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子夏所提出来的方法是用感化,用自己「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的态度,用道德仁义来感化自己的兄长,这个方法是化怨为亲、化敌为友之道。能不能感化?当然自然有天命,所以前面讲的死生有命,我们尽心尽力去做,尽到心了,成与不成那是自有因果。我们已经尽力了,问心无愧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不尽心尽力去做,只在那裡忧、在那裡惧,这就不对了。所以子夏在这裡开导他与他的兄长如何相处,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点出来。这种说法也很有道理,这裡隐含着我们如何来化解危机、如何存心、如何把怨怼转化过来让他断恶修善,只有什麽?用自己诚敬之心才能感化,没有诚敬的心是很难的,用其他的方法都不可能成功。我们再看下面第六章: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张』是孔子的弟子,在这裡『问明』。明是智慧,聪明、开明。孔子跟他讲了一个具体的事,『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谮、愬是同义词,就是谗言,人家来讲谗言、讲是非。「浸润」和「肤受」,根据郑注,就是郑康成的注解,谮言如水,渐渐滋润,令人接受而不自知。就是这种谗言让人听了之后,就好像水一样,水滋润着人,我们在水裡久了,好像没感觉到水的存在,不知不觉接受了而不自知,就受它影响了。根据《皇疏》注解,皇侃注疏,谓肤受犹如皮肤之受尘垢,当时不觉,久之始见,这个是肤受之愬。就像皮肤,尘埃会落到皮肤上,但皮肤不知不觉沾上尘埃,也不觉察,可能时间久了,譬如说你三天不洗澡,你可能看到这尘埃,但是在接受尘埃污染的时候,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不知不觉。当时不觉,久之始见,久了你才能见到。这是讲到,如果有人遇到这种谮愬的谗言,譬如说来说是非的,说某人怎麽不好不好,张家长、李家短,或者说某人怎麽坏,来进谗言的人,跟我们说这些谗言、坏话,说得可能很善巧,我们很不容易觉察。如果你能觉察,就是这裡讲的『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不行焉,就是让这些谮愬、谗言在这裡行不通,那你就是个明白人,你就是个智慧的人。所谓谣言止于智者,那谣言走到我这就停下来了,我即不受它影响,也不会给它传,这是智者,这是可谓明也已矣。底下孔子还强调,又说了一遍,『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这个「远」代替了明字,是有远见的人,这个人有智慧、有远见,所以不受谗言的侵害。孔子对子张问明的时候说出这番话,当然也是对治子张的毛病,肯定是子张喜欢听谗言,容易受影响,所以夫子这裡连说了两次,就是反覆叮咛的意思。
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说到,「一指能蔽泰山,不受一指之蔽,则旷视六合矣」。一个手指就能够遮蔽泰山,你把这手指放到眼球上就挡住了,真的泰山在前面都看不见。这比喻什麽?谗言的厉害。假如一个人是很好的、很有德行的人,有人讲他的谗言,你听了谗言,你对他的印象就不好了,他再好你也看不到,就是一指能蔽泰山。谗言的危害很大,我们一定要有智慧、有远见,不要听谗言。所以不受一指之蔽,则旷视六合矣,你能够不听谗言,不受蒙蔽,这个一指拿掉,你就能看到泰山了,意思是说,你能够不听那些谗言、两舌、是非的话,你就看清环宇六合,当然你跟任何的人都能够和合。
所以这讲六合,我就联想到佛家讲的六和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你所见到的一切人无不跟他和。所以讲究和,要求自己跟别人和,不要求别人跟我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没有不能和的,只要你把这个是非的心拿掉,你就能和。看一切人都是好人,一切人都是善人,没有不善的,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就跟一切人和。首先内心要和,内心裡你要有对立,看这个人不好,听了谗言,对人印象就不好,这是你心裡有对立。有对立,这已经不和,那你跟任何人都不能和,这就是一指蔽于泰山。这是特别对我们修六和敬僧团的人一个很重要的提醒,我们不能听谗言、不能传是非,更不能自己讲是非,要断两舌之过。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