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33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我们继续再看雪公下面的《讲要》说,这是第二个问题了。子张问第一个问题是问子文算不算仁人,孔子答覆,「未知,焉得仁?」只能称为忠臣。问的第二个人是崔子,「子张又举崔子弑齐君,陈文子弃而违之,以问孔子」,子张又举出齐国的大夫崔子。崔子也称崔武子,他的名字叫崔杼,他杀了自己的国君,『弑齐君』,齐国的国君。这个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崔杼在齐国执政,当时在齐惠公的时候,崔杼已经是正卿,当时他很年轻,就受到宠信,他以弱冠之年得宠于齐惠公。后来惠公死了,他被高氏、国氏这两个大臣逐出国门,后来又返回到齐国。当时齐灵公准备讨伐其他国家,像郑国、秦国、鲁国等国,可是后来灵公病危,齐庄公就继位。齐庄公继位之后,跟崔杼的妻子私通,结果崔杼就知道了。知道以后已经暗怀杀机,想要把齐庄公杀掉报仇,自己不能够忍受这种奇耻大辱。于是后来设计,引庄公到他自己的府宅,跟自己妻子幽会的时候,当场就把庄公给杀死了,有这麽一个事情。所以崔子弑齐君,就是杀死了齐庄公。齐庄公死后,崔子掌握了国家军政大权,他就立了庄公的弟弟为君,叫齐景公,自己做宰相。但是他自己也好景不长,因为弑君之罪,这也是天谴。没过多久,他的家族发生了内讧,就在内讧当中,他自己自杀身亡,上吊自杀。他死了以后,齐景公把他的尸体搬出来,在烈日下一段段的把尸体切开来报仇,为他兄长报仇。当时就因为崔杼执政期间,齐国政局非常动盪。他是以私怨来害国,所以他的下场,这也是因果报应,下场就是自己最后家族溷乱,自己自杀,同时还被人拉出来把尸体砍成一截截。

 

当崔子弑齐君之后,「陈文子弃而违之」。陈文子是当时齐国的一个大臣,他不愿意跟崔杼同朝为臣。因为崔杼把自己国君都杀害了,这在春秋国人看,是大不忠、大不义。陈文子不愿意与恶人为伍,所以就离开了。子张就问孔子。我们来看下面孔安国注,「崔子、陈文子,皆是齐国大夫」,他们两人都是齐国大夫。「程氏《集释》」,程氏是程树德,有《论语集释》,「引惠栋《九经古义》」,这也是一部古书,说「崔子,郑注,《鲁论》读为高子,今从古论」。雪公认为崔子这个崔字应该是念成高,崔(音高)子,这是《鲁论语》裡读音,应该用古语、古《论语》读音方法。再看底下「刘氏《正义》说」,这是刘宝楠,清朝大儒,《论语正义》上说,「齐君庄公名光,《左襄二十五年传》言,庄公通崔杼之妻姜氏,崔杼弑之」。这是我们刚才讲到,根据《左传》上的记载,齐庄公跟崔杼的夫人姜氏私通,于是崔杼就把庄公给杀了。「时与崔杼同朝之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逃之他邦」。当时陈文子不愿意与崔杼同朝为官,虽然他自己也有家产,「有马十乘」,十辆马车,这是有一定的家产,有马车。十辆马车,这是代表他有一定资产,可是都不要了,「弃」,抛弃掉。为什麽抛弃?因为他觉得同朝为官,他觉得不义,不愿意屈身于崔杼的淫威之下,所以他就逃走了,逃到其他国家。「所至皆感如齐之崔子」,他想找一个明君,一个比较安定的国家去服务,可是所到之处总是会感得像齐国崔杼这种人,乱臣贼子不少。当时春秋也真的是乱世,这种杀父弑君的事情常常有。所以陈文子就「一再去之」,就又离开那个国家,又换个国家,又遇到这种事,又换个国家,可见得陈文子也是一个很清高的人。「子张故问」,子张于是就问,「陈文子何如,可谓仁矣乎」,他算不算仁?「孔子答,清而已矣」。孔子答,他只是清矣,他是一个清高的人,但是「未智,焉得仁?」他没有智慧,怎麽能称为仁?所以在孔子眼中,陈文子不能算是仁人,只能算一位清雅之士、清高之士。

