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25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换句话来讲,要有所建树,是不是一定要有官位?不一定。李炳老这裡讲的,「建树不必有位,立德立功皆是」。就像我们恩师,他没有做官,出家人,是两袖清风、四大皆空,什麽都没有,没有官位。可是却能够立德、立功、立言,为这个社会真正复兴传统文化教育,使社会大众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他老人家伟大的建树。你看他在香港,协会摄影棚裡面,摄影棚这个地方很小,但是通过网路、卫星播放出去这些讲经教学的视频,还有流通这些光碟,利益亿万众生,这个建树真不小。而老人家有没有求出名?没有,他真的名闻利养一切放下。但是他也不拒绝,只要真正能利益大众,他也可以接受。就像澳洲的大学给他荣誉教授、荣誉博士,印尼的大学也给他荣誉博士,他也接受。为什麽?可以用这种做为方便,参加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和平会议,可以以教授的身分、学者的身分将我们传统文化介绍给他们,介绍给这些和平人士,利益大众。

 

下面看李炳老讲的「求为可知,学仁义可耳」,这是点出可知的意思。我们不是担心别人不知道我,担心什麽?自己没有仁义道德。你没有仁义道德,你要出了名,这不是变成恶名、臭名了吗?你臭名远扬。现在确实也有这类人,很喜欢出名,甚至以打破仁义道德为能事来出名。现在媒体也特别喜欢报导那些恶事恶人,所以他们就有可乘之机。你看杀父害母的,现在报纸上一登,他也出名了;地震的时候不肯去救人,去跑跑,跑掉了,他也出名了,这种叫做臭名,圣人所不齿。

 

圣人教我们学仁义,真正有仁义道德。你德厚,你将来自自然然就会有人跟你学习,不愁没有机会来帮助大众。特别是什麽?现在远程教学工具很方便,你看恩师教我们天天在摄影棚裡讲课,眼前只有摄影机,没有别的人,但是通过这个网路传播出去。我听说还是很多人听,走到外面好像很多人都认识你了,你不认识他,他认识你,好像有点小小的知名度了。我们并不想要这个名,可是自自然然,为什麽?因为现在社会真正讲传统文化的人少,太少,人们又特别渴望听;现在做的人更少,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你稍微行一点、做一点,大家觉得特别想亲近你,这都不是自己求的。不要自己有心想有这个名誉度,知道自己比圣人差远了,甚至连君子还谈不上,可千万不能够生起傲慢心,沾沾自喜了,以为自己还真成了个圣人,人家都对你特别的恭敬,见到你就九十度鞠躬。千万自己头脑得冷静,现在是讲的人少、做的人少,你是刚刚起步,没什麽了不起的,比起人家孔子、孟子真的是万分之一都未必有。

 

蕅益大师在这裡解释说,「此对治悉檀,亦阿伽良药也」。这是引用佛法的名相。这个「悉檀」,檀是梵语,悉是汉语,这是梵华合译的。这个悉就是普遍的意思,檀是布施的意思,悉檀就是普遍的布施。用什麽普遍布施?悉檀讲了四种,第一种叫世界悉檀。世界是讲这世界的众生,他们所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你随顺他们所理解的来讲,这是世界悉檀,他们听了很欢喜,觉得很有受用。为什麽?这是他们能理解的。圣人的境界他们未必能理解,可是他们能理解世俗的一些道理。但这道理是正的道理,我们跟他们讲,让他们很欢喜,然后慢慢的进步。

 

第二个是为人悉檀。就是讲我们说法,跟人家讲课,要对众生之机,就是符合众生的根机,让人家都听得懂,每个人都有受益。像我们现在讲课,说老实话真不容易讲,这个叫大讲堂。为什麽?在座的人,各种根性的都有,有念到博士学位的,有可能文化只有小学程度的;有对于《论语》非常深入的人,也有一无所知的人;有力行得很好的人,有的是对这个完全不了解,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的人。这个根机是很複杂,各种人都有,你怎麽能够让每个人听到都欢喜?这真的是要智慧,让每个人都能够听了之后信受奉行,增长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是为人,考虑到人,所以我们的讲课要有浅的,又得有深的,两头都得照顾。这个确实我们自己没有能力,我们恩师教我们,讲课要用真诚心讲,要用仁爱心讲,真正上了台,替圣贤、老祖宗来讲课。自己没有能力,求老祖宗加持,上了台,等于把身体借给老祖宗用,把这些圣贤之道供养给大众。因为有真诚心,上了台,好像就会讲了。下台的时候这个文可能看不懂,上了台竟然能讲得挺顺,人家听了也觉得挺有道理,都能赞同。这个不是自己的能力,是老祖宗的加持,是听众人家本身善根深厚,他有好学之心,他能跟老祖宗感应道交。

 

第三悉檀叫对治悉檀,对治就是对治众生的烦恼。譬如说对贪欲很多的人,教他多布施,多慈悲救济苦难众生;对瞋恚心很重的人,教他多修忍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对治悉檀。这是什麽?应病与药,他得了什麽病,你给他什麽药。圣贤之道就像药一样,治病的,病好了你就不能再吃药了。有病你才吃药,没病就不要乱吃。我们现在有什麽病?我们看看社会这些大众,再看看自己,自己跟大众差不多都有这些病,贪瞋痴慢疑种种的烦恼病,自私自利的病,贪着五欲六尘享受的病,贪着名闻利养的病。这些病自己以前患过,现在自己拿这个药治,同时也能够帮助别人治。正所谓久病成医,你自己病了,老是病老是用药,用久了,你也就知道别人患这个病你该怎麽治,对治悉檀。

 

第四是第一义悉檀。第一义这是讲实相,诸法实相,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实相无相,不可说。老子《道德经》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就是实相,说不出来;能说出来的已经不是真道、不是常道,也不是第一义。所以我们怎麽说?这太难说了,刚说就已经不是,只好什麽?用各种比喻让听众领悟第一义。所以我们学圣道,最终极的道就是第一义。孔子讲的「志于道」,道是本体,宇宙的本体。我们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据于德,德是什麽?德是可以看得到,随顺道的叫德。德我们能看得到,但是道看不到、说不出。所以我们讲只能讲德,让大家从德当中去领悟道。大家听课也得会听,怎麽会听?不能执着语言文字,叫离言说相、离文字相。你执着语言文字,你绝对得不到道,因为什麽?「道可道,非常道」,你所能执着的都不是常道。不仅不能执着语言文字,连自己的想法都要放下,叫离心缘相。就是你不要老去想,老去寻思,你听懂了就懂,听不懂就先放着,反正《论语》很长,二十篇我们才讲到第四篇,这些道理我们会重重複複的讲。第一遍不懂,第二遍,反正你一直都在听,不缺课,一堂一堂的听,总有一堂你突然明白,你悟道了,那你就得到第一义了,所以这叫第一义悉檀。这是我们学圣贤之道最终目标,要悟道,要证道。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7:19:1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21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