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93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孔子正名,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此意如何?」当时公子郢还在,本来卫灵公自己的意思就想立公子郢。公子郢也是他儿子,这个人比较有人品,所以废了蒯聩之后想立公子郢。但是公子郢自己不想干,他很清高,他看到这个国家这麽乱,他也就不想蹚入这个浑水裡头。所以在这裡我们就问,孔子所谓的正名,是不是先儒所说的「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当时还有周朝存在,东周,周朝末年春秋时期,还有周天子在,所以上告天子,这个国家要换国君了,要上告天子;「下告方伯」,方伯是指一方诸侯的这些长辈们,也就是说告诉诸侯,要废辄立郢。当时辄是国君,要把辄废掉,要立郢做国君。「此意如何」,是不是应该这样,这就是所谓的孔子所说的正名?因为孔子说正名,说明现在名不正,怎麽正名,是不是废辄立郢叫正名?

 

「阳明答曰」,王阳明先生就回答说,「恐难如此」,这恐怕很难做到。「岂有此人致敬尽礼,待我为政,我就先去废他,岂人情天理耶?」这说得好,哪裡说有人对你非常恭敬,对你有周备的礼节,要请您出来帮助他办政治,结果你还先去废了他,这哪裡是人情天理能讲得通的?孔子肯定不会干这个事情。底下又说,「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辄已能倾心委国而听」。孔子是当时很有名的贤人,大家都知道,很有智慧,他做什麽事大家都能敬服。子路问,说「卫君待子而为政」,言下之意,当时卫君(就是辄)已经很希望孔子来给他帮助政治。那孔子既然肯答应,答应辄协助他办政治的话,当然辄也是已经倾心委国而听,肯定对孔子是言听计从。他敬服孔子,他礼贤下士,特别是当时国家出现动乱,蒯聩要回来争国,怎麽办,给还是不给?给了,自己丢了王位;不给,就背了大不孝的骂名,父亲回来了,你还抗拒,这大不孝。所以当时肯定是对孔子言听计从,问问孔子应该怎麽办。当时孔子他可能说了,只可惜没留下该怎麽办的这个策略。王阳明先生在这裡等于为我们来说出来,这是真正懂得孔子心思。

 

他说,「圣人盛德至诚,必已感化卫辄,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孔子教化人肯定是教之以德,助君成德,他肯定教辄如何做一个圣君,圣人盛德至诚,圣人的德行盛大,心是至诚,至诚是诚到极处,我们讲至诚感通。孔子是圣人,所以他有盛德至诚,他一定是会以至诚的心劝化卫君辄,让他能够听从孔子的建议,使他知道「无父之不可以为人」。一个人怎麽能没有父亲?没有父亲的人等于是不孝。父亲现在要回国了,你怎麽还能够以兵刀相向?这不可以为人了。所以这是立德之根本,《孝经》上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你想立国化民,那必须你自己要做一个大孝子,让人民心服口服。那怎麽做?底下说,「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所以辄应该怎麽做?他痛哭流涕,赶紧去迎接他的父亲回国,用至诚的心迎请他回来,而不考虑是不是自己要当国君的问题,把孝道放在第一位。那你有这样的至诚心,会出现什麽后果?我们讲善有善报,至诚的行善,天必定会给你大的福报。「父子之爱,本于天性」,这是天性。辄是蒯聩所生的儿子,我们讲虎狼再狠再凶,都不会吃自己的儿子,何况是人?所以父子的这种爱是天性,你用至诚心去孝顺自己的父母,就能感化他。

 

「辄能痛悔,真切如此」,做儿子的卫君辄能够痛悔,痛心疾首,悔什麽?悔当初自己继承了王位,为什麽?因为自己父亲在,按礼来讲自己不该继承王位,继承这个君位。当然他这个是情有可原。为什麽?因为这是卫灵公的意思,就是他爷爷的意思,爷爷在就得听爷爷的,父亲虽然在,也得听爷爷的,所以情有可原。那你现在爷爷不在了,父亲回来,立刻痛悔,真切去承认错误,感动父亲。「蒯聩岂不感动底豫」,他的父亲蒯聩岂能不为之感动,岂能不为之欢喜?底豫就是欢乐的意思,他还会开心,看到儿子对他这麽样的孝顺。「蒯聩既还」,蒯聩回国了,「辄乃致国请戮」,这个做儿子的,把国家的大权交回给自己的父亲,然后自己请死,在父亲面前请罪,自己是大不孝,当时是无可奈何,因为爷爷在,爷爷一定让我当国君,所以不得不接受,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父亲回来了,把国家政权还给您,我请死,知道这是死罪。

 

「聩已见化于子」,父亲蒯聩当时已经被儿子这样的真诚感动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对自己这麽孝顺,而自己当时其实是不孝。他为什麽被逐出外国?这是他自己要谋杀自己的母亲,虽然他的母亲也是一个不正经的人,但毕竟是母子,你怎麽能够谋杀母亲?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因缘果报真的是,历史上你谋杀母亲,你是大不孝,所以你的儿子也不孝。这都是假设,王阳明事后说的假设,他儿子应该这麽做,这叫孔子所说的正名。其实他没有这样做,蒯聩自己也是死于非命,这都是业因果报。当然最主要的因还是在卫灵公身上,他自己好色,好色就家乱、国也乱。那要说回来,这还在假设当中,蒯聩当时已被他儿子感动,看到儿子这样真诚,把国家政权交回来,自己请罪。

 

「又有孔子,至诚调和其间」,孔子当时正在帮助辄,孔子当然会调和,孔子他是德高望重之人,他又至诚的给他们父子调和。那孔子肯定会这样做,为什麽?孔子是首重人伦,父子之间怎麽能相杀,怎麽能相争?所以肯定会劝导他们。蒯聩这时候看到国家政权儿子又愿意交出来,又这样的向他请罪,本来自己原来是大不孝,自己犯了罪被逐出外国,也不能怪自己的儿子,那当然也会原谅自己的儿子。而且「当亦决不肯受,仍以命辄」,这样的情理当中,蒯聩还能够把政权拿到手?再拿的话,国人都耻笑你。你当时是叛乱逃出去的,你现在回来,儿子对你这样真诚,儿子这麽有德行,把政权交给你,你就一拿,拿了就走,这你像话吗?所以蒯聩那时候也是于情于理都不会受的,还是会把国家政权委任给辄,让他儿子继续当国君。你看这样的结果多好!

 

「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文武大臣、上下朝野、百姓看到了,辄这麽样的贤孝,你看政权并不放在眼裡,他把孝道放在眼裡,他把父亲迎请回来,自己要请罪。这样贤能的君主百姓爱戴,群臣拥护,大家肯定还是要建议立辄为君,他不会想让蒯聩做君主,因为蒯聩的行为已经失去信用了。「辄乃自暴其罪恶,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而必欲致国于父」。当儿子的辄,他把自己的罪恶发露出来,向世人承认错误,暴是暴露,发露出来,他什麽罪恶?父亲在世,他接受了做国君,这本身是不妥当的。虽然当时是迫不得已,也是不太妥当,但是这个大家能够原谅。他在这裡至诚的忏悔,「请于天子」,向周天子汇报、请罪,「告于方伯诸侯」,向这些诸侯、这些长辈们都承认错误。「而必欲致国于父」,一定要将这个国家,卫国的大权交回给自己的父亲蒯聩。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9:38: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54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