 

「何以未智」,为什麽孔子说他没有智慧?「齐君昏,未闻文子进谏」,齐君,齐国的国君齐庄公很昏庸,而且跟大臣的夫人私通,这是非常不光彩的事情,这昏到极处,但是没听说陈文子进谏过他。他没去劝阻自己的国君不要这样做,也没有劝谏国君应该励精图治,所以这是第一个没有智慧,这个是原因。「亦未闻其阻崔子之弑君」,崔杼萌发想要杀害自己国君的念头,陈文子当时也应该看得出来(看不出来,这本身已经是不够智慧),也没有劝阻,这「是为不智」,这没有智慧。为什麽?看着国家陷入动乱当中,你怎麽能够称为智慧?

 

「又何能称为仁者?」智慧没有了,当然不能称为仁。所以仁,不是简单的说这个人心地很仁慈,叫仁人,不是;仁人必定是具足智、仁、勇,他首先是有智慧,他把问题看清楚了,然后还要懂得解决的方法,这才有智慧。他为什麽能够有智慧?因为他有仁心,仁慈之心,他真正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着想,他没有自己。当一个人没有自己,无我的时候,他智慧自然就生起来了。因为智慧是本有,不是学来的,是让我们这些执着放下了之后,把我执放下了,对国家、对人民、对百姓一片仁慈,这就无我了。有我,说老实话,仁就不彻底。他到了无我的境界,智慧就很高。所以,陈文子没达到这个境界,不能称为仁者。

 

我们现在看当今世界,你看各国,也常常听有杀父亲、杀母亲、杀领导人、造反等等这些情形,确实已经不是新闻。用春秋时代「乱世」的这个标准来看我们今天,我们今天能不能称为乱世?什麽叫乱世?孔子的标准叫「礼崩乐坏」。礼崩,礼是人与人最好的一种交往方式,当时周朝末年周礼已经崩溃,没人去守周礼,都是乱来,僭越礼法,所以人与人之间没有了那种仁爱礼义,这叫礼崩。乐,乐是什麽?我们现在讲艺术,音乐是艺术的一种,乐可以正人心。我们看看现在的艺术是什麽艺术?打开电视,看看这些新闻媒体报导,还有市面上贩卖的这些歌曲、影片,这裡面是什麽?是不是可以正人心,是不是能够使我们增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德行?如果不是,这乐也坏了,礼崩乐坏这就叫乱世。

 

乱世,光是有清的品格,救不了这个乱世,像陈文子只能是出逃,逃离那个国家。可是逃离这个国家,发现那个国家也是同样问题;又逃到另外一个国家,还是同样问题。他没办法解决,他只是有一种清高的人品而已,但是他没有仁。孔子是希望我们成为仁人,成为救世的仁人。怎麽救?我们恩师已经给我们指出一条路子,这条路子自古至今几千年都是用这个路子,就是靠教育,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要使世间能够回归到和谐,回归到德治、礼治,必须用教育。用什麽教育?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都有圆满的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其他宗教也同样有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所以我们恩师劝导所有学派、所有宗教的这些领袖们,共同来从事教育工作,就用伦理、道德、因果来教化百姓。

 

现在有网路、有卫星这些远程传播工具,教学方便,我们恩师就是身体力行做好榜样,天天讲经。明天他要离开此地,要到澳洲,明天早上十点到十二点,还要来讲两个小时。八十四岁的老人家,让我非常感动,所以我自己也是要赶紧努力,不能够太懒惰,今天开始就讲四小时。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和谐世界也是教学为先,唯有靠教育才能够转化人心。人心改了,人心淨化了,这个世界就和谐了。所以从事教学工作的人,真的是仁者。恩师就是一位仁者,不仅真正做到忠,也不仅做到了清,还做到了仁,这就高于陈文子和子文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9:09: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24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