,看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同成佛道,所以,佛的境界遥远吗?并不遥远,就在当下。

 

蕅益大师用这句话来说明「正是思不出其位」,意思就很深刻了,这讲的都是圣贤的心法。思,真的不需要出其位,就在当下,它并不遥远。所以,当颜回问夫子什麽是仁,这仁是圣贤境界,夫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你自己真正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就是像蘧伯玉每日都在改过自新。复礼,就是回归到礼上来,礼是性德、是明德,恢复你的性德,回归自性。你自己克服掉毛病习气,就是回归自性了。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仁,不用时间很久,一日就行。其实一日都太长了。这裡讲的思不出其位,思就是个念头,念头一动,立刻回归,连成佛都是当下一念而已。你只要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当下一回头就是成佛了,回头就是岸,所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什麽叫屠刀?屠刀是比喻,比喻妄想分别执着,那是伤害你自性慧命的屠刀。你把屠刀一放下了,立地成佛。你看六祖惠能大师,二十四岁,「哗」就成佛了,什麽文化都没有,大字都不认识一个,没读过经。听五祖弘忍给他讲解《金刚经》,还没讲完,讲到一半,大彻大悟,就成佛了。五祖就将衣钵传给他,告诉他,识得本心即是天人师、佛,给他鑑定他成佛了。所以他不出其位,而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儒家讲的天下归仁。所以,真正修行没别的,转自己的念头,何必要在自己其位之外,另外的寻求什麽归仁的方法?当下你克己复礼,就是天下归仁。所以君子思不出其位,就这个意思。不出其位,就是不攀缘,全是往内求。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08:15: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58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