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讲经说法的法师,他的基础多半是在禅堂,教下的功夫也是参禅;没有禅堂的基础,你讲经说法没人听。这个法师到某个地方讲经,人家要打听他在哪裡住过禅堂,听说他住过禅堂,这个法师行,我们可以去听他的。如果说这个法师没住过禅堂,他讲得天花乱坠,人家对他没有信心,不能接受。你们看近代谛闲老和尚的传记,谛老和尚是近代清朝末年天台宗的祖师,是个讲经的大法师。最初出来讲经,人家听说他没有住过禅堂,不听他的,他没有法子,跑到金山寺去参禅。现在人不重视这个,现在人重视的是什麽?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你有没有学位,现在人重这个。从前人着重你在哪个禅堂住过,你住过多久,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慧与善要相应,在禅堂裡面磨鍊过,念佛堂裡面磨鍊过,善!经教是慧,这才能连得起来。慧与善相应,与定心相应,与清淨心相应。所以第一尊菩萨教给我们善慧,这个意义很深很深。再看第二尊:
【清淨威音摩睺罗伽王。】
德号裡面意思更清楚,清淨心、清淨行。怎样才叫清淨?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算不算清淨?不算,那只是修学世间有漏的善法。清淨行,断恶修善而不着相就清淨,着相就不清淨。换句话说,还有人我、还有是非、还有妄想、还有分别、还有执着,无论修学什麽样的善法都不清淨。这是大乘菩萨法裡面根本的课程、基础的修学方法,破我见、破我执。《金刚经》上说得好,《金刚经》前半部经义比较浅,后半部深。过去昭明太子将《金刚经》分成三十二分,也像现在所讲的科判一样,把它分成三十二段,前半部十六分,后半部也是十六分。前半部佛教给我们破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后半部教我们破四见,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比前半部的意思深。
我们先从离相下手,怎麽个离法?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裡面说得好(大乘法比小乘的确高明太多了),这个方法是世尊在《般若经》裡面常说的,江居士说得浅显、说得明白,用现代的话来讲大家好懂,这个方法叫「大而化之」。这个意思就是叫我们要拓开心量,要包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佛的心量大,佛之所以成佛,经上常讲佛的心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逐渐逐渐放大,我执就没有了,法执也没有了。这比小乘人勉强去断我执、断法执,实在讲是容易太多,在时间也缩短,成就非常殊胜。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方法,应该怎麽做法?起心动念替一切众生着想,不要想自己,想自己,你的心地是污染的;想别人,心地是清淨的。想别人就「生心」,不想自己是「无住」。最好能把自己忘掉,念念为一切众生,念念为佛法久住世间,这个念头就是无量功德,我们所作所为一定圆满这个意愿。
此地清淨业裡面就是讲经说法,『威音』,「威」是威德,「音」就是说法的音声。我们虽然不能像世尊那样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可是用真诚心、清淨心、慈悲心、供养一切大众的心,来做弘法利生的工作,就能得三宝加持,也能把这个工作做得很顺利,做得很圆满。第三尊菩萨的德号:
【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
『胜』是殊胜,『慧』是智慧。『胜慧』,拣别不是世间的聪明;世间人聪明智慧,在佛法裡面称之为「世智辩聪」。世智辩聪不是智慧,是什麽?八难之一。我们周边的人就有,他遭难!人很精明、很伶俐,很有辩才,世智辩聪,强词夺理,一般人跟他辩论辩不过他,可是他的心、他的行、他的言全是邪知邪见。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他不知道,以为自己聪明,以为自己有智慧,以为别人都不如他。那叫邪慧,邪慧就是世智辩聪,这遭难,为什麽?正法入不进去,听到正法他把正法扭曲、曲解,他有他一套的说法。说得很动听,也能够诱惑大众,但是他这个力量不能持久,大众过一个时期之后发现错了,发现上当了,发现被骗了,会回头。这样的现象我们也看到很多,《愣严经》上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恆河沙」,这是属于邪师一类。这样的邪师,诸位一定要晓得,现在家相的比现出家相的多,不知道多多少倍。他的言语绮语,花言巧语,听起来很好听,你要没有智慧就上当,你就被他矇骗。所以佛教给我们求智慧,求殊胜的智慧,自性般若智慧,这才叫「胜慧」。
一切言行与般若智慧相应,这就是『庄严髻』的意思。庄严,世间人总是着重形式上的美,所以只看外表。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重视外表,他重视内在美,这就是「胜慧」。心地善良、心地清淨、心地慈悲,内在美,真正能够爱护众生,能够帮助众生,而不是嫉妒别人、瞋恨别人、障碍别人、陷害别人。所以看一个人,一定要看他内在美。我们在讲席裡头也常常提醒诸位同修,我们要学诸佛菩萨,要能够观察一切众生善的一面、美的一面,对我们自己修学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修学希望能够精进,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我们念佛人希望提升能达到功夫成片,达到功夫成片再希望能提升,达到一心不乱,不断向上提升。《华严经》上讲菩萨五十一个位次,帮助你提升的祕诀,就是你能看到一切众生、天地万物善的这一面、美的这一面,你能够觉察到真善美,你的境界就不断向上提升。为什麽你会退转?为什麽你会堕落?你看到众生恶的一面,不善的这一面,你就往下堕落。
蕅益大师说得好,外面的境缘没有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就是我们讲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没有好丑;好丑生于心,生在你自己的心,你用什麽样的眼光去看。你能看到一切法的真善美,一切境缘就是好的;你要是见不到一切境缘当中的真善美,一切境缘就是恶的。由此可知,这不正是佛所讲的境随心转吗?确确实实境是随心转的,我们的心真,看到境缘是真的;我们的心善,看到一切境缘是善的;我们的心很美,看到一切境缘都是美的。都在自己用的是什麽心!你用丑陋的心,看佛菩萨都是丑陋的,那有什麽法子?
真实智慧重要,《无量寿经》世尊给我们讲了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之利、住真实慧。你住真实慧,前面两种真实你就得到,所以这三个真实裡头,关键还在「住真实慧」这一句。你有真实的智慧,那就是「胜慧」;你看到天地万物一切都是真善美的,那就是「庄严髻」,髻是表明显,非常鲜明的真善美,很容易观察,很容易体会。这一尊菩萨教给我们这个方法,去接触广大的群众。第四尊菩萨:
【妙目主摩睺罗伽王。】
『妙目』,可见得不是我们普通的观察;我们普通,「目」是眼,凡夫用的是眼识见色尘,能所都迷,这就不妙。菩萨跟我们不一样,菩萨,像《愣严经》上所说,用见性见色性,那就妙。『主』这个字意思很深,如果用《愣严经》上的话,《愣严经》裡面的意思、经义,「主」就是娑婆世界众生应当以这个做主修法门。一切有情众生与外界接触,第一个就是眼根,其他的实在讲,都没有眼根这麽利。可是凡夫往往在见色闻声的时候被外境迷了,接触外面境界,心裡面就起心动念,就生起好恶之心、生起贪瞋之心,顺自己的意思起贪爱,违背自己的意思就起厌恶,烦恼就起现行,于是自己随境所转,苦不堪言。佛教给我们,「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如何转境?见色闻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慧,真实智慧,清楚明瞭;心裡面如如不动,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自己做得了主,你才能转境界,不会被境界所转。
评论